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元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   ( 1482 条评论 )
    • 【明】陈邦瞻 撰 /2015-08-01/ 中华书局
    • 《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篇,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陈邦瞻继《宋史纪事本末》而编写的另一部心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其中《律令之定》一篇为臧懋循补撰。本书对于元代政治、经济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别是与明代有关联的问题,能扼要明确地加以介绍。此外还全文收录了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这是我国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资料。

    • ¥28.1 ¥39 折扣:7.2折
    • 战国策(下)
    •   ( 2 条评论 )
    • 植俊峰屈进胡建华 译注 /2006-01-01/ 广州出版社
    • 《战国策》是有关战国纷争、军政大事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它并非成于于一时一人之手,其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未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西汉末年,刘向在校录群书时,将《国策》、基础,删繁就简,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编排,上继春秋,下迄秦并六国,共二百四十多年,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与先秦其他历史散文多反映儒家思想不同的是,《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的是纵横家的思想言行。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在行动上,他们游说奔走,功助秦兼并,或合纵抗秦,决定成败。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折射着战国盛世的翻云覆雨、波谲云诡,是了解、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

    • ¥6 ¥10 折扣:6折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   ( 683 条评论 )
    • 乙力编 译 /2007-08-01/ 三秦出版社
    • 盘古开天地 / 1 女娲造人补天 / 2 神农勇尝百草 / 3 黄帝战蚩尤 / 4 共工怒触不周山 / 6 尧舜禅让 / 7 大禹治水 / 8 父死子继家天下 /10 少康中兴 /12 夏桀亡国 /13 右相伊尹 /16 盘庚迁殷 /17 姜太公钓鱼 /19 武王伐纣 /21 周公辅成王 /23 国人暴动 /24 千金一笑 /26 箭射周王 /28 管仲拜相 /30 齐桓公称霸 /33 老马识途 /34 管鲍之交 /35 唇亡齿寒 /37 五张羊皮 /39 愚蠢的宋襄公 /41 流亡

    • ¥13.6 ¥19.8 折扣:6.9折
    • 史通选译 修订版 江苏凤凰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很早、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对上古器物图识研究的很新成果证明,早在公元前二千三四百年之间,我国就有了文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成汤时代,就有了史官的设置,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典册,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直至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盘庚时代,才留下了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从此我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继殷商之后建立起来的周朝,典章制度更趋完美,史官设置更为周备,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推动了文化学术的繁荣。

    • ¥8 ¥16 折扣:5折
    • 图说上下五千年(图说天下典藏中国)
    •   ( 121 条评论 )
    • 潜堂 编著 /2012-1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图说上下五千年》一书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中的一种,本书在编辑过程中,有意避开枯燥的史料,强调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字的可读性,尽可能选取精彩的篇章来描述宏阔壮观的历史场面,对复杂的事件、人物做简明扼要的介绍,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文字将五千年历史进程浓缩起来。书中插配了百余张图片,有力地提升了该书的阅读性和艺术品位。该书版式务求大方淡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配图务求切合意境,开拓读者的事业。该书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 ¥13.3 ¥19.9 折扣:6.7折
    • 北梦琐言
    •   ( 86 条评论 )
    • (五代)孙光宪 /201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北梦琐言》,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太平广记》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资治通鉴》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 ¥16.5 ¥21 折扣:7.9折
    • 东周列国志
    •   ( 2171 条评论 )
    • (明)冯梦龙 改编 /2012-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是继《三国演义》之后成就*、影响*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清人蔡元放在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新列国志》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由纷争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结构严谨合理,行文流畅自然,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作者综合剪裁《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旁参诸子百家, 凡国家之废兴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 (《新列国志叙》),堪称一部小说化的春秋战国史,具有以史为鉴的认知功用。此次出版《东周列国志》,用清乾隆间书成山房本为底本,参校金阊叶敬池《新列国志》及乾隆间其他刻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 ¥23.7 ¥29 折扣:8.2折
    • 东周列国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明]冯梦龙改编 [清]蔡元放修订 陈先行李梦生校点 /201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是继《三国演义》之后成就、影响最深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清人蔡元放在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新列国志》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由纷争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结构严谨合理,行文流畅自然,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都是靠前的。作者综合剪裁《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旁参诸子百家,“凡国家之废兴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新列国志叙》),堪称一部小说化的春秋战国史,具有以史为鉴的认知功用。此次出版《东周列国志》,用清乾隆间书成山房本为底本,参校金阊叶敬池《新列国志》及乾隆间其他刻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 ¥18.3 ¥39 折扣:4.7折
    • 东周列国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明]冯梦龙改编 [清]蔡元放修订 陈先行李梦生校点 /201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是继《三国演义》之后成就、影响最深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清人蔡元放在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新列国志》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由纷争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结构严谨合理,行文流畅自然,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都是靠前的。作者综合剪裁《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旁参诸子百家,“凡国家之废兴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新列国志叙》),堪称一部小说化的春秋战国史,具有以史为鉴的认知功用。此次出版《东周列国志》,用清乾隆间书成山房本为底本,参校金阊叶敬池《新列国志》及乾隆间其他刻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 ¥19.5 ¥39 折扣:5折
    • 元史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 撰
    •   ( 14 条评论 )
    • (明)陈邦瞻 撰 /2015-08-01/ 中华书局
    • 《元史纪事本末》共记叙了二十七事,合为六卷,所记史事起自世祖至元十七年,止于朱元璋起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修元史,仅八月而成书,潦草殊甚,”明朝初年编修《元史》时,人们对于蒙古史事要闻知之不多,后仓促之间征集一些史臣和色目人编次成书。故此,《元史纪事本末》对于元代史事的记载可能颇不详尽。

    • ¥26.1 ¥39 折扣:6.7折
    • 左传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第一辑)
    •   ( 1804 条评论 )
    • (春秋)左丘明 /2013-0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左传》是我国现存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采用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成就,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 ¥15.7 ¥22.8 折扣:6.9折
    • 通鉴纪事本末选译 凤凰出版社
    •   ( 57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通鉴纪事本末(修订版)》由南宋史家袁枢编撰,弥补了《资治通鉴》的不足,可以清楚理清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脉络,创造了一种新的纪事本末体的史学体裁。《通鉴纪事本末选译(修订版)》在选译时对于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和生僻的字、词,做了简要的注释。译文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直译的办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 ¥10.5 ¥21 折扣:5折
    • 通鉴纪事本末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307 条评论 )
    •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通鉴纪事本末》由南宋史家袁枢编撰,弥补了《资治通鉴》的不足,可以清楚理清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脉络,创造了一种新的纪事本末体的史学体裁。本书在选译时对于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和生僻的字、词,做了简要的注释。译文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直译的办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 ¥10.5 ¥21 折扣:5折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   ( 3 条评论 )
    •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2004-05-01/ 三秦出版社
    •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早就是见于今本隋

    • ¥6 ¥12 折扣:5折
    • 三藩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   ( 541 条评论 )
    • 【清】杨陆荣 撰,吴翊如 点校 /2015-08-01/ 中华书局
    • 《三藩纪事本末》是清朝杨陆荣于康熙五十六年写的记载南明史事的史书,共四卷,二十二篇。是叙明、清之际史事,起崇祯甲申(1644)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以台湾归清止。书成于康熙丁酉(1717),距清朝全部消灭南明势力,仅三十余年,当时尚无禁毁野史之令,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南明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11.8 ¥15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