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分析相应对策,厉以宁先生将2018年中国道路丛书的主题定为 中国道路与人口老龄化 。厉以宁先生在主题文章中分析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对策之一,是依靠新人口红利,即创新。全书拟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作者们的切入角度包括:老年人的学习、健康产业的发展、老年人作为社会资本、老年人的财富管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与乡村振兴、英国乡村养老项目对中国
《人口论》讲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元典是人类对于自身及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研究,不对人类价值和精神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情感性描述和目的性表达,也有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类型、模式、变迁、机制及其多样性的事实揭示、因果说明和理想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塑就了我们的心灵、行为和生活,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它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晚清西北人口五十年(1861-1911):基于宣统地理调查表的城乡聚落人口研究》是一部城乡聚落视角下的区域断代人口史学术专著,研究的对象是辛亥以前西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聚落人口。研究空间范围以嘉庆二十五年西北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为主。研究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咸丰末年至宣统末年的五十余年间。研究问题主要包括清末宣统人口调查、城乡聚落人口、城市人口等级模式、城市与城市化水平、长时段区域人口变动、聚落尺度的人口迁徙、聚落与人口空间分布等。
男性与女性,公共与私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两对相互对反又极具张力的关键词。本书的上半部,作者细致分疏了西方传统思想与女性思想之间的关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圣 托马斯、马基雅维利、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 恰恰是这些思想资源,构成了20世纪以来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女性主义流派的存在前提,而这也是本书下半部的着力所在。在呈现社会与政治思想中女性历史的同时,作者针对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冷漠与女性主义的*激进,进行了深切而痛彻的反思。这种 反思 ,对中国当下的女性问题来说也正是必须的。
《论语 学而》有言: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相关文献中, 孝 悌 二字如影随形。学界对 孝 的研究汗牛充栋,对 悌 的讨论却寥寥无几。纵向的 孝 是研究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角度,横向的 悌 可能是被忽视的另一重要视角。 本书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反观传统伦理文化观念,并结合地方历史材料,对兄弟关系伦理及其实践进行开拓性研究。 研究发现,汉人社会流行的平均主义思想,汉人社会组织的一些结构性特征,以及某些历史事件的演进逻辑等,都可以在 兄弟关系 中找到新的解释。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的手中.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王权》是英国古典人类学家A.M.霍卡的代表作。霍卡是20世纪早期英国人类学的重要学者,其对于王权神圣性和社会整体性的讨论,系统地提出了王权研究的经典问题,本书即霍卡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两大问题:一是试图证明人类社会结构的起源来自早期人类由于崇拜太阳而形成的王权制度;二是通过对各种文明历史的比较,试图证明王权制度的雏形来自共同的源头。因此,本书对太阳王权、加冕典礼、献祭仪式、入会礼等仪式都进行了跨文化的详尽考察研究,研究材料涉及了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印欧世界和埃及文明等多个区域。通过研究,霍卡不仅确认了社会整体性来源于王权,还通过寻找不同文明现象结构的有机相似性对王权制度的源头作出了推论。此外,霍卡还说明了整体性的社会分化是如何发生的,以及社会生成的动力为何。
恩斯特·卡西尔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当代哲学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在希特勒上台后离开德国,流亡英美等国。 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在他的三卷本《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人论》正是他晚年到美国后用英文简要阐述《符号形式的哲学》基本思想的一本书,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观点。《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译文经典)》历来被视为*足以反映卡西尔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其诸多著作中是译成外文语种*多、流传最广的一本。 《人论》上篇着力于人的特点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并独树一帜地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下篇从这一定义出发,对各种文化现象,诸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