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指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受篇幅和不同版本的学生用书的限制,本书总体介绍该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扰、一般性的解决办法等,然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主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测验和活动指导等,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充足的备课资料和备选活动。
这是一本供心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的研究方法教材。 作者选择大量*的研究实例,详细说明了心理学研究中经常要用到的各种描述性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研究、行为的隐蔽测量)、实验性方法(包括独立组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和复合设计)以及应用性研究(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并简单叙述了数据处理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研究报告撰写和心理学学术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学习使用,也可供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师以及从事心理学教育和科研的工作者参考,同时还可以供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借鉴。
本书作为一本导读性质的读物,我们在编写中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注重观点阐述的科学性和实例引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系统性:注重体例结构的系统性的同时,在每个章节中也注重材料组织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可读性:注重文字的简洁性,把各种方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心理学研究方法(英文版,第10版)》是一本供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使用的研究方法经典教材。 作者选择大量*的研究实例,详细说明了心理学研究中经常要用到的各种描述性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研究、行为的隐蔽测量)、实验性方法(包括独立组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和复合设计)以及应用性研究(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并简单叙述了数据处理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研究报告撰写和心理学学术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学习使用,也可供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师以及从事心理学教育和科研的工作者参考,同时还可以供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借鉴。
本书介绍如何使用E-Prime软件撰写实验程序,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每个步骤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也介绍了如何用E-Prime来分析结果、撰写游戏等其他的应用。本书非常适合*次接触E-Prime的读者,对于已经有使用E-Prime经验的读者,则可以当做一个可随时参考的工具书。 本书图文并举,让撰写程序的每一步都清晰呈现在你眼前,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十多年前,我曾编写过一本《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重点阐述了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有关的数学模型,目的在于“授人以渔”。 本书作为《应用心理学书系》中的一部,在简要介绍心理测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国内外广为流行的各种心理测验,目的在于“授人以鱼”,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心理诊断工作者提供一本工具书。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信息量,增强实用性,是作者在编写中遵循的原则。倘若冠以《心理测验》作为书名,则与全书内容更为相符。
人类及高级动物的行为常受到其与周围人或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当个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已有的社会互动脑机制研究集中在单个大脑活动,体现不出人际互动的特点。超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技术,是指通过同时记录参与同一认知活动的两人或多人的脑活动,以分析脑间活动同步为主要手段,提供主体间的互动程度与动态变化相关的证据,从全新的考察视角阐述多人互动相关的脑—脑规律。本书介绍了近年来超扫描视角下的社会互动研究。首先,阐述了超扫描技术对于揭示社会互动机制的必要性、超扫描技术发展现状及数据分析方法。其次,重点描述了超扫描视角下的合作/竞争行为、人际交流、社会决策、人际互动与亲社会行为、自闭症人群社会交往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社会沟通系统产生
科恩教授和福斯特教授的这本《学位论文全程指南:心理学及相关领域》正是旨在帮助我们缩短“世上远的距离”。借由两位教授多年的研究写作经历和经验,本书为年轻研究者提供很多具体可操作且有益的指导意见。相信利用前人摸索出来的经验,能使年轻研究者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更快地步人正轨。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作者的指导意见只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切不可全盘照搬,或仅仅是抱住此书进行理论学习并幻想着一蹴而就。只有借鉴书中提到的方法,并不断在真实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操练,才能达到拉近论文标题和参考文献之间“距离”的目的,更快更好地写出优质的学位论文。
《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实验》解决了你“想学习心理学知识,但是对大部头的教材望而生畏;想了解心理学实验,但是数据、符号和公式让你退避三舍”的问题。它让你在轻松阅读中不仅了解心理学知识、洞穿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轨迹,而且可以揭露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本书版出版后,受到无数读者追捧,在当当和卓越上引起热议。更有心理学老师将它推荐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参考书。
广雅是魏張揖所作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体例与尔雅相同,其中所收录的词语都是在尔雅之外的,故名但广雅原书已无单行本,清以前有隋曹宪所作音释博雅音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可以说是一部对训诂学成就具有总结意义的巨著,侧重校订和疏通古训,援引该洽而精约,就古音以求古义,于词义探讨上别辟一条途径,对后来的训诂学研究影响巨大但当下的人们尤其是学生在使用古刻本时有很好大的困难,故我们请扬州大学张其昀教授进行了整理
感觉怎么测量?催眠是怎么一回事?美国的心理学之父是谁?鸽子怎样为炸弹导航?动物是否有智慧? 本书包括23则实验心理学故事,介绍有关实验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而有趣的实验和理论、著名和有创建的心理科学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流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中穿插的趣味心理现象和科学家典故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丰富读者心理学的知识。
本教材的编写以“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指导原则,针对以往学生对统计学方法的误解、困惑、困难等问题,与经典统计学教材相比,从结构到内容都做出一些较大的改变。 本教材涵盖内容广泛,共设24章,主要内容为:从章到第十五章主要介绍基础统计内容,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是心理测验应用所需的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和项目分析方法。第十八章到第二十一章主要介绍常用多元统计方法,第二十二章是对心理学研究中较先进和难度较大的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十三章是统计图表介绍。第二十四章是统计分析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的强调,也是本书特色之一。 本书是为非统计学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主要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应用
