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这一富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职业。本书收录了20余篇文章,作者多数是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包括前驻英、法、美、中东、印尼、拉美等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大使、领事。他们回顾亲身经历,以翔实的资料记录下来他们外交生涯中经历的重要外交事件和精彩片断,读者不仅能阅读到周恩来、邓小平在重要外事活动中的外交智慧与风采,还能了解到外交官们与阿拉法特、撒切尔夫人、里根、勃列日尼夫、胡志明、蓬皮杜等国际重磅政界人士直接的交往与接触。领略外交官觥筹交错、迎来送往的工作生活之下,暗藏的斗智斗勇与纵横捭阖,从一个侧面看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而震撼世界,2014年中法两国将迎建交50周年。本书以独特细腻的笔触着力刻画了冷战时代,敢于对苏联霸权说不的伟人*和敢于对美国霸权说不的伟人戴高乐。当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问题解决之后,戴高乐就派秘密使者携其亲笔信以“旅游者”身份进入所谓的“铁幕”中国开始谈判法中建交问题。*给戴高乐以高度评价。因戴高乐突然去世,生前未能与*会晤,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的一大遗憾!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平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化解和处理未来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风险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书以*手资料再现了我国同驻在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尼、印度)高层交往与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包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外交工作,处理外交危机,与驻在国各阶层人士建立深厚的友谊,推动中国与上述四国关系的发展等,颂扬了中国同驻在国的友谊,还以一定篇幅描写了这些国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
韩晓青,男,河南禹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党校青年课题项目以及党史教研部课题项目各一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两部,参与编写*作多部。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记述了柯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延安学习、工作,担任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及亚非司、非洲司、亚洲司司长,驻外大使,“文革”的经历,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工作41年。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由柯华口述,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1971年7月基辛格得以秘密访华,是在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 汗的大力帮助下完成的。 巴基斯坦秘密渠道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关键作用,中美之间又做了怎样的接触与交流? 本书作者在巴基斯坦前总统叶海亚 汗之子阿里 叶海亚 汗的帮助下,获得了中美两国秘密外交的49份绝密档案,结合美国已解密的档案文件,通过采访有关直接当事人而著成此书,生动揭示了当年中美建交过程中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再现了那段令世界瞩目与震惊的历史过程。
内容简介: 在全书中,作者着重分析了 一带一路 框架下中非合作的新实践、新趋势与未来前景。作者的相关分析以哲学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使用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全球研究的方法论,其关于近代中国以来三次革命的划分,关于改革开放是 革命性改革 的分析等,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
程永华所编的《历史不容忘记(中国驻外使节批驳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文集)》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汇集中国驻外使节的60余篇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地批驳了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恶劣行径,对当前国际外交斗争中揭露日本右翼错误言论、赢取世界舆论支持、敦促日方反省并停止挑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历史不容忘记(中国驻外使节批驳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文集)》收录的文章既有共同的立论基础,又根据所在国情形,加入了相应的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事例和感受,可读性强。
作者花六年时间走访了十余个非洲国家,通过大量的访谈实例,并以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中非双边经贸能否带动非洲国家腾飞,实现中国式长期增长。作者阐述了双边外交协议和政治决策对中非经贸发展路径的决定性影响,进一步探讨中非合作如何真正达成“双赢”的策略。
《战略家邓小平》的最大特点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经典注经典,以经典解经典,力求准确鲜明地把握和体现邓小平实践与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以对党和国家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亚太多边合作目前已经涵盖了包括政治、安全、经济之内的诸多领域,可以说为中美接触提供的平台和机遇越来越多,虽然,不可否认,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之间的双边问题,但至少减少或避免了中美之间的疏远和敌意。中美在亚太多边合作机制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以及亚太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重叠性也增加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中国既要利用合作的平台获取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又要使多边合作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发挥更多的协调作用,避免使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由国外专家学者撰写,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关系和前景。
“三会一课”作为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是经实践反复证明最为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为推动“三会一课”的深入开展,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三会一课”具体业务存在困惑的问题,给贯彻“三会一课”制度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南,本书阐发了新时代开展“三会一课”的主要要求、基本任务、具体事项、操作流程和文书起草等工作,对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怎么开和党课怎么上进行“一招一式”的操作说明,手把手地带着党员干部做好“三会一课”各项工作。这是一本实操类的工作手册,可供基层党务工作者实践参考,也可作为日常查阅党务知识的案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