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6年的努力,《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终于杀青问世。这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它的出版,值得欢迎,值得重视,值得祝贺。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彻底突破了既往新闻史著作通常只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地的局限性,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部真正全面的中国新闻史,它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对后来者具有重大的启示价值,必将有力地促进新闻史研究的发展。 周振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以空间的横向维度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港、澳、台地区)新闻事业的特性与彼此之间的差异。这种时空统一的研究视角,成就了一部与既有中国新闻史著作颇为不同的鸿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 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 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本书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王志主持央视著名节目《面对面》的访谈作品实录。作者从事媒体工作30余年,聚焦于长篇人物访谈,1000多位访谈对象,精选300余位代表,还原节目原始场记。全书分为12卷,分别是:迫近真相、传递感动、呈现多元、探索人生、检验价值、叩问生命、解开内幕、照亮未来、点燃希望、体察温度、创建和谐。涵盖了袁隆平、钟南山、杨利伟、杨振宁、姚明、罗大佑、姜文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作者通过自己犀利和专业的问题,让受访者畅所欲言,全面而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作为文字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本书是王志质疑式访谈的经典作品,是新闻人物和重要事件见证者的实录。采访绝学,倾囊相授,告诉你如何做采访。不仅是理论性与实操性兼具的新式采访课教材,也是尽显沟通的魅力与沟通的技巧的社交通关秘籍,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本书系一本文集,收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职工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教育创办35周年,对学院发展建设历史,亲历与见证学院成长,以及自己与学院难忘的经历凝练沉淀的回忆录文章约40篇。全书记录了三十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发展成长为国内顶jian的新闻学院的历程,是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史稿》的有力补充,共同勾勒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的更为丰满细腻且鲜活生动的历史图景。
本书以新闻观念为题眼,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本土新闻实践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系统的、历史的、辩证的理论视角,建构一套兼具理论感和现实感、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观念理论体系,以解答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理论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本源之问、价值之问和实践之问。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融媒体中心、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等单位出品的一部面向未来新闻业智能生态发展的
本书为富竹泉的私家藏书目,分为经、史、子、集、末五大部,除经部外,其他部下细分类,史部下分正史类、编年类、古史类、别史类、杂史类、载记类、诏令奏议类、政书类、传记类、姓名年谱类、史评类、地理类、金石类
本书是中等职业院校多媒体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手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基础、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通、学习岗位与工作岗位相对接、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相衔接,构建了专业特
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于美国,但其思想根源却在欧洲。欧洲思想家将传播作为人和社会存在方式的观念可远溯古希腊并贯穿于整个欧洲思想史始终,渗透于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语言
《乐教重光——四库全书诗经乐谱今译》全集分为“风”“雅”“颂”三本,并附有“圣湖雅乐——四库全书诗经今译与打谱专辑”音乐光盘一盒。全集“风”“雅”“颂”共311首,其中“风”160首,“雅”105首(
本书共收录中国气候传播经典案例76个,包括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及重要人物案例7个,政府案例11个,媒体案例9个,企业案例15个,公益组织案例14个,社会公众案例13个以及智库案例7个。通过这些案例,全
本书内容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摸索总结的成果,且经实践证明对摄影初学者大有裨益,可作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拍摄的参考依据。另外,针对图片摄影内容,附有配图,标明曝光数据及图片解说,供学习欣赏。本书编写过程中为避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谣言扩散与辟谣信息扩散时会形成巨大的复杂网络,两者交互作用。当辟谣信息扩散网络尽可能大的重叠、覆盖谣言扩散网络时,谣言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在调查并跟踪社交媒体环境下
《造型与设计——中央美院设计基础教学》是一本针对全国艺术设计类大专院校一年级在校生和有志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高中生所编写的辅导性教材,本书围绕2015年中央美院设计学院
收入北京市14家区级公共图书馆1911年以前的古籍,共计3953条29162册。包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东城区第二图书馆、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西城区第二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丰台区图书馆、石景山区图书馆、
《畅销书经典案例研究》是一套文化类图书。共十辑。汇集近年图书出版市场上如《狼图腾》《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杀死一只知更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尘埃落定》《黄金时代》《穆斯林的葬礼》等80部经典畅销书
该书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组编而成。全书以记录当代历史、反映新闻传播教育实态为使命,主要展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介绍新闻传播教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