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   ( 191606 条评论 )
    •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张定绮 译 /2017-12-01/ 中信出版社
    • 心流 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 心流 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 ¥35.6 ¥49 折扣:7.3折
    • 潜能觉醒
    •   ( 499 条评论 )
    • [美]乔治·科尔里瑟苏珊·高兹沃斯邓肯·库比/著 袁品涵/译 /2024-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你是否渴望实现超预期的目标 你是否渴望与伴侣和孩子一条心共渡难关 你是否渴望被一个像家人一样的人领导 你是否渴望上司给你足够的资源以施展拳脚 将如上渴望变成现实,你需要阅读这本书,实现潜能觉醒。 作者发现,每个人都拥有超乎寻常的潜能,而激发这种潜能,必须依靠 潜能领导力(Secure Base Leadership) 。它的核心是:关心和信任他人,并以此激励他人应对挑战,实现卓越。潜能领导力,就是能激发他人潜能的领导力。这一领导力模型不仅适用于公司和职场,也适用于家庭和个人生活。 三位作者总共花了60年的时间进行理论研究,并对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上千名高管采访和调研,最终提炼形成 潜能领导力 这一概念。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

    • ¥52.9 ¥79 折扣:6.7折
    • 不焦虑的亲密关系
    •   ( 3849 条评论 )
    • 吴易聪 著,酷威文化 出品 /2024-06-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离婚综艺 不断掀起热潮,相关的亲密关系话题引发了大众诸多讨论。本书深度剖析亲密关系的不同类型,致力于解决关系中的底层问题。作者充满智慧的洞见带给读者共鸣与反思,每个人都在愤怒、感动、自省、反思、成长中完成了一次亲密关系的再教育,进而学会相互滋养,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识别不健康的亲密关系,疗愈受过的伤,拿回内心的掌控感。

    • ¥24.9 ¥49.8 折扣:5折
    • 亲密关系(第5版)(一本两性与婚恋的百科全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郑重推荐!)
    •   ( 105653 条评论 )
    • 罗兰·米勒新曲线 出品 /2011-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美妙的一种体验,古今中外关于爱情的伟大文学作品有许多,但从心理学角度对两性关系进行科学而系统总结的专著尚为数不多。 《亲密关系》从一出现,就立即获得读者的普遍喜爱,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又强调可读性。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参考;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要他(她)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44.8 ¥68 折扣:6.6折
    • 人工智能的精神分析
    •   ( 94 条评论 )
    • [英]伊莎贝尔·米拉 著,陈劲骁 译 /2024-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精神分析在理解人工智能对我们作为会说话的、有性别的主体意味着什么方面的关键作用。借鉴拉康理论和最近的临床发展,它探索了人工智能的哲学和批判理论迄今为止被忽视的东西:享受。通过对智能、人造物体和性深渊的重新概念化,这本书将性机器人概括为一个存在于精神分析和人工智能边界上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和电影的媒介,颠覆了康德的三个启蒙问题,引导读者从问 它思考吗? 过渡到问 它可以享受吗? 。这本书将特别吸引精神分析、哲学、电影和媒体研究、批判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学生和学者。

    • ¥39 ¥52 折扣:7.5折
    • 注意力危机:你为何失去了专注力?如何重回深度思考?
    •   ( 2836 条评论 )
    • 约翰·海利 /2022-09-07/ 新华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多维度探索注意力的全新力作,对席卷全球的注意力危机发出了警告,并从个体角度和社会层面对造成注意力危机的原因做了一番审视。 我们的注意力是如何失去的?作者历时三年,采访了世界上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以及互联网公司技术专家,总结出了影响注意力的12个原因:生活加速、心流受阻、身心疲惫、深度阅读崩溃、思维漫游停滞、高科技操控、冷酷的乐观主义、高度警觉状态、饮食、环境污染、多动症的错误应对以及儿童身心的禁锢。 作者认为,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如果我们对注意力危机有深刻的理解与反思,并有决心为此而奋斗,人类是可以从注意力危机中寻找到出路的,重回深度思考是可以实现的。

