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周书(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2797 条评论 )
    • (唐)令狐德棻 编 /1971-11-01/ 中华书局
    • 令狐德棻所撰《周书》虽以 周 题名,实际上 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 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 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 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 西魏、北周历史*基本、*原始的一部史书。

    • ¥78 ¥108 折扣:7.2折
    • 国学经典丛书:尚书
    •   ( 663 条评论 )
    • 顾迁 注译 /2010-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为底本,按原书顺序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五十八篇。断句参酌诸家,择善而从;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不做繁征博引;译文在敷述经文的前提下,疑难处偏重意译,力求文从字顺、流畅自然。

    • ¥24.7 ¥26 折扣:9.5折
    • 尚书全解(经部-29)——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9 条评论 )
    • (宋)林之奇 撰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

    • ¥98 ¥123 折扣:8折
    • 书志(第一辑)
    •   ( 71 条评论 )
    •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主编 /2017-01-01/ 中华书局
    • 《书志》是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编,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国内di一个专门刊登书志类稿件的集刊。书志作为学术性与资料性兼具的著录形式,对揭示古籍善本具有重要意义。本集刊以全国古籍善本普查为基础,主要登载入选名录的古籍书志,兼及其他珍善叙录、提要,以及关涉书志撰写的史论文章,是高端的版本目录学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

    • ¥82.8 ¥98 折扣:8.4折
    • 尚书(全三册)
    •   ( 23 条评论 )
    • (唐)孔颖达 等撰 /1999-08-01/ 中华书局
    • 《尚书》是现存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保存了不少商代及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了给读者研究《尚书》提供方便,我们从历代注疏本中选出了九种较优、具有代表性的九种影印出版。

    • ¥211.6 ¥294 折扣:7.2折
    • 尚书孔传参正(上下册)--十三经清人注疏
    •   ( 135 条评论 )
    • (清)王先谦 /2011-09-01/ 中华书局
    •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礼记训纂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

    • ¥88.4 ¥112 折扣:7.9折
    • 《逸周书》新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36 条评论 )
    • 张怀通 著 /2013-12-01/ 中华书局
    • 张怀通编著的这本《逸周书新研》从历史学角度细致梳理《逸周书》从成篇到成书的过程,及其所映射的史实真相。本书研究认为,历史上的《逸周书》依篇章组合情况可分为“周书”、《周书》、古本《逸周书》、今本《逸周书》,其中《克殷》、《世俘》、《商誓》、《度邑》是西周篇章,记载了武王伐纣、西迁殷遗、选择雒址等史实,描绘了一个上承方国联盟下启邦国封建的“武王时代”。《皇门》是西周篇章,《作雒》虽是春秋篇章,但史料价值高,二篇分别记载了周公摄政、东征、营建雒邑等史实。《祭公》、《芮良夫》是西周篇章,是“惇史”,既反映了西周中后期社会状况,也体现了西周敬老礼制。

    • ¥81.1 ¥96 折扣:8.4折
    • 尚书(线装本)
    •   ( 86 条评论 )
    • 孔安国 著 /2015-07-01/ 中华书局
    • 《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包括《尚书(、二册)》共2册。《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作者是汉代孔安国。《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关键词:中国历史、商周时代、注释。《尚书(线装本)(套装共2册)》分为十三卷,内容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洪范第六、旅獒第七、金滕第八、康诰第十一、酒诰第十二、梓材第十三、洛诰第十五、多士第十六、无逸第十七、君奭第十八、蔡仲之命第十九、多方第二十、周官第二十二、君陈第二十三、等。

    • ¥186 ¥248 折扣:7.5折
    • 太炎先生尚书说
    •   ( 735 条评论 )
    • 章太炎 /2013-02-01/ 中华书局
    • 太炎先生耽酝《尚书》,老而弥笃。自言已通百之八九十。胜於清儒。晚以全书亲授及门诸子。余参末座,备闻其详,有闻必录,积累成册。凡先生所说《尚书》,具於是矣。《太炎先生尚书说》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18.5 ¥22 折扣:8.4折
    • 阮刻尚书注疏(四部要籍选刊)
    •   ( 324 条评论 )
    • 蒋鹏翔 著 /2015-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阮刻《十三经注疏》的问世,结束了从明末到清中期风行海内200年的明北监本和汲古阁本《注疏》双峰并列的局面,从而开启了阮刻《注疏》单峰独行的新天地。 嘉庆初年,阮元巡抚浙江,建诂经精舍,收集了当时以他的能力和条件能够找到的诸多经籍文本、校本。鸠合了段玉裁、李锐、徐养原、顾广圻、臧庸、洪震煊、严杰、孙同元等学者对《十三经注疏》进行校勘,并在嘉庆十三年刊刻出版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十七卷附《释文校勘记》二十六卷。阮元对《十三经注疏》进行校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重刊新的《十三经注疏》做准备,因为一些意外的事情,这件事一直拖延到嘉庆二十年段玉裁去世阮元才在江西巡抚任上开始刊刻,通过十九个月的努力,这部一百八十册的新《注疏》文本终于问世,不过这时阮元也早就调任河南了。江西府学刊刻的这

    • ¥161.2 ¥200 折扣:8.1折
    • 尚书句解·禹贡说断(经部-34)——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9 条评论 )
    • 元·朱祖义宋·傅寅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

    • ¥26.5 ¥37 折扣:7.2折
    • 尚书今古文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 旧版
    •   ( 1609 条评论 )
    • (清)孙星衍 撰 /2004-02-01/ 中华书局
    • 该书对《尚书》原文及历代名家之注一一加以诠释,包括语词的训诂、名物制度的考订、地理的考证及经义的串解。书中引证宏富,堪称《尚书》学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这次点校,以清嘉庆冶城山馆本(又称平津馆丛书本)为底本,并查校了皇清解经本;对孙氏的引书,尽可能核对原著,订正讹误;断句仍以孙氏理解为准。点校者另编有目录置于卷首。

