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世博(精)》共展示了31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馆,详细地介绍了展馆的“主题陈述”、“展馆概况”、“专家点评”和“BlE点评”;并与设计师进行访谈及信件交流,保持原声对话,价值极高。 李季和徐润禾主编的《映像世博(精)》把上海世博会的经典完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里有异域的风土人情,有思想和创意之美,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有新兴科技带来的心灵震撼。这里有宛如“东方之冠天下粮仓”的中国馆“会呼吸的”环境控制技术日本馆,有以纸为墙的芬兰“冰壶”,还有随风摇曳的英国“种子圣殿”等等。
《映像世博(精)》共展示了31个 代表性的 馆,详细地介绍了展馆的“主题陈述”、“展馆概况”、“专家点评”和“BlE点评”;并与设计师进行访谈及信件交流,保持原声对话,价值极高。 李季和徐润禾主编的《映像世博(精)》把上海世博会的经典 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里有异域的风土人情,有思想和创意之美,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有新兴科技带来的心灵震撼。这里有宛如“东方之冠天下粮仓”的中国馆“会呼吸的”环境控制技术日本馆,有以纸为墙的芬兰“冰壶”,还有随风摇曳的英国“种子圣殿”等等。
《映像世博(精)》共展示了31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馆,详细地介绍了展馆的“主题陈述”、“展馆概况”、“专家点评”和“BlE点评”;并与设计师进行访谈及信件交流,保持原声对话,价值极高。 李季和徐润禾主编的《映像世博(精)》把上海世博会的经典完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里有异域的风土人情,有思想和创意之美,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有新兴科技带来的心灵震撼。这里有宛如“东方之冠天下粮仓”的中国馆“会呼吸的”环境控制技术日本馆,有以纸为墙的芬兰“冰壶”,还有随风摇曳的英国“种子圣殿”等等。
《映像世博(精)》共展示了31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馆,详细地介绍了展馆的“主题陈述”、“展馆概况”、“专家点评”和“BlE点评”;并与设计师进行访谈及信件交流,保持原声对话,价值极高。李季和徐润禾主编
上海会展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己进入了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特别是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会,随着上海经济发展,项目规椟也随之不断扩大。008年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会项目为544个,总展出面积707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4个,总展出面积596.7万平方米,境外参展比例达到了24.5%。一批大型展览会项目脱颖而出,5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览会项目己达34个。上海的国际展览会的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特点更为凸现。 本书介绍的60个上海国际展览会项目都是上海国际展览会的精华。
中国画山水长卷《梦里徽州》以徽州府所在地歙县的新安江沿岸风物为主线,描绘了清末民初徽州未经近代工业浸染时代城镇质朴的繁华。画家少小离家,故乡魂牵梦萦,新安江春夏秋冬四季中枕河而居的市镇,江上来往的舟楫都被赋予了浓郁的诗情。 《申城巡礼》和《浦江长卷》从黄浦江的源头竹海到外滩,循序展开老城区的明清建筑、民国时代的石库门、半殖民地时代的外滩、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以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画家将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代表性景观和宏阔气象尽收于其间,水墨酣畅淋漓,一派气韵生动。 《申城遗风》再现了老上海的石库门中的“三百六十行”,将海派文化的基层面刻画得惟妙惟肖。上海的文化极具多元性和多面性,石库门虽不是上海文化的全部,但精打细算、随遇而安、兼收并蓄、小心谨慎等文化性格的形成都
“城市足迹丛刊”,全书由以下6册组成:《城市的足迹》、《浮世绘》、《姑苏繁华图》、《世博丹青》、《绿穹顶》、《法国装饰艺术》。 分别以展出文物为中心,作重点细读。5册图书均为16开、每书约96页,插图为彩色。
本书以 进博会与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为主题展开研究,提出以国际产能合作和国内企业 走出去 为动力,助推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跨国运营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研究了如何抓住进博会带来的潜在机遇,促进中国与欧洲、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探讨了进博会促进内需扩大、实现消费升级的路径;还对上海主动加大改革测试压力力度,在临港新片区进行制度供给创新,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促进贸易数字化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等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由王强编著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图册》图文结合,生动再现了上海世博会126个展馆的外景,简要阐述了展馆的设计理念、主题表现和展示内容;其中96个馆(包括42个国家自建馆)白天和夜晚的景观比照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展馆主要根据世博园ABCDE片区的划分归类整理。鉴于位于世博园E片区的“城市*实践区”是该届世博会的两大创新之一。因此将它从E区中抽离出来,单独成一章,以体现其独特之处。图册中照片下方的印章皆选自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出版的《万国印谱——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