    • ¥45.6 ¥68 折扣:6.7折
    •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2版)
    •   ( 4719 条评论 )
    • 辛自强 /2017-10-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心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为线索,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选题与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以及理论建构与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研究不仅要 做 ,还要 想 ,为此,本书侧重介绍思维方法,教授如何用脑思考研究。丰富多样的专栏设置让学习者既容易上手又能不断深入与拓展,将方法学知识尽快转化为动手做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书第 2 版新增 单个案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等内容,修订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案例,与时俱进,保证了书的前沿性与科学性。 本书适用于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和爱好者,可作为教材或考研用书,亦可作为研究指南。

    • ¥39.5 ¥59 折扣:6.7折
    • 潜意识觉醒:用图解读看不见的自己
    •   ( 130 条评论 )
    • 安心 /2024-09-0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详尽介绍了作者原创的心理投射工具 东方真我图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东方真我图基于心理投射的原理,经过巧妙设计,融合了丰富的本土化生活场景、传统文化元素,能更好地触及华人的生活记忆,快速触发华人的潜意识。 东方真我图包含144张东真图、144张东真字、90张人像图、66个疗愈方子等,它们将构成无数种排列组合,能够让你与内心的真实自我深度联结,找到困扰你多年问题的答案。 本书通过案例的方式,解读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评价、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财富、创伤、人生使命。它既可以供个人进行自我探索,看到自己的影子,获得人生启发,又可以用于心理咨询。

    • ¥56.9 ¥99.9 折扣:5.7折
    • 阻碍成长的四种恐惧(探索四大基本恐惧的根源,让生活不再因恐惧而停滞!)
    •   ( 41 条评论 )
    • [法] 厄德?塞梅里亚 /2024-12-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我们都害怕一些事情: 怕辜负别人,怕做得不好,怕被评价、被抛弃,怕打扰别人,怕发表意见,怕表达感受 这些阻碍我们生活的日常恐惧可分为四类,每个人都应关心: 对成长的恐惧,或难以获得一个真正独立的成年人的地位。 害怕表达自己或定义自己,很难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对行动的恐惧导致难以投射和构建生命意义。 对分离的恐惧导致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关系。 在这本极具启发性的书中,作者帮助我们识别和理解那些囚禁我们的恐惧。他为我们提供了解放和充实生活的工具,不仅引导我们逐步挣脱恐惧的枷锁,还帮助我们能够自信地拥抱每一个挑战,活出更加自由、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

    • ¥44.4 ¥78 折扣:5.7折
    •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特别关注其主动理智学说
    •   ( 16 条评论 )
    • 弗朗茨·布伦塔诺 著 /2024-10-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布伦塔诺的教职资格论文,也是其一生所著四部有关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专论之一。该书上篇提纲挈领地对由来已久的有关亚氏《论灵魂》中“主动理智”学说的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下篇则以对《论灵魂》及亚氏其它相关思想独到而充分的解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有关“主动理智”学说的精微、自洽而不失传承的创发性诠释。该书至少有三个目标:对亚氏《论灵魂》文本的一种解注:针对某些神秘化的误释而对亚氏思想的捍卫;以亚氏作为一位可信赖的顾问而对人类思想活动本身所进行的探究。该书也可被视为布伦塔诺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的秘密发源地。

    • ¥34 ¥68 折扣:5折
    •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 心流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开山之作 提高生活效率和幸福感 心理学体验课心理学书籍 中信出版
    •   ( 1697 条评论 )
    •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J.Mihaly Csikszentmihalyi) /2017-12-01/ 中信出版社
    •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 ¥31.8 ¥49 折扣:6.5折
    • 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
    •   ( 2815 条评论 )
    • Philip M. Bromberg /2017-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在本书的开始,布隆伯格思考了怎样从人际间视角看待分裂疏离。令他意外的是,他发现被病人否认的体验往往需要经由分析师的内部对话才能找到,因为被解离了的自体 他人互动结构先是在分析师那里被引发,然后才在人际间场里展现出来。 这个领悟导致了其他发现,布隆伯格经常在分裂病人及其他人格障碍病人的解离结构之下找到创伤体验 哪怕是在非创伤性病人身上也能找到。这个发现使心理结构的人际间理念得以以新的面貌出现,布隆伯格进而认识到,所有严重的人格异常都暗藏了解离防御,用以避开内部创伤体验,控制外部世界,从而避免再次创伤。这些领悟开启了对治疗过程本身固有的解离过程的全新理解。在布隆伯格看来,病人关系世界里的突发事件,及其对分析师保持治疗姿态的努力产生的冲击,使得*深

