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给予明确的分类依据和形式标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该书用例来源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汉语语法现象的丰富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知识,更好地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可供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语法、修辞、逻辑都是有益于写作的基本知识,这三者的结合是重多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都想实现的愿望。基于此,《逻辑 语法 修辞(第2版)》做了些尝试,把逻辑、语法和修辞结合起来研究。这样,从逻辑方面说,既可以把逻辑应用于语言来研究,也可以从语言概括出逻辑来研究;既可以用传统逻辑方法,也可以用现代逻辑方法来研究;还可以从不同学科中结合语言表达的实际,寻找结合点,进行规律性的探索。
《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初版于1997年,因其简明实用,十几年来广受欢迎和好评。本次修订,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作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当调整,以使教材更加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 本教材旨在让学习者获得必要、基础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以帮助学习者发现和纠正表达中不合语法规范之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本书不仅简明易教,而且实用易学;用例多而精当,练习多且安排合理,确实是简明实用的现代汉语语法教材。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世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菜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本书系统研究汉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演变模式和路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从非语言单位变为语言单位的变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变化。研究本来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邻的两个成分所形成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怎样演变的,这对汉语和世界其他语言的词汇化以及相关的语言演变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本书注重将演变来源、演变历程和演变结果相结合,通过对几百个跨层结构词汇化典型个案的系统研究、归纳和总结,尽可能全面展现整个汉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模式、路径及其特点。跨层结构词汇化的演变来源主要有 实 实 实 虚 虚 实 虚 虚 四类,其中这四类来源又可分为具体的若干小类。跨层结构词汇化的演变结果则包括实词和虚词。本书具体研究了由诸多不同来源的跨层结构分别词汇化为名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不同结果的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术性,又兼顾到通俗性,是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参考书。
朱德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先生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语法丛稿》等论著是科学的汉语语法理论的经典,是指引编者周国光和张林林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指南和灯塔。这本《现代汉语语法理论和方法》是周国光和张林林多年来学习朱德熙先生论著的心得和体会。书本阐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的理论及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现代汉语词类理论,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句法结构二重性理论,关于指称、陈述、修饰的理论,汉语语法本位理论,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属性分析,语义指向分析。
《古汉语词汇纲要》由蒋绍愚先生1983年为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学生开设的 古汉语词汇 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第一版于198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由我馆再版,2022年8月第六次重印,我馆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丛书亦收录该书。可谓常销书。本书是《蒋绍愚文集》的第一卷。本书对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中把传统训诂学的成果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结合起来,是研究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著作。
《汉语新词语(2021 2022)》是编年本式新词语词典,主要收录2021年度和2022年度产生的新词、新语、新义和新用法,例句主要选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充分展示词语的来源和用法。正文设 相关词语 和 知识窗 板块,附录补收2016 2020年产生的新词、新语、新义和新用法。全书约13万字。
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动词和名词则是词类研究中*重要的部分,对二者及其关系的看法,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语法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如名词的界定问题、兼类问题、遵守扩展规约的问题、主谓结构的性质问题等,进而影响着研究者对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本书对前人的词类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梳理,说明了研究中很多根本性问题之所以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比照印欧语建立的 名动分立 的词类模式不适合汉语研究。而从 名动包含 的词类格局出发,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书是 浙大中文学术丛书 之一种。本书是王云路多年来研究汉语词义学论文的结集,集中于汉语词形的演变、结构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其间联系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本书收录共二十余篇。结构通常是对复音词而言,而汉代以来,复音化是词语结构的主要形态和发展趋势,是词义演变的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不同的组合结构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都需要我们通过语境细细分辨。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国语文》、《文献》、《古汉语研究》等权威与一级期刊发表。这次结集出版,更能集中给学界以重要的启示。
nbsp nbsp《藏语词法和形态》稿以藏语词类为基本分析单元,分别开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法研究,其中名词从派生词和复合词两方面展开研究,动词从形态和复合词两方面研究,形容词和副词是派生词和重叠词研究。为了开展这些研究,《藏语词法和形态》稿还对藏语构词语素进行分类描述,建立起完形词和形类概念,为具体分析奠定理论基础。藏语词法从总的方面看,复合词数量居首,但派生词在词类分布上占主导地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几类开放式词类都有大量派生词,特别是形容词基本都是派生形式,副词派生词也占相当多数,名词派生词也是名词的主要类别,实际口语使用频率不会低于复合词。藏语典型动词都是单纯词,使用频率,复合动词是新生形式,处在典型复合化的词汇化过程中,性质尚不稳定。藏语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派生
王冕死了父亲 这个句子,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当作一个难题热烈讨论,因为它的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它的宾语也不是及物动词带出来的,这就多方面地挑战了人们对汉语主动宾关系的认识,成为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个 悬案 。本书分 上篇:分析法 和 下篇:综合法 两大版块,系统地梳理了汉语语法学者在 复杂化 和 简单化 两个方向上的努力和成果。上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动词和移位的 分析 法,详细介绍了生成语法对相关语法现象的研究,包括 领有格提升说 抽象动词说 增元结构说 双动词说 等多套方案。下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句式和移情的 综合 法,其语言学背景是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的思想和 概念整合 理论。关注句式,就是关注整体。相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是这种研究思路的核心理念。因此, 综合 法的研究方案都是力求在解释上做到简洁性、总括
本书是《古汉语词汇纲要》出版25年后,作者对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而写成的。此书的内容、观点、研究方法和《古汉语词汇纲要》有较大的不同,较多地吸取了现代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并力图和汉语历史词汇的实际紧密结合,用以分析和解决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的问题。书中结合概念化和词化的理论来讨论词义问题,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用概念场的理论来分析词汇系统及其演变,对词义和词义演变,以及词汇和语音、词义和句法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词义的扩大、缩小,同义词和反义词以及词汇和文化等以往讨论得较多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