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等级考试是国家语委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首先在师范院校推广,然后逐步在高等学校和社会相关行业推开。本书是云南省十二五优秀教材,在省内有一定推广潜力。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的调整,此次在内容上作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普通话口语教程(修订版)(第二版)》作为学习普通话的公共课教材,适用大、中专院校学生使用,还可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及成年人学习普通话之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针对福建省尤其是闽南地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强调重应用、重训练、重过程。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四种原则,即方便教学,适应自学;由易到难,由经到纬;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强化实践。在提供系统的普通话语音知识的同时,能紧扣方言对应,找出差距,抓住难点。全书以培养说话和朗读能力为经,以正音教学为纬,穿插展开,步步推进,融语音知识于口语实践之中。书中配有专门的章节对朗读、演讲、辩论、教师职业口语进行论述,内容精彩生动。该教材已被多所学校和普通话培训机构采用。 备注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 21 ~108 12 和北纬26 03 ~34 19 之间,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湘、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达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海拔相差悬殊,西高东低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被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该区气候温暖湿
《HSK标准教程4(下册)(教师用书)》内容简介:提炼教学重点——对每课教学重点词语、语法、语音、汉字、功能进行提炼,一目了然。解析教学难点——对穿插于教材中的教学难点进行必要的解析、归纳、扩展,凸显提示。再现教学过程——按照实际教学过程重组教材内容,给予教师可操作的方法性教学指导。补充教学素材——通过丰富的搭配、例句、问题、活动及教学用具补充,延伸课本容量。
视野独特,框架新颖是本书的个特点。全书按内容分为“史论”“理论”“实践”三个层面:史论层面,爬梳细密,探讨深入,尤以普通话水平测试演进历程和发展规律的探讨富有启发。理论层面,既有语言测试基础理论的阐释,又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理论和基本属性的探讨,寓“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殊性于“语言测试”的普遍性之中。实践层面,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整体设计、《大纲》和《实施纲要》、测试评定等重要问题来展开。三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逻辑关联,体现出整体观照的系统思维。这种以史论为基础,以理论为先导,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旨归的设计,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这在现有的同类著作中还不多见。 重理论却不空泛,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实施已近20年,受测人数近4500万人次,已经成为推广普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译本先在台湾时报出版有限公司出繁体版(1993年),后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简体版(1997年)。原来的翻译是根据德文单行本(1986年版)进行的。近几年来,译者断断续续地在电脑里根据全集版(1985年版)对译文进行修订加工。这次得以集中一段时间,对译本作了全面的整理,不少地方几近重译。 在修订过程中,译者也新增了不少译注,希望对读者的理解有所帮助。此外,原译本正文中有过多的译名附文,如:“大道”(Er-eignis)、“道说”(Sage)等,此次校译时本着节约原则作了处理,或部分删除,或部分纳入译注中,为的是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遇到太多的磕磕碰碰。但有必要的附文仍予以保留,少数地方甚至作了增加。凡此种种,同样也是为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书中出现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
“学汉语分级读物”丛书一共50本,包括民间故事、文学故事、历史故事三个系列,分别对应1、2、3级。本套读物内容丰富有趣,语言简单易懂,不论是学汉语的外国人、在国外的华人子女,还是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是国内的小学生,都可以轻松阅读。通过阅读,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逐步提高汉语阅读能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历史故事”系列共20本,取材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05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它以《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记载为编撰依据,根据时间的先后每本有一个编号,读者可以根据编号的先后阅读。《秦始皇的故事》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故事。
本书内容共分30课,在教学进度上建议一星期一个学时,分两个学期学 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一星期安排两个学时,集中在一学期完成全书的学习。不论是一学期学完还是分两学期学完,建议每学期自由安排三星期左右的答疑、测验、复习等教学环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阅读中华优秀文化故事,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这是一本读者可以在自身识字能力范围内完成阅读的中华经典读物,本书以战国时期为背景,以《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籍记载为依据,选取历史上与晋国有关的重要事件,叙述了晋国的起源、发展到灭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本书是供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生和测试员使用的工具书,用于考生应考和测试员命题。字词用例全部出自2004年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06年重印本)。本书将大纲中的17041个词语输入电脑,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根据考试的要求提取各种语音材料。本书会为四部分:1.单音节字词。本部分由3794个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字(2006年重印本单字3795个,多一个“桔”字,这个字在重印本词语部分已经删掉,但是在重印本字频表中还未删除)中提取的各种主意材料构成。2.双音节词语。本部分由轻声词、儿化词、次轻音词、变调词和含主要声母、韵母的词语构成。3.朗读短文。本部分收入60篇考试用的短文,并提供拼音参考。4.命题说话。本部分收入30个考试用的话题。
口语交际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的数量日益增多,流动的区域日益扩大,普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岗位的职业要求。《普通话教程(第2版)》由柴艺、蔡长春主编,全书由语音概述、普通话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音节、音变、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与辨证以及朗读几个部分构成,普通话语音训练贯穿全书的始终。 《普通话教程(第2版)》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通话学习和训练的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本书内容共分30课,在教学进度上建议一星期一个学时,分两个学期学 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一星期安排两个学时,集中在一学期完成全书的学习。不论是一学期学完还是分两学期学完,建议每学期自由安排三星期左右的答疑、测验、复习等教学环节。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概论、普通话语音、普通话声母、普通话韵母、普通话声调、普通话音节、普通话音变、普通话朗读、普通话说话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本书可作为职业学校普通话课程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教师以及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考级的辅导用书。
通用手语是我国通用语言的一部分。推广使用通用手语、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是国家语言工作的重要政策。《国家通用手语日常会话》是“国家通用手语系列”之一,本书选取日常沟通最常用的语句,涉及日常生活的不同场景,除图示外,还附有手语语法提示和视频演示,以充分表现我国聋人手语表达的特点,展现手语这门视觉性语言在句法上与有声语言的不同之处,从而满足读者了解、学习手语语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