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住宅社会学正是着重探析诸种居住问题以助推人们实现安居梦想的一门重要社会学分支学科。然而,关于该学科发展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究至今仍付诸阙如,本书力图对这方面研究作出贡献。本书在重新界定住宅社会学学科内涵与属性基础上,全面总结中西方住宅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厘清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的层次、路径、范式之辩,追踪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最新进展,阐述围绕居住行为、居住分化、住房市场、住房政策、居住文化等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初步构建住宅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住宅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展开研究。本书作为住宅社会学学科史和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探索,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拟在已经刊发的众多文章中精选文章出版。鉴于中国边疆研究日益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关于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讨论成为聚焦的热点问题,精选文章结集出版。《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索》精选了已经发表的论文28篇,内容涉及中国疆域的总体宏观阐述、形成途径的理论探索、具体朝代或区域疆域的阐述及对改革开放后几部疆域著作的评价。一方面能够体现着1991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准确认识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
本论文集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是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论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共六个专题进行讨论。上篇讨论人工智能治理的宏观层面问题:治理框架与体系建构、国际治理研究、公共治理及产业创新;下篇则专注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具体领域: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论文囊括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多个重点领域,既讨论到人工智能治理的整体框架,又聚焦了具体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本书以探索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为研究旨向,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公共政策学等多学科理念与方法,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顺序,在凝练总结和适当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组为本书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和逻辑起点,紧紧扭住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风险源头治理这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初步探寻并提出有助于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社会风险治理现代化乃至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
《北京城市管理年鉴(2021)》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是本市城市管理领域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年鉴。书中全面、系统地记述了2020年北京城市管理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封面年号 2021 表示本期《年鉴》于2021年出版,主要包括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工作成果、相关数据,并在重要文献中涉及2021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安排。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操作手册》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空间营造、服务提供、人员管理、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服务类典型案例方面着手,对国内首个社区儿童普惠服务类团体标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助力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等特点推进当地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本书秉持 以人为本 的价值理念,聚焦人工智能传播伦理与治理领域,将生态治理意识与责任关怀注入人工智能传播技术应用场域,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伦理和算法伦理风险的深入分析,为人工智能传播伦理风险治理提供新的路径参考,从而推动智能技术与信息传播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助力构建多元协同、互惠共生的人机合智的传播伦理生态。
本书围绕府际合作中 利益纠纷 这个中心,在梳理府际合作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府际合作产生的各种纠纷类型并进行类型学分析和归纳,然后系统地思考纠纷产生的原因,后对纠纷解决机制进行针对性设计和构建。
本论著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 六个浙江 系列研究的成果之一。 2017年6月12至1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描绘了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的战略目标。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下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 六个浙江 ,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院围绕中心,积极服务,迅速启动 六个浙江 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全院科研骨干30余人,成立六个课题组,分别对 六个浙江 进行调查研究。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下,于2018年2月出版了总卷《践行 八八战略 建设 六个浙江》。之后,本论著为 平安浙江 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分卷《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 平安浙江 》。
本书为2013年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研究项目 滇越边民跨境流动社会管理对策研究(sysx201317) 的主要研究成果,作者为云南师范大学安学斌、卢鹏等。本书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入手对边民跨境流动进行研究,全面审视了我国边境地区边民跨境流动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边民跨境流动发展趋势,为加强和改善边境地区跨境流动边民的社会管理、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学术支撑,对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此书乃美国资深研究者Marion R.Fremont-Smith的力作。全书从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两个层面论述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法,在尊重现实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规则发展。翔实的学术论述、大量的案例和实践操作都被作者信手拈来,貌似枯燥的法律问题得以活灵活现地逐一呈现;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非营利组织的税法规制,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信赖义务,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规制 涉猎甚广,却始终保持专业水准。
自从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一书以来, 风险社会 理论受到刑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从公安学的角度来看,理查德 V.埃里克森教授和凯文 D.哈格蒂教授合著的《风险社会中的警务》一书填补了 风险社会 理论在该学科内运用的空白。该著作运用风险传播的模型分析了警务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即警务活动的主体除了警察之外,还包括其他机构中从事广义警务活动的人员,多方合力,建立起风险管(治)理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基础。
特大城市基层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首先从总体上对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形势从总体上做了分析和论述,并从理论上对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等几个相关的理论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分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社会转型与地方治理三个专题对城市基层治理相关的几个核心领域的议题如外来人口管理、社区发展等分别做了系统的论述,是关于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相关领域比较系统的论述,不仅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具有重要性,也对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有参考价值。
《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话语》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一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战略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总体目标。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建设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模式转换。作为新的社会建设模式,社会治理*根本的问题在于厘清治理之道。社会权力关系的调整、社会行为机制的革新和社会道德图式的改变都建立在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也内生着新的政治哲学诉求。面对社会治理,我们必须回答以下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社会治理的理念源从何来?社会治理需要何种价值的牵
本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台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探索。全书共分为四部分,部分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路径,从宏观层面探讨市域现代化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从社会协同各方,尤其是社会组织和企业等角度探讨台州社会治理的相关经验;第三部分总结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即台州社会治理中的 和合善治同心圆 架构,重点是网管化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第四部分则重点探讨了 五治 融合中的智治支撑作用。
201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 2035年)》,这标志着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2016年 2035年)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目前,北京副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提供了经验。 本书部分编写成员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层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其间总结汲取了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理念和经验,确定了城市副中心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对此次实践与研究进行总结: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佼佼者,其中江干区则是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跑者,其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全国具有推广的重要价值。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对杭州市江干区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不仅生动展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样本,而且提供了进一步开展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城市治理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