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已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劳动权和物质帮助权随之得到了强化。在被称之为“劳动立法年”的2007年,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并于2008年施行。我国原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因为这些重要法律的出台从而体现了一种新的法制精神,由此呈现出崭新的格局。 2007年3月,*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16门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在原来14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这两门核心课程。 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由赵美珍、骆福林、高国梁拟定编写大纲,由有关高等院校的专业教
为适应高等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我们组织编写了本套《高等教育法学应用教材》。 法学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本套教材的*特点在于突出法学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力求与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及法律实务相一致。本套教材强调对现行*的立法、司法解释进行介绍和分析,注重联系司法实务中的新老问题进行论述。 2.本书力求与*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相一致。司法考试是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因此,准备司法考试也是法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教材力图使教学内容与司法考试紧密相连。 3.本书力求用简洁、实用的事例说明深奥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在每一本教材中都努力用简洁的文字、实用明晰的案例对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前沿问题》一书以具体问题的方式,将涉及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领域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做了深入的阐释。本书包括:一、对劳动法宏观的认知与微观的法学解释,如对《劳动合同法》的评价,人事档案、劳动派遣、劳动合同期限、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方面的法学分析:二、对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分析,如社会保险、社会补偿、老年人权益保障、住房保障等问题的法学分析。 本书适合法学院校研究生学习,也适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领域实务人员阅读。
劳动法是以调整劳动关系为其任务的法律,事关每个劳动者的切身重大利益。社会保障法是为社会成员个体化解社会风险而提供保障的法律,是矫正市场经济的弊端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工具。中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可能产生和遇到的社会问题,先后已在中国内地出现。对于劳动者,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保障其生存之法,其重要性白不待言。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两个领域的法律,不仅是雇主的法定责任,也是其投资兴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支持。 本教材主要是为满足大学本科生学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而编写的。根据*确定的法学本科核心课程名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一门课程设置。本书内容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两大部分,其体系确立强调完整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知识结构,系统阐述劳
《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以劳动合同订立、履行、终止或解除以及纠纷的解决为主线,将各种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分析、阐释,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能够轻松地运用相应的法律规定来解决实务问题。与此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还对现行法律法规实施所遇到的理论问题予以纵深拓展、评论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劳动合同理论与实务的需求,力图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契合劳动合同主体需求,注重通识性。劳动合同法从法条走向实践,在于调整主体的实施与运用。为此,《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在撰写过程中,分别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视域出发,力争行文简洁,用语准确明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二是结合教学经
我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中,劳动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劳动法学研究也有新的成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几部重要法律之后,2008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特别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社会保障法律,该法对我国公民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的社会保险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体现了国家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立法,以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为了适应我国各方面对劳动法制建设的关注,及时反映劳动立法的近发展变化,本书在2009年版本的基础上,对各相关章
《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作者石美遐)共10章,系统介绍了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劳动法的历史发展、国际劳动立法和国外劳动法的主要模式、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民主管理、就业促进法和职业培训法、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程序法等。各章的后面还安排了相关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介绍、综述和分析.以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对于前沿的学术争鸣和研究思考有所了解。 《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可作为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教科书,同时也可满足其他专业和一般读者了解劳动法学基础知识的兴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和谐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其稳定有序与否直接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劳动法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本教材是按照*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就业促进法》而编写的,同时,为满足远程教育学员学习的切实需求,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