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 韦伯著名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新教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教徒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新教教徒却是例外? 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韦伯列举了新教、清教、加尔文教等教徒生活、学习的例子并加以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成功与新教盛行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
本书由作者多年在芝加哥大学、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等美国及欧洲各大学教授社会学课程的讲稿整理成册,全面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的社会学领域的新进展,包括帕森斯的规范论功能主义、新功利主义、冲突社会学、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卢曼的功能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法国的反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新实用主义等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打破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 美国中心主义 视角,建立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现代西方社会理论框架,而且还令中国读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其丰富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对西方学者自身在社会理论解读视角方面的多样性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空间的生产》首发于1974年,集中了列菲伏尔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列菲伏尔的逻辑,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包容一切的世界观和实践活动,其产物不同于自然空间与实际空间,而是包含三层含义:(1)空间包含了多重关系,任何一个社会从而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2)空间是一个表征性空间,透过意象与象征而被生产出来。(3)空间通过知识与理论的诠释而被建构出来。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列菲伏尔尝试重建关于空间的元理论;同时又从空间实践的层面提出:空间不是既定的,而是具有建构性的力量,是生成的,具有实践的反思性。本书主体分为七章:一、当前工作的计划; 二、社会空间;三、空间的构型; 四、从空间到抽象空间;五、矛盾的空间;六、空间:从矛盾到异化;七、开放性与结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对于缺乏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农村来说,其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扎根型城镇化 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涌现的一种城镇化类型。乡村社会在走向开放、异质、流动的同时,出现了一幅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别样图景。农民往返穿梭于城乡之间,社会整合和系统融合共生。 古源村这样一个以宗族社会为底色,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区域 隙地 村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从 地域社会 到 扎根型城镇化 的变迁。村民以就业、教育、移民等形式融入国家与市场主导的系统整合中,与此同时,古源村作为一个 地域共同体 参与到以县域为范围的新经济社会空间和新社会形态的重塑中。在城镇化这一历史性巨变中,古源村依然保持着 脉脉温情 的主旋律,乡土社会的根脉依然在顽强地
没有哪位当代社会理论家比迈克 费瑟斯通对批判理论、消费文化和后现代领域的研究更出色。 这部当代经典著作将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消费文化带入了社会科学理论图景,次系统性和开创性地讨论了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后现代生活方式、全球化多样性等主题,不仅说明了后现代是什么,还展示了它是怎样运作的。作者对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和现状的阐述全面、清晰,任何想更多地了解所处世界的普通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对自己日常生活的丰富精确的描述。
本书是当代德国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大师尤尔根 哈贝马斯的论文集,收入五编、九篇论文,时间涵盖1963 1977年。在这十五年间,哈贝马斯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的旗手,一直在与对手论战,并且在本书收录的九篇论文中反思和追问此种批判社会理论自己的方法论立场。为此,他在书中探讨了实证主义、阐释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哲学等关键问题,寻找他自己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在这些大问题中的角色和效力。读者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了解哈贝马斯在社会科学领域核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也可以追随哈贝马斯与各方学者论战的足迹,从哈贝马斯个人观点形成史的角度解读大师本人。本书作为把握社会科学关键问题、理解哈贝马斯思想脉络的重要著作,几十年来一直是德国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主要问题和解决可
