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探险者案是美国法理学家富勒于1949年发表的假想公案:五名探险者受困洞穴,为生存“不得不”分食其中一人,被抽签选中的是最初提出该建议、却在实施前反悔的威特莫尔。最终获救的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他们是否犯有谋杀罪?富勒虚构了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的意见,将当时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点纳入其中。1998年,萨伯续写了有关此案的九个新观点,又将20世纪法哲学的新发展引入讨论。富勒的案例设计精巧,为论证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得以成为各种观点交战的场地。案例本身,连同虚构的法官陈词由此成为法学初学者探讨重要法律原则的文本,本书同时也作为激发思辨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而备受推崇。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大到结婚买房,小到网上购物。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法却不懂法”,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法律早就成了现代社会的通行证,但当我们真的身处这些纠纷时,还是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对此,“南方周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授,历时一年,共同打磨课程。他们不仅会分享在面对网络暴力、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等日常问题时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更会说透法律人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底层思考模式,助你像法律人一样,用更宏大的视野,直面更复杂的世界。
本书从一位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家暴受害人法律援助工作二十年专业律师成长视角,用公开典型案例讲述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作者从个人经历、难忘案件、办案感受,对女性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女性权益社会现状法律的思考并创建援助中心,希望让大家通过一种尊重和支持的团体氛围,让女性树立生活信心。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面临困境的读者们创造出全新的、坚实的情感联结,亦明白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如作者说:“一晃近20年过去了,这是我此生最丰沛的一段生命历程,奋斗的岁月最终以一组组数字呈现,显得简单、具象,只有我自己知道那背后的艰难、繁杂,怎样的厚重,深远呢!那是她们的故事,也是我的。
本书包括:C语言、基础算法和数据结构部分。针对C特点,精选重点,强化主要概念,图文并茂地讲解每个重要知识点,并配以较多容易理解的程序实例,以例题释含义、总结出规律,便于理解和应用。本书的每一章节都有适当的练习题,习题典型多样,覆盖本章知识点。读者在学完一章节后,通过练习达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本书合理安排内容,精心设计实例,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走入程序设计的知识殿堂,使读者不再感觉学习C很累、很难,达到入门的目的。相信通本书的讲解,您将觉得C要比许多人想象的容易理解。
2024年是民法典实施的第四年,也是民法典日历出版的第四年。接续往年,2024年的日历在日期查看功能基础上,精心挑选涵盖婚姻、继承、合同、物权、人身等方面的101个生活案例,分析案情、普及法律常识。案例按照每周两组依次排列,每周一及周四为精选案例,每周二及周五为相应的法律分析,每周三及周六为相关法条的列举。每组案例都配有音频,从日历中扫码即可收听。每周日的“法律箴言”板块,筛选了法律著作中的经典名句和名人名言,传承法律思想,弘扬法治精神。
《古代法》脱胎于梅因在伦敦律师公会的演讲稿,全书共有十章,目的是考查古今法律观念的关联性,主要使用历史学方法对法律思想史进行了梳理。尽管本书中有些观点仍值得进一步商榷,但其注重实证考察的研究方法,引领了一场法学方法的革命。《古代法》的出现标志着英国现代历史法学派的诞生,是欧美法学界普遍研究的经典之作,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这是一本帮助大众分析如何防范财富风险的书。全书共5章,包括企业财富、财富传承、婚姻财富、财富工具及政策解读。本书借助翔实的司法案例,对资本市场热点问题、与大众密切相关的财富保护及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给出规划方案与风险防范措施,以打破大众的法律认知盲区,为大众提供操作指引。同时,作者解读了对大众影响较大的财富领域的相关政策,包括全球征税、居住权、意定监护、遗嘱信托、遗产管理人及房地产税等。
中国传统法律很早就突破了客观归罪原则,展现出对犯罪人主观心态的精细考量。以致人死亡等刑事重罪为例,传统律典构筑起从意外到疏忽大意、再到鲁莽冲动、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意图谱系。本书以上述意图谱系为核心,并通过大量判例和律注,解析通过概念连接情境来区分不同犯罪意图的方式。此外,本书还对清末法制变革以来试图在刑事法律中构建起故意与过失的二元意图区分予以评述和司法实践层面的考察。本书不涉及1949年以后的内容。
