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艺术疗法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大卫 爱德华斯是一名资深艺术疗法治疗师,工作领域涉及临床治疗和教育。本书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艺术疗法,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案例,读者无需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也能理解。在*版的基础上,本书提供了艺术疗法这一领域的*成果和进展。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包括心理治疗师、相关领域的学者和那些有兴趣发掘艺术疗法潜力的研究人员,有很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艺术疗法就是把艺术创作应用于治疗中,这种应用属于职业范畴,被应用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病痛、创伤、磨难的人,也被应用于那些寻求自我发展的人。通过艺术创作及反思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过程,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及对他人的认识,可以减轻症状,缓解压力,抚平创伤;提升认知能力;享受艺术创作中真切的生活乐趣。 《创造性
本书研究日的在于:首先,编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绘画评定量表,从心理测量学角度出发探讨提高绘画艺术评定信度和效度的方法:其次,应用团体绘画艺术干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探讨绘画艺术活动对患者心理机能等的促进作用。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绘画艺术评定研究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绘画艺术治疗十预两个部分。
精神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除了 涉及 自然科学与 社会 科 学 外,它还与人文科 学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文化精神医学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作者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精神医学不仅是科学的、逻辑的,也是艺术的、直觉的;或者说,它是脑与心灵的交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倡导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需要求真、行善,亦需要审美。 本书介绍了 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表现的门类与风格, 美的概述、分类与作用,以及起源于欧美国家的美术治疗与音乐治疗。探讨了西方历史中与精神医学有关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 美术与精神病理现象;解析了几位大艺术家的独特创作; 是 国内较全面阐述及深入研究艺术与精神医学的作品。 本书脉络清晰,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文笔优美,从哲学、美学、艺术到精神医学等领域均有涉猎
章故事、知识和权力1 类比5 文本类比8 文本类比与治疗12 作为主流知识和权力单位的主流叙述15 不同故事与文化上可利用的论述21 口说传统与文字传统的区别25 结论29 第二章问题的外化31 相关影响力的问话35 界定要外化的问题40 独特的结果45 人与问题关系的修正51 责任52 文化脉络52 圆形监狱54 后一些想法60 第三章故事治疗法63 逻辑科学模式与叙事模式的区别67 邀请函70 辞退信75 预测信78 转诊回信80 参考信81 特殊场合的信85 简信88 叙事信102 自我故事127 第四章反对性文件147 证书151 宣言161 授予自我证书168 结论172参考文
《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于1993年底初版,1999年再版,广受读者的肯定与回响。再版至今5年多的期间,艺术治疗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成长和变化——相关的论文或著作不断被发表;国内应用艺术治疗的机构急速成长;一般社会大众的接受度增加,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具有艺术治疗学/协会的国家组织快速增加,台湾艺术治疗学会也于2004年6月底成立……种种迹象显示艺术治疗在台湾已是被认可的心理治疗专业,而艺术治疗师的培训也刻不容缓。 艺术治疗的理论横跨艺术、心理、教育、医疗等学科,从诸多领域中撷取精华,发挥了加乘效果。艺术治疗尤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密切,因为两者均以艺术创作为主要的表达形式,强调创造力的重要。其间*的区别在于后者以学习为评监的标准和目标,以教学原理来架构其艺术活动,而
在过去的20年中,音乐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以及痴呆症患者之中。这本书: 力邀全球音乐治疗领域的专家; 分享了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以及极具参考价值的临床经验,对音乐治疗老年痴呆症进行了全面介绍; 展示了这种方法是如何改善患者的记忆力、身心健康水平以及自我认同度的; 深入探索了对该人群进行音乐治疗所特有的问题,包括如何应对战争创伤记忆,以及如何通过声音与舞动激发并促使患者进行交流。 本书信息丰富、观点新颖,十分适合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看护者及家人阅读;对于音乐治疗师以及其他在老年精神病学领域工作的人士来说,本书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本书论述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利用梦和解梦技术,包括梦的概述、梦的心理咨询室开业、治疗中的文化差异等。本书的宗旨释要探讨运用心理学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来解析梦的可能性,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因此,本书要探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艺术治疗主要是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为来访者进行治疗。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盛行,而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艺术创作的练习无论对成人还是儿童都是适宜的——例如画出期望和目标,雕塑自己的压力,制作拼贴自画像、个人标识等。治疗师通过各种艺术方法与来访者沟通,可以深入探索他们的心灵世界。来访者可以透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内心的感触、向往,或需要宣泄的压力、孤寂等,从而使症状有所减轻。 本书的各个章节涵盖了多种艺术材料和艺术方法,如壁画、拼贴画、雕塑、线描等,作者用日常物品设计出治疗方案,并列出了详细的所需物品清单、程序和目标,繁忙的治疗师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它。本书的写作风格简单易读,提供了对团体和个人都极其实用的创造性经验,适用于艺术治疗的初学者、临床艺术治疗师、心
