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海上共同开发靠前案例与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海上共同开发的相关靠前法原理及已有的海上共同开发的靠前案例进行了研究,对海上共同开发的基础理论、先存权问题、既有石油合同的问题、争端解决、开发管理模式、单方面行动、极地的开发等都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中国的相关实践与路径提出了建议。
本书主要围绕中外BIT有关投资保护的四项条款、海外国家投资合同效力、征收,以及有关救济机制等与风险应对有关的内容展开,涵盖了国际法层面和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有关的主要法律问题,可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提供范式与借鉴。
在靠前社会,个人数据保护原则发源于美国1973年《隐私法》以及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大文件:OECD的《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跨境流通的指南》和欧洲委员会的《个人数据自动化处理中的个人保护公约》。欧盟1995年的《数据保护指令》推动了靠前规则在欧盟成员国的法律化,而2016年5月颁布的《统一数据保护条例》取代了成员国分散立法的模式,成为在全欧盟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欧盟法,这必将靠前社会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新潮流。《个人数据保护和利用靠前规则:源流与趋势》对于靠前社会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源流的形成、演进和发展作了介绍,并翻译了不同的文本,清晰勾勒出个人数据保护靠前规则的形成、演进脉络与规律,展现这些法律背后的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个人数据保护和利用靠前规则:源流与趋势》所附各靠前组织、主要国家的法律文本,皆经过
法学方法论作为找法、论法、用法的工具,是法学学习中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环。其中,国际法方法论,指为国际法问题提供宏观观念和为国际法问题提供解析工具的系统知识,就像一幅藏宝图,宏观且明确地指出了国际法所在之处。 本书介绍了国际法方法论的功能,梳理了国际法的自然法方法、实证主义方法、现实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女性主义方法、第三世界方法的主要观点与适用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司法机构发展国际法的实践情况。通过学习这些方法,读者能把握国际法基础理论的全貌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和研究国际法的能力。
全球化实际上已经型塑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型塑了我们的法律思考模式。无论是对普遍性的宣扬,还是对特殊性的强调,都需要我们对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以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命运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误。 本书并非关于“政治与法律”的交叉学科刊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科,而是问题。我们一方面希望从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思考法律,从而在技术化的时代恢复对政治问题的严肃讨论,以对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命运进行尝试性解读;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激活法学专业内部的互相对话,克服目前部门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专业化倾向,把专业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