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进阶书系-剑桥大学人类学十五讲 人类学理论的流派与风格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9位教授集体讨论、精心讲授 撰写
    •   ( 1463 条评论 )
    • [英] 马泰·坎迪亚 /2024-10-16/ 金城出版社
    • 倘若人类享有自由的话,那么这种自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自由?如何解释和理解我们集体生活的规律性与模式化的特征?何为文化以及何为社会?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各种差异以身份、视角或权力等方式体现出来,这些差异的来源、意义和影响又分别是什么?人类学是否为研究非人类留下了一席之地?21世纪,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思考人类学理论? 本书源于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为社会人类学专业的学生长期开设的核心系列讲座,系列讲座以通俗易懂、内容广泛地讲授人类学理论为宗旨,主要面向本科生,同时也吸引了硕士生,经常还有博士生来旁听。本书涉及人类学的经典理论,包括进化论、扩散主义(传播论)、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交易主义、新马克思主义、阐释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还有一些得到广泛讨论的理论流派和理论,

    • ¥88 ¥88 折扣:10折
    •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 4789 条评论 )
    • 孙萍 /2024-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 过渡劳动 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 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

    • ¥69.2 ¥98 折扣:7.1折
    • 学术前沿·逃避统治的艺术
    •   ( 7302 条评论 )
    • [美] 詹姆士·斯科特 著,王晓毅 译 /201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学术前沿:逃避统治的艺术》可能是迄今为止詹姆士-斯科特重要的著作。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创造性和同情心。很少有学者具有更敏锐的能力可以洞察那些没有历史、居于完全不同的地点,并采用完全不同的实践和形式的人群的能动性。事实上,这已经使他非常接近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就是人们不仅可以逃避guo*,而且可以避免guo*形式本身。

    • ¥55.7 ¥58 折扣:9.6折
    • 性学入门(李银河性学集大成之作)
    •   ( 19554 条评论 )
    • 李银河 著 ,新经典 出品 /2020-12-10/ 上海三联书店
    • 性是由社会和历史建构的,而不是由生理决定的。 本书为社会学家李银河编写的性学入门经典之作,全面梳理性学百年发展史,系统介绍性学代表人物与经典著作,详尽剖析性学知识点。基于性学领域前辈学者的研究内容,从个人、社会、政治、哲学多个层面综述分析性学这门年轻的学科。 从埃利斯的性心理学,到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从金赛的性学报告,到马斯特斯与约翰逊的性行为实验,从高罗佩的研究,到福柯的《性史》 李银河以她广阔前沿的视野,独立自由的现代意识,引领读者走入性学的世界。从了解性开始,了解我们自己。

    • ¥55.7 ¥58 折扣:9.6折
    • 见识丛书·基因传
    •   ( 24678 条评论 )
    • [美] 悉达多·穆克吉 /2018-01-01/ 中信出版社
    •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 原子 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 字节 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 基因 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

    • ¥56.8 ¥88 折扣:6.5折
    •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 8714 条评论 )
    • (美)约翰·奥莫亨德罗 /2017-06-1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59.5 ¥62 折扣:9.6折
    • 恐惧景观(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开山之作;一部关于焦虑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涵盖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
    •   ( 2146 条评论 )
    • [美国] 段义孚 著,徐文宁 译 /2023-10-01/ 译林出版社
    • 这本书是段先生的经典之作,深度探索了恐惧的空间以及这些景观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变化。在一系列跨越地域、时间和文化的文章中,段义孚探讨了恐惧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成因:他描述了流行病以及超自然幻象所造成的恐惧,乡村和城市中的暴力和恐惧,对干旱、洪水、饥荒和疾病的恐惧,以及恐惧景观形成后灌输给民众的方式。 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段义孚回顾历史,以发现我们刻在基因中的恐惧哪些是普遍的,哪些是特殊的。 他强调,人类的恐惧是一种常态,它促使我们划出所谓 安全区 ,但恐惧同时也是好奇心、成长和冒险背后的基本动力。本书指导读者了解恐惧的形成机制,探索恐惧的发展历程;并借此引导读者正视焦虑、读懂人性、理解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为本书倾情撰写中文版导言。

    • ¥78 ¥78 折扣:10折
    • 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
    •   ( 184 条评论 )
    • 王铭铭 /2024-10-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聚焦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分析、说明和评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不同方式,审视这些既有方式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帮助读者把握究竟应该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以及如何从实际生活情景下的祭祀实践和观念入手提出理论概念。 作者延续其近年来坚持的 广义人文关系 视角,评述与祭祀相关的重要理论,涉及的重要人类学家包括泰勒、史密斯、弗雷泽、莫斯、于贝尔、葛兰言、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列维-斯特劳斯、基拉尔、韦尔南等。

