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证据运用实务教程
    •   ( 236 条评论 )
    • 潘金贵 主编 /2023-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讲授证据运用的实务型教科书,作者群体覆盖刑事、民事、行政领域,均长期在理论教学或司法实务一线,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特别注重全方位培养读者的理解、分析及证据运用能力。 本书立足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既有规定,涵盖证据运用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要点,并以大量案例贯穿其间。一方面,于宏观中全面介绍证据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在细微处详细辨析不同诉讼领域理解与适用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标准的差异。同时,通过数百个真实的 小案例 ﹐针对全书的具体知识点,包括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审查判断技巧,进行深入阐释。 本书实务性、实践性、实用性突出,内容全面清晰,语言平实易懂,既可作为法科生的教学、自学用书,亦可作为司法实务人员的参

    • ¥53.1 ¥69 折扣:7.7折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规程理解与适用
    •   ( 700 条评论 )
    • 戴长林 主编 /2019-01-01/ 法律出版社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与规程理解与适用》由司法解释起草人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进行系统解读,从侦查、起诉、辩护、审判等方面明确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规则和流程,有助于审判人员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发生。

    • ¥55 ¥75 折扣:7.3折
    • 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裁判
    •   ( 118 条评论 )
    • 张南日 /2023-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系统梳理和批判性评价自罗马法以来,两大法系围绕证明责任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规则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所揭示的中国民事法官在证明责任裁判时所考量的多元因素和思路,提出了一套复合式、层进式的证明责任裁判标准和方法:规范说 导致事实真伪不明的证明过错 价值评价。其中,作者凭借其多年民事审判经验和不懈思考,敏锐地洞见到,法官在适用规范说判定证明责任时,亦须调查并考虑导致特定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原因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能存在的 证据义务 和 证明过错 (这正是规范说的一项严重理论漏洞或 盲点 )。可以说,由德国学者罗森贝克创立的规范说是大陆法系对证明责任理论提供的奠基性贡献,将 谁主张,谁举证 作为起点,在个案中考量相关因素的 利益衡量法 是普通法系对证明责任裁判作出的经验性贡献。而本书所提出的复

    • ¥52.4 ¥68 折扣:7.7折
    • 事实认定的证成理论研究
    •   ( 36 条评论 )
    • 曹佳 /2024-01-01/ 法律出版社
    • 事实认定涉及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本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为这一机制提供规范性阐释。在认识论的诸多理论分支中,认知证成理论最为契合司法证明语境。究其本质,事实认定旨在获得一个具备正当理由的裁决。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事实认定者所赖以作出裁决的 信念 必须具备正当理由。认知证成理论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 何种信念状态可被视为具备正当理由 ,并且阐述了 信念 获得证成的实现路径。就此而言,认知证成理论为事实认定之认知机制提供了基础性分析框架。以这一基本立论为前提,本书的目标在于建构事实认定之认知证成规范,即清晰阐释事实认定获得证成的规范性条件。

    • ¥68.5 ¥89 折扣:7.7折
    • 非法证据非证据?:论非法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
    •   ( 9 条评论 )
    • 陈怡 /2023-12-01/ 法律出版社
    • 国内证据法学理论主流观点认为,在法律语境中,合法性是证据的一个重要属性,非法证据非证据。本书主要以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可采性为视角来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检视。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据可采性理论和有关国家立法、司法实践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发现,通过非法手段获得或以非法方式形成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并非不具有可采性;即使在实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现代法律制度中,也并非所有非法获得的证据都不具有可采性。

    • ¥68.5 ¥89 折扣:7.7折
    • 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15-2016
    •   ( 16 条评论 )
    • 张保生 著 /2020-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证据是法治的基石,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之一,提出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法治以司法制度为基础,司法制度以证据制度为基础,证据制度建设是我国司法改革的*要任务。司法要摆脱人治的束缚,必须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实现证据法治。