《生产的政治》是国际社会学会前会长、国际知名社会学家布洛维的核心作品,国内首次翻译引进。从对西方劳动过程研究经典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出发,布洛维叙述了四十年来深入到不同国家的工厂中做工的见闻与经验。他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政体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讨论不同国家和制度下的生产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生产体制的微观因素,以及国家与市场等宏观因素。终,布洛维希望寻找到社会主义实现的理想道路,以及工人阶级在实现这一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本书中,布洛维创造性地提出的 生产政治 与 工厂政体 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工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他 返回到生产的中心性 和 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 的主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的回归,启发了当代劳工社会学的研究。
本书是一本关于以迈向共同富裕为背景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手册。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社会不平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手册围绕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社会不平等的多元形式、社会变迁与社会不平等、研究数据五个主题,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平等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与分析。本手册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和形成机制,为控制和削弱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基础。
所谓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就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的结合,它的表现形态包括但不限于 皇权不下县 的中央集权的简约治理、传统国家与社会之间的 第三领域 治理体系等。在本书中,黄宗智教授从社会经济史的视野出发,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国家与社会的管理机制和绵延到今天的现代化路径,揭示了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大一统的儒法合一的政治体制、正式与半正式共存的形态才是中国的真实,反思了西方理论的局限和幻想的偏差,其研究展现了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相信经济活动与亲密关系之间的交融混合常常会产生恶劣的后果,认为爱情、亲情等 亲密关系 不能通过 购买 得来。但在本书中,作者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本书基于丰富的案例证据,提出经济活动并非总是会腐坏人们所珍视的亲密关系;相反,我们实际上经常运用经济活动来建立、维护、调和亲密关系。围绕这一核心论点,本书聚焦于伴侣关系、照料关系、家庭关系等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亲密关系,揭示了人们运用经济活动来维持亲密关系的具体方式及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凭借新颖的论点和严谨的理论阐述,《亲密关系的购买》一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学领域受到广泛认可的经典之作。
《社会的麦当劳化》是乔治 瑞泽尔批判社会学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在现代社会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在今天, 麦当劳化 已成为当代社会学的标志性术语和概念之一。 本版是该书的版(第9版),瑞泽尔继续以韦伯的理性化理论为基础,以麦当劳快餐店的诸原则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当代社会生活过度理性化的表现、后果以及超越的可能性。但是,与以前诸版不同的是,瑞泽尔在本版中将关注目光转向了网络世界。在数字化时代, 麦当劳化 的特征是否依然存在?在网络行为、特别是网络消费行为中,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确定性等麦当劳化的特点是得到了加强还是削弱?这些特征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些都是本书本版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离不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高速城镇化而没产生 贫民窟 ,土地要素以有期限使用权的形式参与市场配置,土地增值通过国家征收来实现 地利共享 等等,无一不显示我国土地制度的优越性。目前《土地管理法》列入修订中,中央安排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同步进行。本书作者团队深入考察了一些地区的改革实践,包括缩小征地范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退出在内的若干改革措施,认为激进的土地制度改革将会让我国土地制度丧失优势,《土地管理法》需要完善,不必大修大改。
狄恩 普鲁特和金盛熙合著的《社会冲突》第3版向读者呈现了冲突整个发展历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既剖析了社会冲突的理论,又探讨了解决办法,理论模型紧密结合研究实践,而且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冲突案例,读来发人深省,欲罢不能。 新版本一如既往地紧跟时代的脚步,关注国际大事和学术进展。在保持原书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几乎每个部分都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很多新的案例和内容。拓展了种族冲突和地区冲突的内容,强调了文化在冲突中的作用。第三版新增的冲突主题有:冲突群体动员、叙事和隐喻、暴力、非暴力抵抗、成熟度、去升级化螺旋、冲突解决培训、和平维护、和平建构、宽恕及和解。直接关注了*的冲突现象,如恐怖主义、校园枪杀案等。 冲突缘何而起?卷入冲突的个体、群体、组织和国家面临着何种决策?为什么冲突
杀婴、投毒、天灾、瘟疫 这是中世纪作者笔下犹太人身上被烙印的罪名。他们是当时人们所集体憎恶的对象,是社会所敌视和驱逐的替罪羊。 从中世纪的犹太人集体迫害事件出发,勒内 基拉尔在本书中承继了自己先前著作提出的 模仿欲望理论 ,紧紧追踪贯穿人类历史古今的一种重要现象 迫害。他认为,人的欲望不是源自自身,而是源自模仿他人;人们只是意欲他人所意欲的东西。凭借此理论,基拉尔解读了不同人类文明的各大神话传说,从字里行间发掘出了社会多数人对少数人实施集体迫害的种种模式:当社会出现危机时,在模仿欲望的驱动下,整个社会将矛头对准少数群体,通过消灭或者驱逐他们来消除危机。不论是远古神话还是人类历史,替罪羊的迫害牺牲一直是每个社会秩序的创建原则。