心理测量与评估多年来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特别是标准化测验在教育和雇佣领域中的应用,一再受到攻击。大量的法律诉讼、法庭案例都与测验有关,有些州已经制定了关于测验标准和测验应用的法律。评价人及其行为的相关活动,以及所用的方法和工具,即使其所受到的批判是公正的,但是在这个人口超过60亿的世界上,人们对于评估、诊断、预测个体行为的方法的需求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受到很多来自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内外部的批评,心理评估还是在持续发展并日趋多样化。新的测验、调查表、量表的出现,以及相应的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解释方法的发展进步,都证实了心理测量与评估正处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许多因素促成了这种发展,这些因素包括: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很大一部分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雇佣、教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3版)》在介绍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方法和反应时间之后,对各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如视觉与听觉、知觉、注意、记忆、心理语言学、思维、社会认知、意识等实验研究,作了较系统的叙述,特别是包含了一些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因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在所有的心理学领域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心理学(第3版)》还着重介绍了脑认知成像技术与眼动实验法。《实验心理学(第3版)》可作各类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专业和教育系实验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材或参考书,并可供心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工作者参考。实验心理学是将实验研究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本次修订的主要章节:脑成像、心理语言学和1,将"社会联接学习"作
基于目前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心理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心理学”名牌课程和国家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本书作者在近六年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实验心理学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在保证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学习内容的易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增加了大量关于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前沿性的实验内容,并将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者可以通过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操作的学习,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过程、实验的基本要求、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变量控制、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与基本要求等,并利用计算机技术
《心理测量:历史、原理及应用(原书第5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个心理测量学科的特点,既介绍了心理测量中基本核心概念测验的信效度和项目分析,又介绍了心理测量这个学科的发展趋势项目反应理论;既介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又介绍了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作者用语严谨,内容全面,注重实用性。本书对所有临床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金瑜主编的《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心理测量》广泛地吸取了中外心理测量方面专著的精华以及心理测量研究的*成果,把握了心理测量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同时也突出了中国特色。《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心理测量》不仅介绍了经典测量的类型及其编制程序与技术,同时详尽地介绍了一些测量领域的新发现、新趋势、对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以及验证性因素分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心理测量》的内容编排匠心独具,从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心理测量的一般介绍入手,帮助读者获得对心理测量的感性认识,然后到测量理论,深化对技术的理解与认识,后是掌握测验编制与开发技术以及测验的正确使用,从而完成对心理测量体系的理解与掌握。
《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心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为线索,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选题与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以及理论建构与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研究不仅要“做”,还要“想”。为此,《心理学研究方法》侧重介绍思维方法,教授如何用脑思考研究。每章的典型“案例”和“延伸阅读”,让学习者既容易上手又能不断深入与拓展。插图及幽默的图解使内容易懂易用,将阅读和学习变成乐事。贯穿全书的思考题、练习题、综合实践任务旨在将方法学知识尽快转化为动手做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 《心理学研究方法》适用于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和爱好者,可作为教材或考研用书,亦可作为研究指南。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以及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书中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做了认真说明,而且将统计思想化繁为简,时时渗透在其中,让原本艰深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自然而然。本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再也不让学生们望“统计”而生畏。
19世纪中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与研究心理现象,这对于心理学来说具有理程碑的意义。它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实验的方法不仅用来研究心理过程。而且用来研究个性和意识,甚至用于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由此我们可以说,研究心理实验方法的实验心理学,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也要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实验心理学也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学习实验心理学,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训练。因为你要读文献,要看懂别人的研究报告,以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来你还要自己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不懂得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难于做到的。
许多心理学课程都要求学生们设计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本书旨在为撰写实验报告和设计实验提供具体的指导。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报告(第3版,英文版)》共分两编,编围绕如何撰写实验报告而展开,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报告的每个主要组成部分,指出了各部分在撰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根据*版的《APA论文写作与发表规范》,提供了相应的实验示例。第二编是关于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内容。就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统计方法做出了概要的介绍和评价,介绍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容易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效力和效应大小;同时对报告中如何呈现图、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说明。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报告》(第3版)与前两版相比,在每一章都增加了新的小节,补充了新的内容,使内容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