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56个作家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 任意门 ,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事:关于你的一切》 在这本小巧的口袋书中,共有642个关于所爱之人的问题。比如,对方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方洗澡时喜欢唱的歌,对方给你讲过的笑话,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 思考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 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 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
什么是新闻?我们为何急于交换新闻?为什么新闻总是耸人听闻?新闻的收集和传播方式怎样影响了政治和我们的生活? 本书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本书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 book of 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 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本书系一本文集,收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职工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教育创办35周年,对学院发展建设历史,亲历与见证学院成长,以及自己与学院难忘的经历凝练沉淀的回忆录文章约40篇。全书记录了三十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发展成长为国内顶jian的新闻学院的历程,是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史稿》的有力补充,共同勾勒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的更为丰满细腻且鲜活生动的历史图景。
本书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重新打量每个生命,这是《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以来所一直秉承的对人的认识理念。作者希望一改过往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把人还原到人性原点上,抛弃意识形态化的功利性和道德的简单化,回归到人物应有的多元、复杂、善恶并存、变化莫测的基点上。可以想见,世事有多繁复,人心就有多微妙,在对人的认识上,我们只有心怀谦卑敬畏又冷峻谨慎,才能更接近人物本身,才能限度地还原人物的真实。理念无疑是思想的指南,方法则是行动的利器,器物层面的方法论可以使记者的采访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而掘进到人物的内心和实质。就人物采写的方法论而言,因记者个性的不同常常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但大致可定位在从人的本性出发,进而推及到人的阶层和职业属性,最终拓展到人的社会属性。
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机器的使用将是新闻业的终结者还是救世主?本书作者弗朗西斯科·马可尼以新的视角审视了这些技术的潜力。他解释了记者、编辑和各种规模的编辑室可以如何利用他们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发展新的讲故事和与读者联系的方式。 马可尼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使用算法撰写盈利报告的金融出版物到分析大型数据集的调查记者,再到决定社交媒体新闻分布的媒体。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增强而不是自动化新闻业,使记者能够更快地发布更多新闻,同时腾出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马可尼汇集了从第一手经验中获得的见解,绘制了一幅由人工智能更好地改造过的媒体图景。除了考虑这些新技术的好处之外,马可尼强调编辑和机构监督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概述了记者和媒体组织在将人工智能和算法集成到其工作
政治舞台给一个官员提供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观察社会的制高点、磨练人格的砥石和酿造思想的工厂。凡是一个好的官员,他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思想家和文章家。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干部只会用职位、权力说话,而不会用思想说话,用心说话。报纸是大众传媒,每天在传播信息、知识、思想,不能传播的是空话。如果老发这样的文章,总有一天要退化为“官媒”、“权媒”,而不再是大众传媒。 一上夜班就接到发稿预告,有一条朱镕基的活动的消息。过了12点,稿子还不来,我就耐心地等。到12时40分时电传过来了,上面是朱的手迹,大笔左挥右砍,5页稿纸,改得还剩下300字,其中有一整页都撤掉了。我们几个都相对一愣,几秒后,大家都笑起来,高兴地举着改稿去干活。 医生走了,那边两个女孩还在低声私语。那汉子怯生生地喊一声要
教学篇章语言学,ISBN:9787810467070,作者:刘辰诞著
“发现典型,写好典型,树立典型,是党中央机关报的职责所在,是发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的具体体现。”但如何才能将典型写得浩然正气,富于感染力,又不刻意拔高,而是个性鲜明,真实可信?为此,人民日报地方部(记者部)专门建立了研讨机制,针对具体选题和稿件,仁者见仁,各抒己见,以求更好。每周有周评,每月有月评,经年累月,竟成传统,于是,便有了“把多年来地方部在人物通讯采写实战中总结出的那些宝贵经验汇总起来”的想法,“让人手握一卷,胸罗百策”,可以“互相参照,相得益彰,极大增值”。本书旨在分享经验,同时探讨人物通讯采编之业务。为利于观点阐释并方便阅读,各篇研讨文章均附相关见报稿件。“选编时,侧重于近两年地方部、地方分社的新成果,另收部分记者部前辈的‘旧文’,虽时光稍久,但仍不失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概论,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新潮文体网络新闻的写作,文化娱乐新闻的写作等,对新闻从业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什么是新闻?我们为何急于交换新闻?为什么新闻总是耸人听闻?新闻的收集和传播方式怎样影响了政治和我们的生活? 本书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本书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 book of 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 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适用于多门课程:例如美国政治导论、大众传媒、政治运动和选举以及美国政治发展等。《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的重点在于通过可读性较强的案例研究,分析记者和编辑在美国历史的各个不同时期如何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而说明媒体的作用,以及为什么今日的媒体失去了曾经的威信和影响力。
本书是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在《广州日报》所开设的专栏《生猛广州?淡定广州》的结集,文章对广州城、广州景、广州人、广州旧俗进行了历史追溯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世事万千变,深藏笔墨间。作者世居广州西关,对广州城、广州人有着深刻的理解,生猛和淡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其对广州文化品位、精神内核的形象概括。散文之外,书中还附上作者有关岭南文化的论述及访谈,是抒情和忆述之外的理性补充。 ??一座城市温热的血脉,不是由宏大叙事架构的,更多是由生活细节所构成的。本书的文章带着有爱的怀旧情愫,以简洁具有人情味的文字,描绘广州的人物、风俗、史事等。读者展卷其中,就像漫步在广州的老街老巷,被唤起绵长的回忆,让人倍感亲切,倍感温暖。 ??这是一本了解广州的好书,不仅广州本土人需要一读,从外地到广州发展、生活或
《传播革命》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的传媒专家和实践家罗伯特·麦克切斯尼(Robert W.McChesney)。此书是他研究媒介和传媒学方面的一部专著,主要阐述媒体革命是21世纪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正处于这一场媒体革命中心的这一课题。作品以的分析,海量的传媒历史知识介绍,论述媒介批评和媒介学术必须提上主流的议事日程,以及必须认识到媒体革命同样需要政治革命和智力革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