    • ¥74.9 ¥78 折扣:9.6折
    • 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 \黄应贵作品
    •   ( 545 条评论 )
    • 黄应贵 /2023-12-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人为出发点,综合人类学导论、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田野研究经验与成果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以其田野研究和人生经验,对人类学这门知识做了全面回顾与反省。其中充满着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对这门学问的憧憬、热诚、执着、质疑与创造等心路历程。读者不仅能从此书了解人类学对于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有趣而生动、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内涵,更能体会人类学特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之整体视野、被研究者的和比较的观点,以及处处可见的反省与挑战已有理论知识及研究者己身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偏见之观照,而有所创新的反思性。

    • ¥78 ¥78 折扣:10折
    •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第二辑)
    •   ( 3167 条评论 )
    •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等 /2021-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现实世界变动不居、繁复多样,包含着许多隐而不露的复杂性。人类的学习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个复杂而又具体的境脉之中,它牵涉人脑、记忆、动机、推理等各个要素,以知觉的、动作的、事实的、推理的等多种类型整合的方式发生,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本书在《人是如何学习的 I》的基础之上,更新了前沿的学术动态,围绕7大主题 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通过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了 21 条主要结论,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考察了技术支持学习的给养特性,可以说是集学习科学核心研究主题

    • ¥55.1 ¥78 折扣:7.1折
    • 77街的神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
    •   ( 345 条评论 )
    • 薛茗 /2024-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也是一份博物馆邀请函。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 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博物馆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都是有 灵性 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 全书共五个章节,通过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五件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 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 镇馆之宝 独木舟,来讲述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也融入了人类学家的故事。书中每一章的切入口虽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很广也很深,除了博物馆学的变迁,更有人类文化史、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美国自

    • ¥74.3 ¥88 折扣:8.4折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 3810 条评论 )
    • 史军 /2021-04-01/ 现代出版社
    • 人类身体、文化、社会的演化是完全随机的过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答案并不在人本身,而在那些绿色植物身上。 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 本书讲述了这个有关文明演化的宏大故事。从促使人类定居的小麦和水稻,到改变世界的花椒和土豆,再到牵动世界贸易神经的大豆,植物的力量显而易见。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却塑造了人类。 同时本书对一些并不起眼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文明演进的密码,进行了颇具新意,甚至是颠覆性的破译和解构,富有趣味并发人深思。如在达尔文的理论,根本没有 优胜劣汰 这个词语;我们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

    • ¥51.4 ¥59.8 折扣:8.6折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   ( 4161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译者:陆归野 /2021-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 安置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 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从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

    • ¥94.1 ¥98 折扣:9.6折
    •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 1222 条评论 )
    • 约翰·托尔佩 /2023-08-01/ 商务印书馆
    •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东西方均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他把这一时期称为 轴心时代 。本书作者约翰 托尔佩在雅斯贝尔斯 轴心时代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 轴心时代 仅仅是三个直接影响当代社会问题的关键时期之一。他认为,不是只有一个原初的 轴心时代 及其后续发展,而是存在着三个 轴心时代 ,每一个时期都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人类要面对的问题。早期的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道德,强调宗教和道德发展;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物质,关注的是物质对象的生产和使用;第三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精神,聚焦于技术。 本书以道德、物质和精神作为人类历史的三重架构,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作者将 轴心时代 进一步具象化,以一种世界视野,

    • ¥57.4 ¥68 折扣:8.4折
    • 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第4版)
    •   ( 3207 条评论 )
    • [美]卢克·拉斯特 /2021-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是一部人类学入门经典,风行国外高校多年。中文版译自英文第四版,在旧版基础上做了大幅更新。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 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 ,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后重点将缩小到文化(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上,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 民族学:一些人类问题 ,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例子,来展示人类学观点如何应用于个人、地区乃至世界层面的现实议题。 作者卢克 拉斯特致力于激发读者跳出书本,探索书外鲜活的世界,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投入广阔的人类学天地。若