    • ¥77.8 ¥108 折扣:7.2折
    • 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   ( 30 条评论 )
    • 陈浩 著 /2022-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适用 相对独立模式 审视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过程,厘清该类证据区别于其他电子数据的静态独立性和动态独立性,划定网络即时通讯记录 主体数据 辅助数据 二元范畴,通过近七百例案例调研,总结三大诉讼中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 非统一性 非明晰性 非解释性 等现象,搭建注册 登录 使用 主体身份裂变模型 、现实语言与网络语言 涵义关联性对比模型 等分析其司法认定困境,构建共通规则与特有规则、采纳规则与采信规则、动态规则与静态规则、法定规则与契约规则等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规则体系。同时,本书旨在提升司法认定规则法律效果,提供司法认定技术、意识、说理等三重配套机制完善建议,研析中外立法及实践经验,拟定《人民法院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统一规则》(建议稿),提供鉴真规则、辨识规则、证明力

    • ¥65.2 ¥76 折扣:8.6折
    •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毕玉谦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4 条评论 )
    • 毕玉谦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证明责任问题是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至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作者凭借多年参与审判实践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 本书共分十章,从民事证明责任的基础、历史渊源、客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换、表见证明责任、推定证明责任、特殊侵权证明责任等方面对民事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全景式介绍。无论是实体法的原则还是程序法的规范,无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实务的分析,无论是确定个案证明标准的方法还是评价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观点,在本书中均有所体现。全书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例分析的广度于一体,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本。

    • ¥53 ¥155 折扣:3.4折
    • 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三版)
    •   ( 8 条评论 )
    • (美)艾伦,(美)库恩斯,(美)斯威夫特 著,张保生王进喜赵滢 译 /2006-07-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在美国司法制度中,有特色的是它的证据制度。美国证据制度及其相关的证据规则,对于美国审判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国近年来司法制度改革的重点,就在证据制度。目前,在三大诉讼中,相应的证据规则都是研究的热点,而且统一的证据法也在研究和制定中。因此翻译了这本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证据法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反映科研和教学的*成果。 2、在正文展开中,是在大量的庭审过程的记实性记载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资料丰富。除了教程内容之外,还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 4、有大量的教学案例。

    • ¥73.5 ¥98 折扣:7.5折
    •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
    •   ( 2801 条评论 )
    • 刘静坤 著 /2018-10-01/ 法律出版社
    •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 规范 实例》以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为主旨,系统阐释了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以来刑事证据制度的全新发展成果,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及*人民法院庭审实质化"三项规程"等改革文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全面完善刑事证据规则,研究总结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对于贯彻证据裁判原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切实防范冤假错案发生,推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证据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53.1 ¥69 折扣:7.7折
    • 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法学译丛·证据科学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 576 条评论 )
    • [英]威廉·特文宁 /2015-03-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是将边沁的《司法证据原理》和威格摩尔的《司法证明原则》置于对有关英美证据著述主流传统进行概览的语境中,对其做一介绍。在书中,作者意图表明,这两本被忽视的著作值得除证据法专家和边沁研究者之外的法律理论家、哲学家以及其他研究者关注。在书中,对这两本书的介绍主要是解释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因为对这两部作品,大部分人不甚熟悉。本书一共四章,章是对边沁和威格摩尔作为主要人物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发展进行考察;第二章是有关边沁论证据的长篇论文,第三章集中关注威格摩尔的《司法证明原则》,后一章是对二者的两种理论进行比较。

    • ¥54.8 ¥68 折扣:8.1折
    • 血痕形态证据(翻译版)
    •   ( 11 条评论 )
    • (美)Anita Y.Wonder /2011-04-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根据《血流动力学》编写,初次尝试以坚实的科学基础解决血液形态分析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书中内容深入剖析了部分既定原理,使勘察员免予误导,确保其安全和基于血痕形态证据做出合理的法庭判决。本书亦反映了AnitaWonder起初作为一名微生物学家和健康保健血液病专家对血液及其相关变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随后成长为世界法医学界享有盛誉的血痕分析专家。

    • ¥88.1 ¥106 折扣:8.3折
    • 证据的容颜 司法的场域
    •   ( 34 条评论 )
    • 张建伟 著 /2015-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汇总证据法领域和刑事司法程序的论文,形成两部分内容。另外,将三篇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庭前会议与准备程序以及冤错案件的对话录附载于中作为附录。书中有关证据方面的论文作为上编,有关刑事司法程序的论文作为下编,分别冠以“证据的容颜”和“司法的场域”,希望读者可以将这两编看作互有关联的一本书的两个部分,也可以把它们看作合编在一起的两本书。