    • ¥30.1 ¥45 折扣:6.7折
    • 延伸的表型
    •   ( 303 条评论 )
    • 理查德·道金斯 /2024-04-25/ 中信出版社
    • 《延伸的表型》是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 道金斯经典作品,是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的续篇。 道金斯在书中回应了学界对《自私的基因》中各理论的批评,澄清了诸多误解,并扩展了基因的表型效应的范围:表型不再只是基因所在躯体的可见特征,它可延伸至更广阔的环境中,甚至包括其他生物体的特征。这种理论被道金斯称为 延伸的表型 ,并早已被证明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基因解读方法,为我们理解演化和自然世界提供了独特视角。 道金斯通过严谨的论证与生动的思想实验,通过对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复制因子、越轨基因、修饰基因、自私的基因、个体适合度等概念的探讨,对共同演化、生存竞争 、寄生虫对宿主的操纵、生物对无生命世界的操纵等现象的分析,深入地阐述了 延伸的表型 的理念,以及到底什么是基因的表型效应,充分讨

    • ¥51 ¥68 折扣:7.5折
    • 分析的主体
    •   ( 3 条评论 )
    • (美)托马斯·H.奥格登Thomas H.Ogden) /2025-02-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共十章,系统介绍了主体间性理论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应用。前四章分别描述了奥格登对第三方主体的理解、弗洛伊德的主体、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温尼科特的主体间性主体;后六章分别用大量的案例介绍了诠释性行动、移情-反移情母体的分析、对思想 消融 的分析、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崩溃等具体技术的使用。

    • ¥66.8 ¥89 折扣:7.5折
    • 家在何处:家庭系统排列入门(海灵格撰文推荐,热销德国20余年的家庭系统排列经典)
    •   ( 681 条评论 )
    • [德]波图·乌沙莫/著 郑立峰/译 /2024-06-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家庭系统排列是由伯特 海灵格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结合了萨提亚家庭治疗、精神分析和完形治疗等多种理论。其工作方式是从家庭系统入手,以 爱 为研究核心,探寻每个家庭中隐藏的,对当事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家庭动力,力图恢复和谐的家庭秩序。 作为在德国热销15万本的家庭系统排列经典入门书,《家在何处:家庭系统排列入门》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对系统排列的原理、应用和背景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如果你备受婚姻、亲子、自我问题的困扰,如果你感到孤立无援、无处诉说,如果你渴望获得高质量的人生,家庭系统排列将为你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 ¥38.9 ¥58 折扣:6.7折
    •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   ( 65 条评论 )
    • [瑞典]安德斯·汉森 后浪 /2024-05-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关于快乐的迷思,着实困扰着每一个爱思考的人。 本书作者安德斯 汉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四时他考虑转学换专业,并为此寝食难安心烦意乱了6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并非不清楚自己最终会如何选择,只是无法 跳过 这段痛苦的摇摆期。成为医生后,看着一个又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患者,他回想起了这段往事,并找到了一种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 读完本书,我们可能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误解了快乐,误将 变快乐 当成一种压力;可能决定善待自己,改善生活方式;也可能调整观念,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快乐模式。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再会因不快乐而烦恼。

    • ¥33 ¥58 折扣:5.7折
    • 什么是疯狂?
    •   ( 0 条评论 )
    • 达里安?利德 /2025-02-01/ 东方出版中心
    • 疯狂是行为的反常、情绪的波动、思维的混乱; 疯狂是无法自控的挣扎、难以预测的危险; 疯狂是迫切需要被隔离、被救治的精神疾病; ...... 长久以来,人们将疯狂视为一种例外,认为那只是少数 非正常人 面临的困境。然而,在《什么是疯狂?》中,精神分析师达里安 利德借由丰富的案例,提出了新的观点:疯狂是人类共同的生命经验,它并不一定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我们解决内心冲突的方式;疯狂也并不总是伴随着剧烈的情感爆发,相反,它往往与正常生活无缝地交织在一起,而这些 安静的疯狂 背后,则潜藏着个体自我修复的尝试。在疯狂与文明之间,学会直面内心无声的风暴,才是每个人必修的心理课。

