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30年:亲历者的口述》是对行政诉讼30年辉煌历程的回顾,以时间轴为主线,忠实地描述了22位亲历者的口述经历,回顾了《行政诉讼法》立法中的艰辛,记录了我国《行政诉讼法》从无到有,到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逐步完备,以及行政审判制度的艰难创立到现在的蓬勃发展。
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相关问题是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禁令相关诉讼的重中之重,并且近年正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无论侧重点在学理还是司法实践层面,FRAND问题的研究框架理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其渊源、演化进程以及近期新动态的基础上。国外司法界在此领域已经有大量案例,其公开文书无疑是研究者了解各国FRAND司法实践的不错信息来源。《FRAND案例精选(第二卷)》是从世界范围内精选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代表性案例,并将其相关内容译为中文加以汇编,其中收录文书除涉及许可费率计算、禁令救济规则等问题的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等之外,还包括准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关于这些问题的决定和意见。
《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作者以此为论证进路,通过对行政诉讼判决的立论和分析,对行政诉讼法制度进行了一次整体检视。《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作者在对行政诉讼判决制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诉讼判决理论作了大胆的创制和设计。尤其是,《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法学蕴味强烈,文字运用精炼,学术视野宏阔,行文立论清晰,思路观点新颖,善于见微知著,是近年来行政诉讼法学著作中不多见的精品。
《行政诉讼30年:亲历者的口述》是对行政诉讼30年辉煌历程的回顾,以时间轴为主线,忠实地描述了22位亲历者的口述经历,回顾了《行政诉讼法》立法中的艰辛,记录了我国《行政诉讼法》从无到有,到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逐步完备,以及行政审判制度的艰难创立到现在的蓬勃发展。
《行政诉讼实务指引》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蔡小雪、甘文共同撰写,对行政法理论框架集行政诉讼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对行政审判时间及行政法律制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行政诉讼实务指引》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
释明是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博弈的结果。在自由诉讼观向社会诉讼观过渡,古典辩论主义转向协作辩论主义的过程中,将作为民事诉讼大宪章的释明界定为义务有助于深刻理解民事诉讼的目的,使辩论主义优质化,使处分权主义充分化,使既判力正当化。法官在诉讼中不应再是蒙眼的正义女神,而应基于诉讼当事人实际诉讼能力的非对等性,通过释明扮演积极发现真实、追求公正的形象,寻求抽象公正和具体公正的有机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审判制度研究》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国民政府档案材料,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南京国民政府审判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修订版)/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是一部学术专著,《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修订版)/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辩护制度、强制措施、证据、侦查、提起公诉与不起诉、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等角度对刑事诉讼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了研究和探讨,对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刑事诉讼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诉讼法学文库2010:刑事诉讼客体论5》对大陆法系诉讼客体理论进行了细致梳理,揭示并澄清了其本来面目及应有功能,并结合我国特定的诉讼理念、诉讼模式和相关制度,从概念认识、原理阐释与制度完善等层面,对我国刑事诉讼客体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程序与民主》是意大利政治学家、法学家皮罗 克拉玛德雷(Pierocalamandrei)(1889-1956)讨论现代诉讼程序的著作。该书篇幅虽小,但影响甚大。对该著者及其作品的介绍较少,倒是其弟子卡佩莱蒂的著作已有中文译本:《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程序与民主》一书,并非平行地讨论程序和民主,而是从程序的视角讨论民主。这里的民主,也不是政体意义上的治理机制,而是尊重人的权利这样一种态度和行动。这是一本检讨性的著作,是对自由主义理念支撑下的形式主义程序观的一个反思。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系作者通过参与起草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对该《规定》适用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总结,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进行的系统梳理。全书详细地介绍了《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起草背景,分别从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提供证据的要求、调取和保全证据、质证、认定证据规则中的基本问题、有关认定证据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规则,有关认定证据真实性的规则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对该《规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规定》适用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及《规定》中疏漏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是作者多年行政审判工作中思考以及实践的结晶,在《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4年后,对该《规定》适用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
《行政诉讼实务指引》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蔡小雪、甘文共同撰写,对行政法理论框架集行政诉讼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对行政审判时间及行政法律制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行政诉讼实务指引》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共同诉讼有相关规定,但过于简单,立法理念和价值也存在着的抵触和冲突。《共同诉讼制度研究》在广义的基础上对共同诉讼进行了分析,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试图找寻各种类型共同诉讼的完善对策。全书共分为五章。章阐述了共同诉讼的基础理论;第二章开始以章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转入对各类共同诉讼的分类研究,着重研究了必要共同诉讼;第三章针对以连带责任诉讼为代表的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创意地提出了准必要共同诉讼的应对策略;第四章研究了普通共同诉讼,提出重建自由裁量司法政策导向、重构法官自由裁量制度的设想;第五章围绕诉讼参加制度展开论述,并据此提出制度上的建议,以弥补现有的不足。
本书遵循“司法现状-原因分析-理论证成”的研究思路,从司法实践中公诉权行使的问题出发,分析实践中公诉标准过宽或过窄所导致的公诉职能未能妥当发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积极公诉观、消极公诉观与客观公正义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分析,主张应当对公诉标准进行合理的界定。
本书不是进行学术讨论,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回溯推理”未作介绍。在作者看来,强调侦查假设没有必要再强调“回溯推理”,回溯推理只是对假设形成路径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在作者看来,侦查假设与侦查回溯的共同存在难免给读者带来疑惑。这是一本运用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讲述死人会说话的刑事侦察案例奇书。全书共分七章,章绪论,介绍了侦查、侦查逻辑学、侦查的历史、侦查逻辑的现状、侦查逻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三章介绍了当代的鉴识技术以及依靠鉴识成功破案的典型案例,还向读者介绍了现场搜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学术界对观察有影响的理论;后四章主要介绍了案情分析逻辑、侦查假设、侦讯问题逻辑和侦查中的现代逻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