书稿分为导论、上编、中编、下编及代后记。导论为黄宗智国内教学15年的回顾、总结与进一步思考;上编为精选出的研修班学员总结,呈现部分研究生的研读体会;中编为部分学员与黄宗智的进一步思考,几位往届研修班的学员现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名校的教授或副教授,诸位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当前学术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方法;下编为黄宗智教授与北大周黎安教授围绕对方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展开的对话。代后记为黄宗智新的一篇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文章。
智能科技这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和困惑。数字鸿沟、算法歧视、网络霸凌、数据垄断等问题促使人们对智能科技进行有益的反思,借以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使智能科技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对于大众而言,学会识别真假信息,掌握基本数字技术,培养个人数字素养,智慧地使用智能科技乃是智能时代的首要任务。
本书主要立足于唯物史观视域,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进行学术阐释,牢牢掌握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 的国际话语权。本书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原则,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构成性要素、核心逻辑、世界意义等方面。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该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 新现代性逻辑 ,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独特现代性类型,详细阐发了这一新现代性类型的内在逻辑。此外,该书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比如,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驾驭资本的现代化模式;强调从中华民族意义叙事、社会主义意义叙事、人类社会意义叙事等三个层面,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提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三重问题域;论述把牢中国道路、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基本思路;等等。
本书从背景分析开始,在进入基本概念、基本议题、基础理论内容之前,阐释了这些议题的相关背景和必要性:论述了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澄清了 社会工作 和 社会教育学 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进而简述基本议题与方法和技巧的关系、与科学化和职业化的关系。重点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三位理论家的古典社会工作理论和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八位理论家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基于此,阐释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所需的科学反思以及张威和陈曦明历经10年的专业行动和实践研究所提出的 基础能力 社会工作理论。本书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论教材。
本书叙述风格的优雅、思维的洗练,以及广博的知识涉猎,使这部实验性的民族志成为人类学经典中极具魅力的著作之一。纳文是生活在新几内亚的雅特穆尔人在其青少年成员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后举行的一种庆贺仪式。作者围绕此一仪式,采用不同的路径加以分析,独创性地将研究者的思维工具和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在不同的研究框架下, 社会事实 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本书从七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与版相比,本书第三版增加了 新公共服务与公民参与 、 新公共服务案例 两章,使其内容更为完整。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集体研究成果。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它带来的所谓挑战主要源自变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架构之间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这使治理模式与公共政策的调整乃至重构成为必须。本书由此从治理及政策安排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进而在剖析现有治理研究囿限的基础上论述了老龄社会治理思路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老龄社会的政府角色、家庭政策、社区服务、长期照护体系、就业与消费变迁、区域协调机制等议题,并对具体的战略部署要点及可能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系统阐述。
本书收录了30多个具有普遍性、历史性、当代性的中国村庄。它们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划、不同经济区域、不同地形地貌上,建村年代、历史成因各自不同,产业禀赋、风土民情差异显著。然而,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不是耳熟能详的明星村,也不是名噪一时的网红村,而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乡村。恰恰是这份平凡和真实,这些村庄所经历的,也是中国绝大多数乡村正在经历的。记录这些村庄,可以让后来人更为客观地了解今天村庄的大致轮廓,更为真实地感知本世纪20年代走向振兴的中国乡村。 本书立足扎实的调研和详实的数据,以平实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这些村庄在产业发展、生态改善、乡村建设、文化传承、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和基本现状,既有对发展成绩、可喜变化的高度肯定,也有对面临困难、存在不足的深切体察。本书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