    • ¥55.3 ¥70 折扣:7.9折
    • 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刑事证据卷
    •   ( 145 条评论 )
    • 国家法官学院 编 /2015-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刑事证据卷》针对当前审判中热点和疑难的问题,采用实证方法提出了解决思路,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佳作。既适合作为全国法官培训学习及工作用书,也可为广大研究人员、律师及当事人了解法官如何办案、法学理论如何运用到审判实践提供*直接的实证材料。

    • ¥78.9 ¥98 折扣:8.1折
    • 科学证据采信基本原理研究
    •   ( 15 条评论 )
    • 张斌 著 /2012-05-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科学证据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证据种类,甚至也不是一个含义明确的法律概念,但的确是一个越来越受到法律专业人士偏爱的语词。我不知道这一术语是何人在何时创造的,但是根据个人的知识,美国的弗雷德.英博教授当为先驱者之一。他与莫森斯合著的《刑事案件中的科学证据》(ScientificEvidcnceinCriminalCases)一书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的刑事司法领域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乔恩·华尔兹教授在《刑事证据大全》中也使用大量篇幅来介绍科学证据(该书第18章的标题就是“科学证据”),分别讲述了精神病学、心理学、毒物学、化学、法医病理学等学科的专家意见,以及照相、录像、显微分析、中子活化分析、指纹、DNA、枪弹、声纹、可疑文书、测谎和车速检测等科学证据的内容。然而,英博教授和华尔兹教授都没有给出科学证据的界说。似乎科学证据就是

    • ¥54.5 ¥69 折扣:7.9折
    • 证据法的理念
    •   ( 8 条评论 )
    • 张保生著 /2021-12-01/ 法律
    • 目 录上篇 证据法的逻辑理念 章 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一、客观存在与经验事实二、事实可陈述性与证据可信性三、“证据之镜”与法庭认识论四、事实认定与经验推论五、事实真相与似真性第二章 相关性是证据根本属性一、为什么说客观性并非证据基本属性二、是客观真相,还是盖然真相三、为什么说相关性才是证据根本属性四、司法是否具有可错性第三章 事实认定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一、认真看待事实二、法庭认识论中的事实认定三、事实认定是一个发现法律推理小前提的操作四、法律推理和事实认定中的正当理由第四章 证据推理方法之法学与历史学比较一、证据是历史学和法学共同面对的问题二、历史学与法学领域事实认定的差异三、历史学事实解释理论与证据法学 解释推论第五章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证据推理模拟一、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历

    • ¥79.9 ¥116 折扣:6.9折
    • 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研究——以三大诉讼法修改为背景
    •   ( 76 条评论 )
    • 刘显鹏 著 /2016-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电子证据虽已引起我国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但截至目前,尚未在制度层面对其认证规则予以具体设置,这就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的顺利开展。在三大诉讼法全面改进和完善的大背景之下,证据制度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而对电子证据这一新型证据形态认证规则的设置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诉讼领域对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回应;同时,也可以对今后相应案件中相关证据的认定和采信提供可行的路径。本书写作的目的,便是试图明确界定电子证据的各项特质,尝试在我国的诉讼领域建立起具体的认证规则,并把握三大诉讼法修改以及相应司法解释密集出台的历史契机,争取使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对后续持续进行的规则修改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和参考,从而使电子证据的相关认证规则在制度层面得以确立,进而对今后司法实践的顺利开展发挥积极的促进

    • ¥56.5 ¥69 折扣:8.2折
    • 科学证据研究
    •   ( 49 条评论 )
    • 房保国 /2012-06-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证据法学论丛:科学证据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证据的基本理论、科学证据的界定、科学证据之科学维度、科学证据之法学维度、证据法多元价值基础与科学证据的关系、科学证据的失真与防范、科学证据的比较法考察、科学证据的基本制度、科学证据的质证与认证、科学证据制度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完美的科学证据制度、物证与书证的适用、物证的辨认与鉴真等等。

    • ¥51.3 ¥59 折扣:8.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