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是卡尔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革命导师,推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重要文献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央编译局和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资本论》纪念版(三卷本),把马克思的这部不朽名著奉献给广大读者。今天,《资本论》依然是矗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其恢弘的气势、缜密的逻辑、科学的论断,照耀着当前时代前进的道路。《资本论》中所展望的未来社会形态,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那种 空想 。它在科学分析矛盾的整体运动之基础上,提供了双重的图景:一种已然发展着的形态向还未充分发展着的形态所展示的可能性图景;一种已然发展着的形态自身所孕育的超越自身的可能性图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好也在此两种图景之中运动:我们正在走着的道路,给
2018年5月5日,是卡尔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革命导师,推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重要文献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央编译局和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资本论》纪念版(普及版),把马克思的这部不朽名著奉献给广大读者。今天,《资本论》依然是矗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其恢弘的气势、缜密的逻辑、科学的论断,照耀着当前时代前进的道路。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的集大成,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Historisch-kritisches W rterbuch des Marxismus)由德国柏林 批判理论研究所 组织编纂,600余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专家参与。辞典收录了1500余条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意义重大的词目,涵盖马恩著作的核心概念。词条由学界专家执笔编撰,附有文献来源信息,供读者查阅。大辞典以它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平台。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三卷收录了德文首字母以E开头的114条词目。每条词目另附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译名,以及参考文献。
《马克思与信仰》: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与信仰》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 日常生活 文化自信 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信仰 等主题展开论述,重在解决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与信仰》重申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自信、自强、自尊,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增强自尊的资本和自信的底气;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把德语、俄语、英语、日语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翻译成汉语文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本书以《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为研究对象,考证《共产党宣言》译本的数量、版本、译本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译本价值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阶级、革命、暴力、公理、消灭等马克思主义术语从西方语境进入中国语境其语义、指涉等发生的变迁及原因,勾勒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借鉴。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本卷收入了1907—1915年的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通讯报道等,主要见于《上海新报》《中国教会新报》《申报》《西国近事汇编》《外交报》《新民丛报》《万国公报》《政艺通报》《译书汇编》《北洋官报》《大陆》报《浙江潮》(东京)《湖北学生界》《东方杂志》等中文报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22)》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是马克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第八个年度报告。该报告从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专论和研究进展,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七个二级学科学术发展,论述了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情况。
《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直居于最中心的位置。可以说,《资本论》始终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座“高峰”;也正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得到了最系统、最成熟的展现。今天,《资本论》依然是矗立在人类文明发展目前的一座里程碑,它以其恢弘的气势、缜密的逻辑、科学的论断,照耀着当前时代前进的道路。2018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同时,2018年5月5日又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潮,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全新的形态,继续砥砺前行,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图景。正是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在系统总结以往的编译经验、全面考察以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基石。 本书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哲学著作完成时间的先后,节选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五篇经典作品,分别有针对性地阐明了它们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相关经典著作所关涉的问题,在延伸阅读部分有侧重地阐述了这些哲学著作的文本定位、相关论争、学术价值以及当代研究状况等系列学理问题。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为了广大党员干部更便捷地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马列经典,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理论成果宣传和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展,人民出版社结合新技术手段,探索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将传统出版的编辑优势、内容资源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隆重推出了 人民出版社迎接十九大系列数字出版物 。该系列出版物共分为两大主题:一个主题为 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另一主题为 读原著、学经典 。 本选题是人民出版社迎接十九大系列电子出版物之 读原著 学经典 主题出版物中的一种。该主题首批拟推出三个系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版)、列宁选集(第二、三版)》
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是马克思主义文献遗产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思想精髓和理论品格,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为向国内学者提供权威的版本资料,此次整理了在全世界传播较为广泛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德文版,以及1949年前中国出版的《资本论通信集》《马恩通信选集》《马克思致顾格尔曼的信》《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原始版本,集合以《〈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中外文稀有版本文献》为名出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研究。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以“回到原生态”马克思哲学为研究方法,呈现马克思基于劳动哲学的法哲学思想体系,重新诠释马克思关于法律起源和发展演化规律、法律本质、法律社会功能、法律价值及法律正当性等重要问题的法哲学思想。 本书可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专业研究者阅读,也可供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总体上和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结合上,论述这些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原理研究,中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下卷为当代中国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 对国内1905—1915年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汇集、整理、编纂与文本再现,并对原始文献作学术研究和考证,对各种文本及其内容、作者、版本、出版者、流传和影响等作必要的学术考证和说明。这些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主要文本,呈现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
陈望道(1891-1977),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也是著名学者、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春,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少有中文全译本。曾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辑,1927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在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建立了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为我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望道先生一生革命,一生治学,教书育人,博学宏文,将他的著述著作搜罗整理出版,不但很有学术价值、历史价值,而且也很有思想意义。本书拟分十二卷,全方位地呈现望道先生作为革命先驱、学术大师、教育名家的理想信仰、革命实践、学术贡献和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