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社会工作者需要为那些在社会交往中有痛苦或者痛苦的始作俑者提供服务。然而这些社会交往关系——不管是同伴与伴侣之间,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其质量和特征深深根植于每个人自身情感性养育的历史中,不利的童年关系经历往往会导致成年生活中关系的混乱。《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对那些源自依恋理论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进行了全面且颇有见地的分析,从而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评估案主混乱或者失调的情感关系的性质与起源。本书在社会工作这一明确的背景下,详尽地评述了核心概念和理念,为开展敏感的专业评估以及人性化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精巧、易懂的基础。
权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我之间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互动无不流淌着权力塑造的痕迹。对于权力的追寻是人类成功统治世界的本能使然。我们根据自身的优点,包括建立社会网络,关注他人需求,理解、奉献并心怀感激,从而获得集体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时当我们大权在握时,又会因为权力膨胀带来的强大物质和精神满足而激发出人类内心贪婪、自私的一面,导致权力的滥用,最终被迫从权力跌落甚至名声扫地。这就是“权力的悖论”,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美国心理学会奖项得主达契尔?克特纳研究“权力的悖论”问题长达数十年。他曾经经历过的数千次社会实验研究,无不反映了权力对于人类生活的关键影响,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情绪、身份认知、家庭生活、社会地位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克特纳总结的“20个权力原则”,
性从来不是孤立的,总是大社会的折射。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性的多元化,人们对性也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多元的性别》由方刚著,本书中,性学家方刚博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30年来中国的 性与性别变迁进行了回顾:结合手的实证研究资料,对高收入者的性,酷儿的性、慕残者的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另外,从独特的男性 研究视角,透视了男性选美,男性被性骚扰、男性气质的多样化、拯救男孩等大众关注的现象;最后,对两岸的性别意识、择偶标准等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 《多元的性别》适合性与性别研究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