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 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 的历史格局。 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
《不空全集》以 有闻必录 为原则,汇编了唐代密宗大师、著名佛经翻译家不空(705 774)以及托名不空的全部译经、撰述,以《中华大藏经》(依据《赵城金藏》广胜寺本和《高丽藏》再刻本影印)为底本,所缺经目依《大正藏》、《卍续藏》及敦煌写本、房山石经等补齐,参照各本大藏经校勘记订正文字,并对全文加以标点,为不空著述的first完整点校整理本。书后附录有不空传记、年谱等重要文献。
《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 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 的历史格局。 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该书初版于2023年10月甫一出版,即得到读者关注,销量过万。同时,作者通读全书时发现一些可提升改进的内容,也收到读者对图书内容和文字的意见建议。此次修订,是编委会针对初版存在的部分文字校对、义理表述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读者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的版本。
《密释纳》共分6部,第1部 种子 为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犹太教贤哲们对农产品的宗教捐税缴纳问题的律法讨论,包括田角捐、举祭、两种什一税、初熟贡等。它还探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他律法问题,包括生产中的禁混种问题、七年休耕问题、果树的三年未净问题等。此外,《祝祷》卷讨论了与日常祷告相关的律法问题,是书中与农业无关的卷帙,也是到《塔木德》时代仍然有现实意义的卷帙,因此也是在《巴比伦塔木德》中有《革玛拉》诠释的卷帙。第2部 节期 记录了《密释纳》犹太教贤哲们对几乎所有犹太教主要节期,包括安息日、逾越节、岁首、赎罪日等的讨论,主要内容是有关节期活动的律法规则。由于犹太教 时间的宗教 的特性,因此该部在拉比犹太教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星云法语(套装共10册)》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宗教学百科》概述了人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各种宗教。从原始时代的信仰、古代和古典时代的信仰,直到当代人熟悉的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包括一些新兴的当代宗教。一书在手,便能纵览世界各大宗教。全书语言平实,以简练、精准的解释剖析了复杂的术语,并配以一目了然的图表梳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同时用诙谐灵动的插图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来了解神秘的宗教历史。这是一本难得的、较为全面的宗教学百科图书,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无论你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也不管你是否对宗教这一领域感兴趣,还是你已经是专业的宗教学研究者,你都会从这本书中受到诸多启发,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以陀罗尼密教经典为主题,全面、系统论述佛教三大教派之一密教的原始形态 陀罗尼密教的经典及其教义思想,其中导论介绍密教经典,第一章概论陀罗尼,第二、三章专题研究陀罗尼字门与句门,第四章专题研究大乘经陀罗尼品,第五、六章专题研究密教陀罗尼契经与咒经。陀罗尼密教是大乘与密乘共有,故称原始密教,相对于后来以仪轨为主的密教而言。这一领域国内涉足者较少,本书基于汉译文佛教经典在大乘和早期密教方面的权威性,首次全面、系统研究陀罗尼密教及其经典和教义,建立了关于陀罗尼密教的系统学说,由此填补了早期密教研究的空白,也使密教研究得以呈现其完整的面貌。
《星云大师演讲集(套装共8册)》汇集了星云大师弘扬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大成,为大师历年的演讲内容,全套共8册,依内容性质分为:《佛光与教团》、《人生与社会》、《佛教与生活》、《佛教与青年》、《人间与实践》、《佛法与义理篇》、《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五欲六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如何才能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与和平?可从大师这一套弘法的智慧典籍里去探究,了解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本书运用认知神经美学理论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上半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逐段逐句地做出不同以往的全新解读。内隐认知力是人全部认知力的基础,所以康德说判断力是知性和理性的根基并以此成为连接二者的中介。人可在判断即内隐认知中将对象事物之表象同愉快情感相关联,这是现实审美的先期必BEI条件,是康德所说 鉴赏判断在先,愉快情感在后 的科学根据。
《宗教学通论新编》是对吕大吉先生主挡和主笔的甚宗教学通论》(1989年初版)的完善和发展。《通论》曾是我国宗教学术界建构范畴体系、填补空白的理论巨著,哺育了一代学人。1998年,吕大古先生根据原有内容结构及学科新发展对该书重写,从内容到体系结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删节和补充,是为《新编》。此次重印,作者又对锰新编》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增加了附录部分。该书以真理为师,博釆众长;作者提出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对各种形态的宗教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和评价。全书主体分 导言 、 宗教的本质及其表现。、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 宗教与文化 四部分,理论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作者的 宗教四要素说 以及宗教是一种 社会文化形式 ,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 社会意识形态 等学术观点,成一家之说并广有影响。 该
本书将楚地所出湖北江陵九店楚简《日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和随州孔家坡汉简《日书》三种日书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汇集,讨论日书的篇题与分篇、日书的文本结构和日书的流传等情况,在把握各《日书》总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附注在各篇章之下,间参己意,首创日书分类集释,便于比较在同一个区域之内(今湖北省)出土的楚、秦、汉三个不同时代的日书的异同,观察日书在流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同时搜罗汇集与上述三种日书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日书资料,是日书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方便学者参考利用,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文本。
《会与进入中国史》为有名传教士利玛窦 墨特里尼一行来中国传教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手稿翻译译著。利玛窦是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靠前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为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影响。 《会与进入中国史》记录了利玛窦从准备进入中国直至其在中国去世前的所见所闻。此前中华书局曾以《中国札记》为名出版。本书相比《中国札记》的优越性在于使用底本为意大利文原版,经过译者和审校者的精心译制,力求以很接近利玛窦原著的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给读者。
本书分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论部分,费尔巴哈主要概论了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他思考的对象,并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在部分,费尔巴哈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他认为宗教是 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 ,上帝作为 理解的存在 、 道德的存在或法律 、作为 爱 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并批判了 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 ,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象,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并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本书的内容是1848年12月到1849年3月费尔巴哈在海德堡做的演讲,在这些演讲里,费尔巴哈继续发挥其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的思想,认为是人创造了上帝,而非上帝创造了人,上帝不过是人的不同需要的体现,神学则是人内在情感和观念的展现。在费尔巴哈看来,所有的神学都是人类学,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上帝终将消失,因此哲学应当努力从神学和思辨的理性主义转向健全的人类学。在本书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和自然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其自然哲学的宗教观对鲍威尔和马克思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是我国*部有关民间宗教的通史。中国民间宗教资料浩如烟海,且因民间教派多自编自造词汇,语义晦涩,素来难治。本书作者探幽索隐,整理爬梳,写出了这部体系庞大、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的宏篇巨著,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1992年出版后,有专家称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国际上也带来极大反响,获得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奖项。此次修订重版并吸收了近年来的新成果。
本书从历史的维度,结合多重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来看经典诠释与思想学术关系,以马一浮 群经统类 所列经学著作为主要探讨对象,以《四书》学史的梳理为核心,附论晚明的《孝经》学的经典作者,从而阐明宋明儒学完型与延异的内在规律,见证宋明儒学具体的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