    • ¥39.9 ¥79.8 折扣:5折
    • 生物心理学(第10版)
    •   ( 2265 条评论 )
    • (美)卡拉特 /2012-07-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生物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生物基础的一门科学,它试图从生物学和进化学的角度对感知觉、认知和行为进行解释。 《生物心理学》(第10版,通用教材版)取材广泛,综合了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药物学、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大脑与神经系统的解剖、感知觉加工、运动控制、动机情绪、精神障碍、学习与记忆、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理论及观点,着重解释了行为及心理现象背后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詹姆斯·卡拉特擅长用浅显有趣的文字讲解科学道理,《生物心理学》被誉为本领域教材中的“*”,詹姆斯?卡拉特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心理学领域内的“戴维?迈尔斯。《生物心理学》适合心理学、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广大师生和研究者使用。

    • ¥62.5 ¥88 折扣:7.1折
    • 工作动机心理学
    •   ( 36 条评论 )
    • 托德·亨利 /2024-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工作中,是什么在关键时刻驱动着人们努力拼搏?真正能够释放一个人最佳工作状态的秘诀是什么?一个人如何能够持续地在团队协作和个人生活中取得显著成果? 事实证明,金钱、福利和赞誉,这些外在的奖励都只能给人们带来短暂的激励,但却难以抵御日常习惯和自满情绪的侵蚀。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通过了解了影响人们内在驱动力的因素及其背后的原因,找到激励员工和自我激励的最佳方法。 本书作者通过数十年的深入研究和与各界领袖(包括企业高管、教师、经理、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人士)的十万多次对话,解锁了人类行为背后的6大类、27个独特的动机密码。 梦想家型动机:喜欢将梦想变为现实,推动世界不断进步。即使在不被理解和认可的情况下,也会朝着梦想努力。 实现者型动机:喜欢攀登高峰,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

    • ¥39.8 ¥69.9 折扣:5.7折
    • 为什么我们不愿认错 全新编译修订 卡罗尔·塔夫里斯 两位心理学家联手打造社会心理学经典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62 条评论 )
    • 卡罗尔·塔夫里斯,埃利奥特·阿伦森 /2024-10-16/ 中信出版社
    • 没有人可以不带偏见地活着。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 塔夫里斯和艾略特 阿伦森基于多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本书中联袂揭示傲慢与偏见的运转规律及其危害,并提供克服的方法。 为什么承认 我犯了一个错误 这么难?在这本极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医疗、学术、商业、司法、政治、冲突和战争等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们如何为自己的失误、有害行为或错误决定进行自我辩护,由此消解动摇自身价值感的认知失调,为自己免除责任。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编造谎言,以迎合聪明、品德高尚、不会犯错的自我认知,而这一顽固的认知往往让我们走上愚蠢、违背良知、错误的道路。 自我辩护会加剧偏见,扭曲记忆,让我们在错误的信念里越陷越深。它会将专家的职业自信转变为傲慢,持续制造不公现象;会让爱情扭曲变形,加

    • ¥51.8 ¥69 折扣:7.5折
    • 音乐心理学名著译丛 音乐错觉与词语虚幻:用音乐与语音揭示大脑奥秘 解密人类如何聆听声音
    •   ( 50 条评论 )
    • 美)戴安娜·多伊奇 著; 李小诺 译 /2024-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人类是如何将对声音的不同属性的值组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知觉?这是关于知觉的相当基本和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在多重声音属性混合呈现的情况下, 声音的属性值被错误地组合, 从而产生错觉性联合。 本书将艺术和科学的思维见解融为一体, 通过注重对音乐错觉的深入探讨, 构建了人们对音乐和语言感知的统一方法。对于贯穿人类知觉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 作者以大量的音响实例, 让人们体验并认识到听觉信息被加工时的共性特征和因个人经验的不同而各异的个性特征, 通过 音乐听知觉重组 、 三全音感知双重性 、 从语音到歌声的感知错觉转换 和 虚幻词的产生 等领域的深入探析, 用音乐和语言解开人类认知的奥秘。 作者还对如 耳虫 等音乐和语音的幻觉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书中嵌入的二维码可扫描获取相关音视频,

    • ¥50.1 ¥88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