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 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甲骨文字典》是一部简明的甲骨文专用工具书。2009年作为重点图书列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 为了把这部字典编好,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项目组,负责与作者沟通,与各类相关的辞书核对,体例统一等。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为此作了反复的修订,开了远古文字拼音索引和排序编典的先河,从而使这部字典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 这部字典完成以后,项目组又对索引与正文进行了逐一核查,为把好质量关提供了保障。 经过项目组与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本《甲骨文字典》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尽管我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很多工作,但仍不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经典之一,是儒家经典著作的代表作,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传承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还有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儒家重要哲学思想。时至,“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精华本(升级版)》保留了四书五经的核心框架,选取其中经典、有阅读价值的部分。并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加入浅白的译文,并配以古色古香的古版画,将原汁原味、通俗易懂的儒家经典介绍给广大读者。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书中表现出来的“世界一统”的大宇宙观令人惊诧,至今在中国思想史上仍是一个谜。 《山海经》是国人的一个遥远的梦。两千多年来,书中描绘的那些神秘的动物、奇异的美玉、缥缈难及的山脉、湖泊一直沉淀在国人梦中;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引导着人们去探求它的奥妙,而蒙在它脸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直
《易经》是一部形成于上古时期的阐述天地变化规律的占卦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在成书之后的漫长时期内,一直都被当作“卜筮书”来使用,而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却被忽视。《中华国学典藏读本:易经》以原文、注释、译文、解析的架构形式,对《易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掌握《易经》的思想精髓提供一些助益。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其中所收录的,多为历史人物分散的言论,这些言论和国家兴衰、历史变迁有关。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载上起西周穆王时期,下迄鲁悼公,前后跨越五百多年。从编写体例来说,它是一部国别体的以记言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称作 国语 。本书选录了其中部分内容,加以注释和翻译。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以“训诂学原理”、“训诂的方法与原则”和“训诂学的应用”为纲来建构全书的结构体系,深入阐释了训诂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性质;梳理了随文释义的注释、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和文献训诂札记等训诂体式的源流,并重点评介了其中的部分训诂要籍;介绍了训诂的方式和术语;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训诂方法的原理和训诂原则,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训诂学在当代的应用价值。本书的主要特色是: 一、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诸如在训诂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性质以及训诂学的界说等方面,本书在吸收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内容的继承与革新。在“训诂学的内容”方面,以往的训诂学著作大多仅限于“解释语言”,而本书新增了阐释义理、汉语词语形音义相结合的规律、古汉语词义之间的关系、词义的发展演变规律等内容
本书以所珍藏的前人未见引及的清代学者恵栋、段玉裁、顾广圻三家校本原稿为主,以曹寅扬州诗局刻本、古逸丛书复宋本、复元本、四部丛刊景印宋巾箱本参校,并以敦煌《切韵》残卷等旁证,参以周广谟《广韵校勘记》,凡引古籍一百十一种,对《广韵》一书作了较详细鄂补释校勘考证。其《自序》一篇又对《广韵》的流传版本、历代校勘情况、校记的整理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本《基础音韵学》,是作者自己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裹面不少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值得重视。全书把重点放在中古语音系统的解释,用现代语音学的原理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要言不烦,深中肯綮。书中结合贵州方言讲解全浊声母和入声韵的辨识,更能够给初学者以启迪。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靠前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
荀子是战国末页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