本书是关于民法的基础性研究作品,作者在全面检讨和审视了既存的诸多理论与学说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民法的本源,民法的基础,民法的价值,民法的功能,民法的结构,民法法律关系,以及民事权利、义务、责任,民事立法的创制,民法适用,民事政策,等等,其中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民法基本问题的解读,让读者在古老的民法学中找到“发现新的矿脉”的激动,全书富有启迪性。本书对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学者具有的参考价值。
《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程序性保障及审查》以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我国鉴定意见证据能力问题的困境之后,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从程序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的措施。其中,特别就鉴定人隐蔽出庭作证制度、鉴定意见证据审查的新模式——专家陪审员制度予以充分介绍。
这是一本半写实的法律职场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律师潘越,一位国内“红圈”律所创始合伙人。1993年,他一个人到天涯海角的三亚开荒,创办分所。之后,又一人奔赴上海,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外地律所的分所,并将上海分所发扬壮大。他满怀豪情壮志,走南闯北,成就非凡;他历经风花雪月,爱恨情仇,觅得佳人。“唯有开疆拓土,方显英雄本色”是他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更有他作为律师的成功经验。希望通过阅读老一辈创始人的奋斗之路,能够让远离故土、追逐梦想的年轻律师,学会律师实战技巧,掌握职场升职避坑攻略,坚定内心,勇往直前,成为金牌大律师。
《刑罚的历史》 《刑罚的历史》 《刑罚的历史》是一本记载各种古代酷刑故事,讲述古代刑罚向现代刑罚演变的历史,也是市面上少有的写中国法律的历史书,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基础,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成文刑法自产生以来,一直试图约束刑罚。但是人治传统决定这一目的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刑罚思想导致酷刑泛滥,法外之刑五花八门。直到20世纪初,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现,才将曾经无限膨胀的刑罚,束缚在法律的轨道之内。刑罚的历史并不单纯是对旧闻掌故的叙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直至现代五刑,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艰难,折射出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嬗变,也让法治背景下的自由价值显得尤为珍贵。 《刑法中的同意制度——从性侵犯罪谈起》 《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是中国政法大学
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以来,人权已成为全球公共利益的主要语言。事实上,权利已经成为每一次争论的品牌。长期以来,为土著权利而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遗产,以及同性婚姻已经把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场全面的权利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在北美备受争议,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团体权利是否危害个人权利?当每个人都主张自己的权利时,责任怎么办?当每个成员都有权利时,家庭能否生存和繁荣?权利语言在赋予个人力量的同时削弱了社区吗?在《权利革命》中,叶礼庭直面这些争议性问题。对叶礼庭来说,相信权利就意味着相信政治,相信商议而不是对抗,相信妥协而不是暴力。
《刑法学讲义》 本书是超过800万人关注,引发学法热潮的“法律大V”罗翔教授撰写的一部面对普通读者的刑法普及讲义。 这本书囊括了刑法学所有核心议题,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原理性质的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写起,结合年来社会热点案例科普讲解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为读者构筑了完整化的刑法学体系。 罗翔教授以真实、有趣、接地气的案例与严谨的讲解,告诉读者,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规避风险、维护权益,更能激发读者以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理解各种社会事件和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启发读者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刑法罗盘(盘点鲜活案例讨论刑法世界的价值基础与人文精神)》 本书共分为以下5大部分:入罪之前、“不等于不”、“寻衅滋事”、罗生门之判、你的权利。共收
《知识产权依法维权手册》(作者罗立新)以通俗的语言、浅显的道理从认识知识产权入手,介绍了什么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以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着重阐述了怎样进行著作权维权、商标权维权和专利权维权;收录了近期新公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知识产权依法维权手册》所述知识产权既涉及企业、机关团体,也涉及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社会维护自己基本权益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