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波林(E.G.Borin9,1886--1968)这样评价过实验心理学:“一部心理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实验心理学的历史。”可见,实验心理学无疑是心理学研究科学性的*来源。众所周知,自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实验心理学逐渐成为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学支撑。 国内“实验心理学”有许多经典教材:从早期对伍德沃思《实验心理学》的翻译引进,到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杨治良、朱滢等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全面阐释。正是这些前辈大家们的努力,才使得国内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工作和人才培养与时俱进,使得实验心理学的知识构建和教学体系日臻精细和完善。但近年来,基础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似呈“曲高和寡”之态势,过于深奥晦涩的著作无法成为大众心理学的普及读物是其自身的一、个原因。并且,随着心理
实验心理学是采用严格地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在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为适应高等院校教学需要而编写的省级精品课程教材。书中介绍了心理实验研究的理念,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程序,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变量、设计类型、评价标准,以及在实验心理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典研究技术和*进展;紧密结合心理实验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实验方法在心理学若干领域应用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对经典研究的剖析,使学习者对理论和方法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本书适用于心理学各专业高校师生、人类工效学设计人员、从事心理学实际工作的研究人员等。 阅读本书,您将掌握:科学实验的标准,如何进行规范的科学研究,研究程
《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分析: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介绍心理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所依赖的数学原理,使人们对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读者在从事心理学实验研究时,能够规范地、有创意地使用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分析方法,并能跟踪这一领域的*进展。
阿拉伯谚语说:“有健康的人,便有了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对健康的不懈追求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更是健康心理学的责任,因此,健康心理学任重而道远。 本书着重介绍应激与健康、人格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以及对病人的心理行为干预这几个领域的实验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些实验的介绍,使大家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更好地通过心理和行为努力来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健康。
感觉怎么测量?催眠是怎么一回事?美国的心理学之父是谁?鸽子怎样为炸弹导航?动物是否有智慧? 本书包括23则实验心理学故事,介绍有关实验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而有趣的实验和理论、著名和有创建的心理科学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流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中穿插的趣味心理现象和科学家典故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丰富读者心理学的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是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东北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五章:绪论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作用、教学目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等;章介绍了物理量的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以及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分类,编入了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51个实验项目。《大学物理实验》重点阐述了物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侧重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大学物理实验》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19世纪中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与研究心理现象,这对于心理学来说具有理程碑的意义。它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实验的方法不仅用来研究心理过程。而且用来研究个性和意识,甚至用于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由此我们可以说,研究心理实验方法的实验心理学,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也要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实验心理学也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学习实验心理学,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训练。因为你要读文献,要看懂别人的研究报告,以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来你还要自己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不懂得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难于做到的。
《心理实验操作手册》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旨在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从五个部分展开。部分为导论,集中介绍了心理实验的基础理论要点及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规范;第二部分为操作实验,阐释了变量实验、心理物理法实验等经典实验;第三部分为演示实验,讲述了“警戒作业绩效测定”、“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等代表性实验的操作流程;第四部分为学生实验报告举例;第五部分为大型实验(研究)仪器介绍,主要列举了目前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大型实验仪器,如ERP、眼动仪、生物反馈仪等。
如果上级的命令与我的良心相冲突,我是否应该服从?这是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会扪心自问并深刻思考的问题。 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系列以服从为主题的实验,打破了人们对个人道德的自信和对自由意志的迷信。 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招聘4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市民,告诉他们参加一项名为“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充当“教师”,在实验者的指令下,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学生”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反抗,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坚持到最后,对“学生”施加了程度的电击。 米尔格拉姆改变实验的要素,做了19个独立实验,实验对象多达1000人。这一实验的设计与结果震惊了全球心理学界。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心理学
《心理实验操作手册》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旨在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从五个部分展开。部分为导论,集中介绍了心理实验的基础理论要点及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规范;第二部分为操作实验,阐释了变量实验、心理物理法实验等经典实验;第三部分为演示实验,讲述了“警戒作业绩效测定”、“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等代表性实验的操作流程;第四部分为学生实验报告举例;第五部分为大型实验(研究)仪器介绍,主要列举了目前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大型实验仪器,如ERP、眼动仪、生物反馈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