同样是对话,为何心理治疗师与患者间的对话显得如此神秘?心理治疗师又是如何做到“话”到病除的? 本书将为你解答。这是一本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用书,融“心理学”与“语言艺术”于一体,引导心理治疗师在访谈中说什么、为何说、如何说;内容覆盖从预约来访者到治疗终止的心理治疗全过程。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治疗实例,根据心理治疗师的咨询实践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独特的对话设计、正反例证的运用使您在工作实践中可以轻松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
本书的写作,努力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下手,在呈现艺术治疗过程全貌的同时,提供了我们和其他一些艺术治疗师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操作。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问题,帮助读者具体生动地理解艺术治疗的概念和操作过程。这些案例有的来自我们自己的治疗实践,有些则来自其他治疗师的文献资料。 全书分为三编七章,各章之间偶尔会有交叉,但是分别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比如,概述部分会提到治疗关系的建构、媒材的选择等内容,后面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也会涉及,但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编是关于艺术治疗的总述,简单介绍了艺术治疗的基本发展概貌和有关的理论基础。章对艺术治疗做了概括的描述,澄清了艺术治疗语境中的“艺术”、“治疗”、“心理治疗”、“艺术心理治疗”等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对艺术治疗有一个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影响 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 一。《奥尔夫音乐治疗中的关键概念》是奥尔夫音乐 治疗体系的总结,从感知能力、神态、目光接触、迷 恋、情感、模仿等77个关键词入手展开分析,是针对 儿童进行音乐特殊教有 与治疗的整套理论体系、方式和方法。
让身体从累赘的衣物中解脱,用舞蹈表达自己的内在生命,身体动作的力量远胜于人的意念。 你有身体么?有那你就可以跳舞了!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丛书:艺术心理疗法》分三部分。部分介绍艺术治疗的理论框架及所处的政治和制度环境。第二部分介绍针对不同案主群的临床实务。后部分探讨艺术治疗培训及如何以研究促其发展。
本书以Lowenfeld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发展学理论,从艺术治疗的观点来阐释各阶段儿童绘画的一般图像表征、生理特质、可能的行为动机及心理意义,以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适龄/不适龄、健康/不健康的参考。基于要了解特殊儿童及成人的绘画表现,必得先掌握一般正常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则。本书可作为从美术进入孩子或当事人心灵世界的参考书籍,适合所有关心儿童/个体心智成跃的家长、老师及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也是学习艺术治疗的基础工具书。
《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语言与行动)》凝聚了罗伯特·兰迪教授在戏剧治疗领域近20年研究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思想精华和宝贵经验。他将萨满(Shaman)等人类社会的古老传统和现代心理学贯穿起来,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中与行动性心理治疗相关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戏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找到了源泉,奠定了基础。针对戏剧治疗的三大流派:莫雷诺开创的心理剧(Psychodrama)、兰迪本人创立的角色法(RoleMethod)和大卫·约翰逊创立的发展转型法(DevelopmentalTraformation),兰迪教授通过实际案例,形象地展示了每种方法的治疗过程,明确了其中的基本概念,并从情绪与距离、虚拟与现实、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行动与反思、指导性与非指导性、移情和反移情等多个两极性的维度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分出彼此的特色,找到了它们共同的目
艺术疗法就是以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为介质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方法。这种疗法因其实践过程中绕开了语言的部分,而具有传统心理治疗所无法比拟的 干预效果。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绘画艺术治疗的著作,全书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穿插了来自作者多年实践的大量真实案例与图片,是艺术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了解绘画艺术治疗的佳作。对于非专 业人士来说,亦可从中领悟: 艺术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拥有着超越言语的力量。
绘画心理技术是艺术治疗技术中重要和普遍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是通过一幅幅绘画作品来进行心理分析,主要运用心理学中的投射技术,能很准确的分析出画者的个性、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家庭工作观念等特质,以此为基础帮助画者更好的认清自我,发现自我潜在优劣势,以此来更好的改变自我,同时也能发现画者隐藏的秘密。许多的秘密就在一幅幅绘画作品中泄露,压抑的情绪就在一根根线条中呈现,体味自己忽略的感受,卸下自己伪装的面具,放松自己,端正心态,做回全新的真实的自己! 在该书中,我们将通过十四期主题画来分别阐述画者个陛、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家庭工作环境、经济观、深层次内心需求等与绘画作品的联系和表现,同时也给出适度的建议,以期帮助画者更好的成长。比如随意画中的物件,反映出的是真实的内心;过河场景画
巫术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巫术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 巫术焦虑与艺术治疗 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巫术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阿瑟·罗宾斯探索了艺术治疗师如何将美学和心理动力学整合到治疗过程中中。他认为,心理学现象都有相对应的美学部分,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就会推动治疗进程。治疗师内心的艺术家对病人使用的色彩、空间、形和能量适时地做出回应;治疗师运动其艺术家的反应来确定每幅作品的心理动力学含义。罗宾斯提出,美学形式的复杂性说明了发展性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发展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和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的要求有关。他还强调治疗师的个人在体验对于心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