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进化,其实是一部心灵上的自我超越史。 原始人从树上走下来,为了不被洪水猛兽灭掉,开始思考如何抵抗自然力。这份思考,促使人类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结出许多灿烂的智慧果实,超越其他动物,走出一条从动物性向人性和神性的进化之路。 为理清人类心灵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弗雷泽历时五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分析比较,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 巫术 宗教 科学 。同时,弗雷泽在书中发问: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宗教,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更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 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本书被称为人类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百工里的人类学家》并不是一本严肃的人类学理论书籍,而是作者基于个人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经历,通过整理与设计师、民宿经营者、舞者、独立书店老板、厨师等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对谈与交流的内容而编写的一本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生活文化普及读物。 书中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背景,提出 人 比数据更加重要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拥抱大数据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利用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学方法在社会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作者希望可以通过人类学的大众化及其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百工里的人类学家》对人类学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将其与设计等社会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新颖的案例,讨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当作人类学的入门读物,也可
《思想的年代:对话维也纳的艺术、思想与科学(1900年至今)》是一本探究思维奥秘的文化心理学著作,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神经科学与大脑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作者基于奥地利维也纳自20世纪初在科学、医学、思想及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们掀起的一场承前启后的革新运动,探究科学、艺术与心理的相互影响,向我们揭示了应如何思考人的内心 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情感以及心理和大脑是如何产生与艺术的联系。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之都,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的沙龙中展开思想碰撞,从而引发了心理学、脑科学、文学以及艺术领域的持续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突破。作者带领读者追溯 维也纳1900 时代留下的种种印迹,认识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去看、怎样去想、怎样去感知、怎样去体会和创造艺术作品,乃至触发我们的创造力。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同古老的信仰体系争夺关于世界的解释权,而基督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稻作渔猎文明 从长江文明到弥生文化》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稻作渔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旱作畜牧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日本为什么缺少农耕革命、稻作渔捞文明的人类史意义。在动物文明(旱作畜牧文明)与植物文明(稻作渔猎文明)的对比中对文明史进行再考察,分析日本为何没有农耕革命。后得出结论,稻作渔捞文明可以拯救地球与人类,稻作渔猎文明价值的再发现与保护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世界上有美丽的大地、森林、水和生物存在,我们就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构成 生命文明 之根本的思想,其源头则存在于稻作渔猎民的生活方式之中。在地球上让所有生灵都能绽放生命的辉煌,这一点正是稻作渔猎文明及其延长线上的 生命文明 所期待的。
《民族学概论》分为十三章。 “导论”(第一章),介绍了民族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主要内容、框架体系,以及学习意义和方法等。 “民族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介绍了民族学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学术理论,总结了民族学学科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民族学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第三章),阐明了中国民族学学科早期建设历程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探讨了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问题。 “民族与种族”(第四章),回答了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剖析了种族主义的理论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混淆民族与种族关系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民族学研究方法”(第五章),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技术层面三个方面介绍了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关系”(第六章),论
本书是以仪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专著。人类历史和文明离不开仪式。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资为证。仪式交织着神话原型、英雄祖先、民族认同、民俗节日、时序庆典,甚至日常生活等复杂内容,并被视为历史的“集装箱”,容纳着特定人群、族群乃至民族的集体记忆。因此,仪式是传续性的活态遗产,是必须被正视、被传承的丰硕遗产。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素有传统,己成为人类学知识谱系中的有机部分。本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对仪式进行 研究,集谱系梳理、理论介绍、流派分析、观点评述与田野考察为一体,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
本书从郭家骥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34年来所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而成,收录作者先后比较长时间耕耘的拉祜族研究、民族发展研究、民族关系研究、生态人类学研究、民族保护传承研究和云南藏区研究6个专题方向的论文36篇,是一部基于鲜活的田野调查资料创作出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古文字学家许进雄教授解读古文字的入门书,用文字的演变和考古学上的证据来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轨迹、动态的演化过程。
本书以德国经典社会理论家斐迪南?滕尼斯的伦理思想为主轴,系统地阐述了在近代德意志文明的演变过程中,面对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情势与传统文化要素的蜕变,滕尼斯如何完整地构想民族伦理的未来图景。本书从滕尼斯对霍布斯的生命史与学说体系的解读出发,特别呈现了 原始集会 这一重要维度对于现代人性、社会与政治的源始构成意涵,指出在霍布斯的学说中,潜藏着一种社会体的身心合一的状态,由此开启了社会伦理的积极构建空间;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了滕尼斯对斯宾诺莎、马克思、尼采、基尔克等重要思想家的相关理论的解释,阐明滕尼斯经再历史化,从合作社到共同体、从教化到伦理,不断丰富社会伦理的意涵,*终再造文明的思想过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关键。伴随着中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关于中国精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与特点、中国精神的价值、中国精神的时代表现、中国精神的时代谱系、中国精神的教育和中国精神的发展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独立而新颖的见解,以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借鉴参考。
从立国之日起,马来西亚的民族国家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在一个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众多族群构成的国家里,马来人主导的政府极力想用 马来民族主义 来规范民族国家的建构,但遭到华人和印度人等不同程度的抵制。正是因为在民族国家建构中存在马来人和华人以及印度人之间的族群博弈,马来人主导的政府才对华人和印度人的各种诉求给予一定的回应。本书在对民族、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建构等概念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对东姑 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族群博弈、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的成效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为日后民族国家建构诸问题的研究有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