    • ¥66.2 ¥69 折扣:9.6折
    •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薄荷实验)
    •   ( 1664 条评论 )
    • 张静红 /2024-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普洱茶在云南的 六大茶山 种植了几个世纪,经由茶马古道从西南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普洱 越陈越香 的特性被重新发现,可饮、可品、可投资,由此成为茶客的最爱,其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然而,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达至高潮,随后崩溃。 《生熟有道》追溯了这一现象的始末。通过对普洱茶采收、加工、交易和消费空间的追踪、关注,人类学家张静红生动地描述了普洱茶从一种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种重要产业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读者将进入普洱江湖中人的生活和戏剧化冲突之中,感受他们周旋在多方力量下的坚韧。 本书曾于2013年出版第一版的英文版,该版本荣获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 (ICAS)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其后十年,作者多次回访田野现场,对第一版进行了超过60%篇幅的修订,于2024年推出全新中文版。本

    • ¥53 ¥75 折扣:7.1折
    •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薄荷实验)
    •   ( 9426 条评论 )
    • 罗安清 著,张晓佳 译 /2020-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日本美食家、资本主义商人、老挝丛林战士、工业林、中国牧羊人、芬兰乡村向导 如何讲述珍稀松茸供应链的故事? 乌托邦想象看起来困在一个单程未来里,身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类要如何自处?又何去何从? 在一朵缠绕着人类经济活动、种族历史、自然生态及末世生存策略的独特蘑菇当中,或许藏有答案。 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 身份转译 :在废弃工业林悄悄破土而出,被遁入山林寻求自由的瑶族、苗族与东南亚裔采摘者收集,再通过竞价激烈的保值票市场,累积层层价值进入日本,化身为带有强烈象征的礼物。 松茸浓缩在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 在迈进 人类世 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

    • ¥56.4 ¥79.8 折扣:7.1折
    • 凉山彝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8)
    •   ( 649 条评论 )
    • 林耀华 /2023-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早期人类学民族志的代表作,也是凉山彝族研究的经典作品。本书是作者1947年对凉山彝族社会进行三个月实地考察后的田野考察报告,并于1947年以《凉山夷家》之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61年出版英译本。书中分专项描述了彝族社会的地理历史、亲属关系、经济状况、社会组织及信仰仪式等方面的情况,梳理了彝族的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并采用比较视角做了分析论述。本书还增补了林耀华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凉山彝家进行后续考察写的两篇文章《凉山彝族今昔》和《三上凉山》。书后附有导读文章和林耀华先生学术年表。自本书写作之始,林耀华先生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提出了以家支和奴隶制为核心的传统凉山彝族社会结构,并持续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其社会发展和

    • ¥55.7 ¥58 折扣:9.6折
    •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   ( 393 条评论 )
    • 谭同学 著 /2024-01-30/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所谓 双面人 ,即指那些在 古今之变 中陷入悖论的农民。作者以粤西梧县 程村 为调查对象,通过书写三代人的人生史,呈现一个普通村庄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再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描绘了当地基层乡镇治理的转型、半工半农结构的形成,以及乡土人情、精神信仰等多个维度,进而直入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 这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的 史记 。每个关心乡村及个体命运的人,都能从中发现时代巨变的轨迹和个人的心声;这也是一部迈向普通读者的人类学专著。

    • ¥59.3 ¥69 折扣:8.6折
    • 量化民族志:一种面向大数据的研究方法
    •   ( 825 条评论 )
    • David Williamson Shaffer /2022-03-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将把量化民族志中的关键概念、工具和方法梳理成三个部分。 部分包括2、3、4章,梳理了质性和量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知识基础,以便在量化民族志这种新方法中着手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包括5、6、7章,介绍了将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关键理论和研究实践。第5章介绍了如何组织和整理质性资料、数据,使其能被用于定量分析。第6和第7章探讨建构定量模型的基本量化研究过程,并展示了如何将定量方法应用于通过第5章描述的方法所组织的数据。 后一部分探讨将统计模型用于理解民族志数据的意义,即试图构建人类理解世界的模型。第8 章关注识别人们的言谈举止背后的含义,并涉及自动编码和信度的问题。第9章是关于意义建构的结构,以及如何从人们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中构造模型。第10章将所有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将量化民族

    • ¥66.2 ¥69 折扣:9.6折
    • 性的进化:《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经典之作,带你性趣探秘
    •   ( 2993 条评论 )
    • 贾雷德·戴蒙德魏薇湛庐文化 出品 /2020-12-12/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男性为什么不哺乳? 人类为什么会为了享乐而不是生育而性交? 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会经历更年期? 为什么人类男性会成为数不多的照顾后代的哺乳动物之一? 关于人类性征的进化,没有人比贾雷德 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进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 ¥55.2 ¥69.9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