    • ¥49.8 ¥69 折扣:7.2折
    • 尚书今古文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
    •   ( 464 条评论 )
    • (清)孙星衍 撰 /2004-02-01/ 中华书局
    • 此书,竖行、从左向右读,繁体字、字体较粗,注释小字夹于正文中。此书可与《史记》中相关历史人物、《诗经》中的雅的部分合读,更有意思。比较适于有一定文言文功底的人士阅读、赏析,也可当工具书使用。粱启超国学书目推荐此书。

    • ¥47.4 ¥60 折扣:7.9折
    • 书集传
    •   ( 58 条评论 )
    • (宋)蔡沈 注,钱宗武钱忠弼 整理 /2010-02-01/ 凤凰出版社
    • 《书集传》或称《书经集传》,或称《书经集注》,也有称为《书传》或别的书名。《书集传》代表宋代《尚书》学研究的学术成就,元代仁宗皇庆二年(1313)议行科举,立于学官,试士亦定为标准注本,是《尚书》诠释的正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有影响的学术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承继性,作为赵宋以降儒家的重要著作,研究《书集传》对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书集传》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学者蔡沈。根据《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宋元学案》卷六十七以及大量相关资料记载:蔡沈(1167-1230),“沈”音“沉”,或作“沉”,号九峰,建阳(今福建建阳市)人。其父南宋大儒蔡元定,字季通,学者尊称西山先生,“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义理洞见大原,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人

    • ¥15.8 ¥20 折扣:7.9折
    • 尚书大义
    •   ( 413 条评论 )
    • 唐文治 /2016-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尚书大义》成于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时距民国元年蔡元培宣布废除学堂读经科已十六年。本为唐文治自编教材,盖欲为读经教育提供一浅显之善本。书分内外两篇,内篇为概说,外篇多系考辩之文,于《尚书》学史上聚讼纷纭之诸大问题汇而辨焉,如《尚书释名》、《尚书今古文真伪及篇次目录考》、《伪泰誓考》诸文,计十二篇。作者于此诸文,遇有疑处,时有所自发,不囿汉宋门户,亦不专宗一说,故时有持平之论。

    • ¥15.1 ¥21 折扣:7.2折
    • 尚书·礼记
    •   ( 43 条评论 )
    • 董原 编 /2012-06-01/ 三秦出版社
    •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中的商代作品是现存早的历史散文。董原编着的《尚书·礼记(*经典珍藏)》以记言为主,将记言和记事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物言论的记载。突出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描写也有深远的影响。《礼记》也是用散文写成的,其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各种礼制进行阐述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章结构。《尚书·礼记(*经典珍藏)》所挑选《尚书·礼记(*经典珍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章,便于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义。

    • ¥22.7 ¥28.8 折扣:7.9折
    • 今文尚书考证——十三经清人注疏
    •   ( 137 条评论 )
    • (清)皮鍻瑞 撰 /2011-03-01/ 中华书局
    • 本书集清人今文尚书之大成,是清末今文经学名家皮锡瑞的代表作。全书三十卷,以二十九卷考证今文尚书29卷,后一卷考证今文书序。该书广征博引,考订严谨,持论平允,对《尚书》和上古史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该书只有师优堂丛书本传世,点校者即以此为底本,参据他书订正讹误,并予标点、分段和编制目录。

    • ¥41.8 ¥53 折扣:7.9折
    • 尚书译注(国学经典译注丛书)
    •   ( 1558 条评论 )
    • 李民王健 撰 /201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民、王健撰写的《尚书译注》是在学习和吸收前人或今人对《尚书》研究和诠释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在书的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以供参考。书中也吸收了我们自己研究《尚书》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一并列入参考书,以备查找。译文基本上采取直译方法,力求不离开原义,保持原文的语言风貌,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译文流畅明了。

    • ¥30.4 ¥32 折扣:9.5折
    • 四书章句集注(精装·新编诸子集成) 旧版
    •   ( 5844 条评论 )
    • (宋)朱熹 撰 /2016-04-01/ 中华书局
    • 朱熹编*的《四书章句集注(精)》是集《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与 五经 于一体 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是封建社会*重要 的经典*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作之一。朱 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 》、《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 经 的部分是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 传 的部分是 曾子之 意而门人记之 ;《中庸》是 孔门传授心法 而由 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 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 章句 , 《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 集注 。后人合称其为 四书章句集注 ,简称 四书集注。

    • ¥37.5 ¥52 折扣:7.2折
    • 尚書正義
    •   ( 1210 条评论 )
    • (汉)孔安国 /2008-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十三经是儒孥的基本典籍,是中华傅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逮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封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难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级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寅为本,从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张门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促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立于学官之后,直到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信报,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春科断狱』,『礼』成了『礼法』,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家、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

    • ¥74.1 ¥78 折扣:9.5折
    •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
    •   ( 921 条评论 )
    • 屈万里 著 /2015-11-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古籍导读》是作者屈万里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共分为3编,上编为古籍概略及初学古籍简目;中编为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为经书(八种)解题。 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介绍了治学的基本方法及途径,是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书。

    • ¥20.4 ¥25 折扣:8.2折
    • 尚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 口袋本)
    •   ( 532 条评论 )
    • 邓启铜 编 /2013-0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尚书》根据“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通中”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适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尚书》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注释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有助于读者认识经典全貌。

    • ¥10.5 ¥14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