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本选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终成果。编者李端祥教授历时22年,大范围长距离查阅了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当时27个省市区)的各级档案馆(地市管辖下的区级档案馆)75家,以及1958年到1963年间各主要报刊,收集到几千份珍贵的城市人民公社原始文献。《选编》就是从中挑选了1523篇(连同附件。其中原始档案文献1345篇,报刊文献178篇)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编辑而成。全书约520万字,10卷,29章(中央文献129篇,组成*卷*章, 27个省市区各一章。*后一章,即第29章,由《参考资料》转载的境外媒体关于城市人民公社的资讯)组成。
本书地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它以界定、区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应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全面介绍了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涵盖减缓、准备、响应、恢复等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探讨了沟通、应急评估、国际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化、应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此外,为了教学与研究的方便,每一章都自成单元,前面为学生与读者设定了学习目标,后面开列了一系列的题目。
本书系统阐释了中国思想库在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实现影响力的机制。作者从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社会资本、知识运用、社会结构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解释中国思想库影响力的理论模型。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对理论模型进行了细致的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一方面,对中国25个省市的思想库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另一方面,通过3年多时间的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详细考察了六个典型思想库的运作模式与特点。 本书适合公共政策学、社会学和中国问题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阅读,对政策研究机构、软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旨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政府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