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是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调查取证活动。改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加强司法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给司法鉴定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司法鉴定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势在必行。本书紧密联系司法鉴定活动的实际,按照司法鉴定活动的顺序,对司法鉴定思维活动中常用的逻辑规则和逻辑方法,以及思维形式的结构、作用及其逻辑要求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概括,期望能为广大司法鉴定工作者提供有助于提高思维效率,保持思维严谨、清晰、正确的逻辑工具。本书既可供各司法鉴定机构及其司法鉴定执业人使用,也可作为政法类院校司法鉴定专业学生的参考读本。
标准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为各国司法界所广泛关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2009年发布了《加强美国法庭科学之路》,文中指出:美国法庭科学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技术标准问题),呼吁要发展比指南(Guideline)更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庭科学特殊标准。与此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2年成立了法庭科学委员会(代码ISO/TC 272),开始研制及颁布法庭科学系列国际标准-即ISO 21043,目前已颁布3项。在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对抗制庭审的策略带来了庭审实质化,使得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成为了法庭采信科学证据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进标准化国家战略,学界、实务界针对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加深。标准问题正成为全球法庭科学/司法鉴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书以破案的形式讲述法医工作各个方面的知识,整本书用案例串联,从法医现场勘查,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和法医物证学等主要方面用生动的故事和平实的语言来介绍这个工作,同时包含了的法律知识和医学常识。作者秦明是炙手可热的新锐悬疑作家,同时又是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主检法医师,拥有的写作经验和工作经验,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影响力大。用案例带知识的法医科普图书还比较少,这种悬疑的写作方式会大大提高科普书的可读性
证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证据裁判主义是现代诉讼的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而事实的认定则要靠证据来实现。可以说,在诉讼中除法律问题外,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对案件结果的判定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证据研究不仅要关注物证、书证、人证等证据种类的运用,更要分析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标准和证明过程等证据规则的适用。当前证据法学在我国逐步成为显学,关于证据立法的呼声日趋高昂,人们日益认识到证据法学研究的重要性。然而在总体上看,证据法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理论上还很不成熟、不完善,甚至有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更未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证据法学理论体系,如何能够为证据法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夯实理论
《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包括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概述、司法鉴定基础知识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难点解析》是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配套用书,通过深入阐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厘清在师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清楚的、糊涂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或者补充完善教材中需要进一步加以阐述、论证的内容,以帮助广大思政课教师和高校学生充分理解主教材的教学主旨,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难点解析》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四个选择所作出的重要论述,在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每一章遴选三到四个重点难点加以阐释。每个重难点分四部分进行分析: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症结、问题的解析、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