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的第13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支持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参与编撰。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89.13万个社会组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1.06万个,增长率为-1.18%。从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团体有37.01万个,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41.52%;民办非企业单位有51.19万个,占比57.43%;基金会有9319个,占比1.05%。 本书分析了2022年社会团体与基金会的网络舆情,探究了社会组织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助力市域、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益经验。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本书还分析了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产业链韧性以及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等领域的贡献和作用等。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虽然已成显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阐明现代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理论议题和研究传统,建立公共关系学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公共关系学(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主要包括元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四大版块,汇集了国内外著名公共关系研究者的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公共关系学(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类奠基工具书,对于中国公共关系学界、业界而言,《中国公共关系学(套装上下册)》无疑是一本案头书;对于国际公共关系学界、业界而言,《中国公共关系学(套装上下册)》更是一本中西互补、自成一体、名家云集的基础性公共关系理论读本。
《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既是对这一空间转向的追根溯源及影响探讨,又是把理论研究扩展到实践方面的一个努力。我们如何思考空间、如何思考诸如地点、方位、景观、建筑、环境、家园、阐释、区域、领土和地理等相互关联的有关概念?相信掩卷之余读者自会有所心得。
一介书生 ,是费孝通对自己一生的定位和概括。作为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盛誉的卓越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为后人留下了550余万字的作品。 费孝通经典作品集 共计8种12册,包涵了他对乡土、民族与世界、学术方法和文化自觉等多个角度和层面的思考,所选文章皆朴素易懂,意味深长。其中既有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 这样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特质的经典论述,也有异域行走记录 《重访英伦》 和 《美国与美国人》 ,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民族与世界进行观察剖析;既有 《社会调查自白》 这样凝练一生的治学门径与创新方法,也有晚年富有中国文人特色、融生活与职业为一体的自由书写 《杂写集》 五册。阅读费孝通,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论闲逸阶级》是一部研究经济制度及其进化的别出心裁的力作。凡勃伦采用独创的一套与经典主义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语汇来阐述他所主张的闲逸阶级之产生、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全书共分十四章,前四章主要阐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后十章将其基本观点应用到宗教、文化、美学、体育、教育、博弈等社会的不同领域,并作出深入剖析。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人的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首创了 炫耀消费 金钱博弈 恣意图闲 等术语,现已为一般读者大众所熟悉。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农民、农村以及乡土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村改居社区事实上承担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利益冲突的交织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中国各种利益冲突的交汇点。农民非农化被割裂为 农民 农民工 城市市民 的 半城市化 尴尬困境。就此而言,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更特殊的根源:首先是市场化体制催生了村改居居民个体经济利益诉求保护意识;其次是土地使用制度缺陷使得政府、村集体与村民个体利益分配失衡;其三是 公共利益 征地的不透明性、模糊性使得村民对村委会及上级政府有抵制情绪;其四是国家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增添了农民个体利益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其五是村故居后村级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农民个体利益维护的动力;其六,公欲的模糊性弱化了村改居居民利益诉求的价值。本研究主要是从长三角区域入手,以城镇化为载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是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纲领,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在书中,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契领式的总结,论述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应当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
《中国绅士》是费孝通先生的英文著作China’s Gentry的中文译本。《中国绅士》于1953年在美国出版,以后又不断再版,在国外被当作教科书广为流传,费正清等著名学者曾多次引用《中国绅士》内容。《中国绅士》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知识分子问题和传统中国的绅士,二是乡村、城镇和都市。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本书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需要读者自己在本书中寻找答案。
大学教职员工是近代新职业群体中重要的组成,学界现有研究多关注其思想动态、政治诉求和个人发展等,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尤其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生活水平与阶层结构研究还不充分。鉴于此,本书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学校)中的教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群体构成、职业、教育和生活的同时,量化分析其生活水平和阶层结构。 研究表明清华教职员工的构成与生活在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清华园”中教职员工收入相差悬殊,生活水平高低有序,阶层结构分明。该结构表面上以职务或职称为基础,以个体教育获得为“合理性”依据,但从深层次上则体现了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初期,个人的教育水平深受家庭条件、地理来源等外在因素影响,教育的社会融合功能较低的实质。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一~四)为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所主编的四本书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版典藏集。本次再版基于上述四本书,重新统一板式、封面,由四本书整理成一套书四卷,由陆学艺弟子撰写重版说明,串联四本书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助推学界有关陆学艺的研究。
本书是作者关于人文科学理论问题、现象学、结构主义、解释学、符号学、史学理论、哲学史、国学的思考和阐述,涉及重要学术流派和代表人物,分析透辟,观点独到。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新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枧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全书首先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一个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侗人有关历史的表述,也是他们传递价值观的方式,对于过去的解释,为当下的人群关系和集体性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其次,经由人类学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呈现了侗人集体观念的结构化过程:一方面,集体表现为与侗人的礼俗实践互为辩证的结构化产物;另一方面,集体对于侗人来说,有着人观上的意义,它深植于每一个侗人的意识之中,人们依此来理解自我与想象他者,并构筑起了整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 政治 经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