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初年,谏官魏徴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从先前历代帝王治国资政的史料中撷取有关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精要,汇编成为《群书治要》,自成书之日起,就成了一部匡政巨著。该书上起五帝,下迄晋代,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撷取精华,按照经、史、子分门别类,可以说是唐朝的“四库全书”,开启了大唐盛世三百年,影响中华文化千余年。
清程夔初,永康人,读书广记,诗文赅博高古,尤精于《战国策》研究。《战国策》向有宋鲍彪、元吴师道之注,作者采选其中正确者,又先儒评语合于注疏者亦酌加采用,合两家注和诸家评语以为集注,凡有两家注不当或有文无注者,附以编纂者个人的注解,并在原文上加以眉批,或分析写作笔法,亦有助于今人阅读和欣赏《战国策》。据清代抄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