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发展态势,探讨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在概论部分,分析了学与术的关系、学术论文的特点、分类与写作步骤。在选题环节,提出完整的选题应当包含四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问题和初步的研究方法设想。其中,研究对象是显在的必选项,后三项则是隐含的必选项。选题方法包括顺应学术发展法、关注社会热点法和基层调研选题法。在文献检索与查阅环节,通过正反面案例来说明检索方法,对常用的学术数据库资源进行了分类比较。在研究方法与设计环节,对新闻传播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和选用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案例方式对研究设计中的常见误区进行说明。在论文结构与论文写作部分,分析了论文标题制作方法及其新变化,以及
本书深入剖析各类新闻媒介的共同规律和基本原则,同时侧重于纸质传媒 报纸,以管中窥豹的方式阐述了新闻编辑的主要任务和作用以及技术操作层面的理论。第四版以全媒体新闻编辑业务为教学基本点,在各个章节的内容编写中都突出媒介融合进程中融合新闻编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紧密地与当前媒体变革和新闻编辑业务改革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对传统媒体编辑业务与网络新媒体编辑业务的兼顾、比较和整合。 本书在理论和案例两方面都更加切合当下的新闻业发展需要,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并重的方式,每一章都穿插了若干独立的案例及相关分析,并在每节之前对知识要点加以提示,在每章之后配有思考与练习题,并特别设计了贯穿全部教学内容的综合练习题,引导学生将新闻编辑业务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将编辑业务的各个环节整体串联,掌握从
央媒写作课 系列图书是面向大众的新闻采写指南,旨在分享中央级媒体的新闻业务实操经验。中国新闻社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通讯社,70多年来形成了 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的中新风格,受到业界的广泛肯定。本书是中国新闻社编辑记者采编写业务的经验总结,涵盖选题捕捉、结构搭建、规范表达、细节呈现等环节和要素,通过剖析大量鲜活案例回答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提升业务水平。
《数据新闻概论》围绕 什么是数据新闻 为什么要做数据新闻 怎么做数据新闻 这三个根本问题,对数据新闻的操作理念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全书梳理了数据新闻的特征、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剖析了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和团队构成,讲解如何做好数据新闻的选题策划,并着重探讨如何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下采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 第二版除去删除*版中大量资料性和知识陈旧的内容,对所有章节均进行了知识更新,对一些概念和提法做了相应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特别增补了数据新闻领域中涉及报道伦理的内容,包括采集数据的注意事项、数据清洗中的数据脱敏等。本书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不能仅仅知道怎么做,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特别是哪些不能做。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个无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只存在了72天。李平沤等编著的《巴黎公社公报集》是巴黎公社在这段期间的一切举措的忠实记录。它收录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及公社所发布的重要文告和所做的重大决定,记载了公社各委员会、各区政府及广大公社战士经历的艰苦斗争,报道了公社社员与广大群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事迹,汇集了国内外舆论的反映和有关要闻。书中所收,都是当时的原始材料,记载翔实、弥足珍贵,是研究巴黎公社历史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巴黎公社公报》自1871年3月20日至5月24日,共出版66期。集收录的是3月20日至4月15日的内容。第二集收录的是4月16日至5月8日的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巴黎公社公报集(第2集)》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2年年初已先后分十三辑印行名著55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四辑。到2012年年底出版至6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
多年来,我国新闻写作的教学和研究一直存在着重 术 轻 学 的倾向,往往停留在技巧层面,缺乏理论的深入总结。新闻文体史作为勾连新闻学研究中 学 与 术 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本书力图跳出传统编年史的框架,以 范式 变化为主线,纵横结合,对70年来中国新闻文体的演进展开阐释:首章为纵向研究,提出了当代中国新闻文体中实存的 宣传 文学 专业 三大 范式 ,并基于 范式 的共生和互动划分出五个历史阶段;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横向研究,分别围绕三大 范式 各自的形构与演化展开论述;结语部分结合当下的数字化语境,提炼出第四种范式 新闻文体杂合范式 。 本书提出的 新闻文体范式 理论,为新闻业务史研究拓展了新路径,也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新闻实践的革新提供了借鉴,对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和新闻行
《全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新闻评论应用教程(第2版)》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学科。教程主体凸显实践性特征,配合理论教学安排大量案例解析,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言论写作能力与相关理论水平的同步提升,训练内容涵盖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言论写作能力的习得既需要扎实刻苦的业务磨炼,更需要内蕴深厚的理论功底。 教程结合中西方言论工作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从新闻学、传播学、思维科学等角度对言论写作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定程度的探寻。教程适用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言论工作者,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新闻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历史的关键转型期,特别是自2009年以后,新传播技术呈井喷式发展态势,使新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变化促使新闻人不得不重新反思这个行业。目前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写类教材均未能对新一轮传播技术革新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挑战给出系统的梳理。本教材将总结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总体原则和专业理念的更新,归纳目前国内外新闻媒体主要使用的新闻报道体裁的采写方法,对消息、特稿、人物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连续报道和专题报道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述。在当今新闻传播业受到网络数字技术的强大影响之际,本教材将以独到的视角分析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趋势及特征,多媒体报道写作的方式方法,并着重讲述数字媒体新闻报道的相关理念和方法。
基本信息 书名: 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 作者: (美)伊丽莎白 科尔伯特|译者:叶盛 开本: *: 48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04-01 书号: 978753276871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作者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Elizabeth Kolbert 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她的写作兼顾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以观察深刻、逻辑清晰、行文生动著称。曾出版《灾变手记》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