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是美国政治生活和政治运作中的核心要素,深入认识美国政党政治有助于更好理解变革中的美国政治。本书分 政党和政党制度 作为组织的政党 选民中的政党 政党、提名和选举 政府中的政党 五大部分,系统介绍了美国政党的发展历程、组织和运作以及政党在各级机构及其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本书还通过对竞选策略和竞选手段的详细介绍,揭示了美国两党之间激烈的交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如何在选举中争取选票、美国政党如何面对来自利益集团和媒体的挑战、金钱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重要作用等。本书内容全面、生动直观、论证清晰,是研究美国政治的指南性读物,有助于读者较为深入全面地了解美国政治的运转。
......
本书采用“文化诗学”方法对“红色经典”进行跨文本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把“红色经典”文学文本放在百年中国启蒙视域中考察,探讨其人物形象建构、叙事策略、审美特征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下编以《白毛女》《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红岩》为个案,把文学文本和由其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文本放在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中,探讨其思想主题、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语言修辞特点及其流变。全书致力于文本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相互贯通,使“红色经典”的精神价值融入当代世界的意义建构,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近代的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始于上海公共租界,是在租界侨民 自治政府 上海工部局的主持下逐步确立,进而影响中国其他地区的。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管理重点经历了由着意消除环境中产生 瘴气 的 秽物 到发现及对抗致病病菌的转变,它不是西方经验在上海的简单复制,而是秉持近代西方公共卫生管理理念并加以本土调适的产物。这套制度创制及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占租界人口少数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上海港的商业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诸多租界及其周边华人受惠,并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公共卫生管理的源头之一。
本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聚焦国家与互联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实践经验,采用质化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内容治理、信息隐私保护和国际网络治理等重要实践议题,对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的现实挑战、发展特征和治理逻辑进行探索,尝试推动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该书既对中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进程进行了年度盘点,又为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健全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书展示的是年度中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结果。本报告主要分为总报告、指数分析篇、典型案例篇三部分。总报告阐述了县级政府绩效的评价背景、评价指数文献综述、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特色,系统呈现了县级政府绩效评价方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省份分析和区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县级政府绩效的对策建议。指数分析篇进一步对县级政府的发展成效、社会治理、政府能力等三个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各维度绩效的对策建议。典型案例篇围绕县级政府绩效以及发展成效、社会治理与政府能力等方面的标杆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各案例在改进政府绩效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
全球治理是冷战后兴起的国际关系热点问题,深受各国学术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已深刻认识到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性,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已成大势所趋,确保全球互联网安全运行是在网络空间为全世界提供 公共物品 的要求。将网络安全纳入全球治理的视野和框架,成为具有高度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兴课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折点,全球治理陷入困境;新冠肺炎疫情更使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遭受重创;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中国主张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下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践行 人民城市 重要理念的基本路径,促进城市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治理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治理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书共收录12篇论文,分为理论探讨篇和实践总结篇,理论探讨篇从工具选择、范式转变、类型划分等方面探索城市治理的数字化发展与转型之路;实践总结篇主要聚焦于上海 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的实践经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居民的认知和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上海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书是本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探讨案例研究的方法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书中编详尽阐释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界定、案例选择、研究设计、分析技术与研究报告撰写;第二编以公共政策、绩效管理、可持续发展政策、技术管理、国家安全管理、应急与灾害管理、社区和卫生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运输及政府运行等公共管理领域为观察对象,对上述领域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深描,探讨了具体案例的事件历程与分析技术,进一步深化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知识应用,有力推动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知识扩散。
社会政策事关人民福祉与美好生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新动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本书是第十六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六届论坛以 共同富裕与社会政策创新 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
本书致力于非形式逻辑研究的论证型式类型化,致力于探索论证的型式、类型及其构成(从微观上区分、分析、形构、取舍、依赖和平衡不同的具体论辩情境要素;从宏观上引导、归类、容纳和统摄各异的系统论辩型式序列);探究单个论证型式以及论证型式之间的划分标准、评价标准以及实现论证类型的层次化和系统化。主要阐释了论证型式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功能等。主要应用到类型化思维研究法。将类型作为重要的思维形式,遵循类型的逻辑特征,在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建构理论体系,这样的思维活动我们称之为类型化思维。包括关于可废止论证型式的创新研究;关于证据的论证型式的新定位;对解释性论证型式的研究,并提出了协商论证型式,课题还进一步提出了工具性实践推理的论证型式、基于价值的实践推理之论证型式、基于事态的分类论
本书认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治理理念科学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目标系统化、治理方式复合化、治理道路合宜化的有机统一,这 五化 分别是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核心环节、关键所在、必要保障、应有之义;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到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寻求理论指导。本书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等重要内容中汲取理论智慧,对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法律与秩序一直是英国政治关注的焦点,而警察机构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书主要介绍了英国警察机构的发展变化,涉及警察组织、警务工作、警察权力与法律约束等问题,指出了警察组织发展、改革以及法律对警察权力约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呼应现实需要的警察组织形式和警务管理方式。本书对当今中国社会秩序与法律等问题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本书旨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立足点,在借鉴西方日常生活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日常生活的根本价值旨归,分析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变革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阶段性发展,阐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阶段性变迁,明确日常生活伦理构建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习惯性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可能途径,以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日常生活根基。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兴科学技术正在引领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革,本书后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伦理图景以及治理难题、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也必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而成为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新加坡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班”第四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和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的诸多公共管理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转变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整个过程中,需要采取防范及应对措施,但是并非所有紧急情况都符合一个已知的解决方案,需要现场灵活制定决策。本书旨在培养应急管理人员在应对各种突发事故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案。重点介绍了决策过程、决策研究简史、突发事件决策、决策中常见错误、美国 事件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组织壁垒的影响、 灾害管理办法,此外还介绍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案例,为读者提供各种决策技能。本书可供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消防指挥员、企 安防部门人员、高等学校应急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高发频发,对于党心民心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对此,同志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本着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积极正面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应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课题。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代表了两方民主的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两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 “协商民主译丛”精选两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丰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本书是丛书之一,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 本书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收录的文章从规范性视角和制度性视角两方面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们一般从对前人有关协商民主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出发,结合当今多元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引申出对协商民主规
应对可持续挑战的全球治理,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书是全球环境治理难题的及时汇编。全书共101个词条,每个词条界定一个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概念,展现历史演进,介绍相关争论,包括关键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词条兼具理性分析与经验描述。本书提供全球环境治理现状的前沿分析;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议题;进行当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架构的深入探讨;审视环境政治与贸易、发展、安全等其他治理领域的互动;详尽述评全球环境治理的近期文献。本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整合不同领域知名专家的文章,汇聚原创思想与备受瞩目的专业知识,可供学生、学者、实务人员使用。
本书的宗旨为阐释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中国特色、主要思想代表,以及基本学术内涵。中国的复杂性探索是以世界系统的形成演变为大环境、在世界与中国互动互应中进行的,世界系统的形成、演变改变着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演变也改变着世界。在彼此的长期互动互应中,世界社会的系统性、复杂性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的系统性、复杂性也在相应地提高。这就需要以复杂性研究的西方路径为参照,在对比中考察中国复杂性研究如何发生发展,形成怎样的特色,涌现出怎样的代表人物,取得怎样的理论成果,面临哪些难题,希望以此深化对中国路径的理解。全书分13章,叙述逻辑如次:第1、2章论述地球人类系统化和世界社会的形成和演化;第3章评析复杂性研究的西方路径,为剖析中国路径提供参照;第4章阐明世界秩序迄今的历史演变,交
本书重点讲授LP、Logistic、Probit和Tobit模型,多元方差分析及SPSS应用,对应分析及SPSS应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Stata的应用,线性回归三大基本问题及E-views应用,神经网络及Matlab应用,遗传算法及Matlab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及Amos应用,系统动力学及Vensim应用,多层线性结构模型及HLM应用等内容。
本书以“立德树人”作为思想,将“立德树人”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当中,从教育阶段入手,构建价值观层面的稳定和谐,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主体冲突,建立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兼顾国家、高校、企业、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知识传递与共享功能、协同合作功能、学科交叉与互动功能、培育个人技能与价值实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