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25633 条评论 )
    • 陈磊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 19 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 294 卷,约 300 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 959 年),涵盖了 1362 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

    • ¥24.7 ¥26 折扣:9.5折
    • 群书治要译注(全注全译 简体版 全十册 五十卷完整本)
    •   ( 10365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编撰,刘余莉 主编,谦德文化出品 /2013-05-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要》后

    • ¥319.2 ¥420 折扣:7.6折
    • 战国策(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 812 条评论 )
    • 李波彭时权,导读,注 译 /2019-05-01/ 岳麓书社
    • 《战国策》是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 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30.4 ¥32 折扣:9.5折
    • 国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本)
    •   ( 860 条评论 )
    • (春秋)左丘明 著,王超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 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全书共二十一卷,以春秋时各国 著名人物为主线,客观叙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典型故事,并以此贯穿当时的历史环境, 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的精品读本。

    • ¥12 ¥12 折扣:10折
    •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精装)
    •   ( 1000 条评论 )
    • 魏征 等,魏征等 编纂,沈锡麟 整理 /2019-04-01/ 中华书局
    • 好干部读本 《群书治要》五十卷,唐魏徵等奉敕撰。《新唐书》萧德言本传说: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赍赐尤渥。 本书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五帝,下至晋朝,自六经至诸子所载有关治道政术、涉及劝诫的文字,均予辑录。书成后,唐太宗各赐诸王一部。可以说这是一代英主为自己及其子弟特令魏徵等人编撰的读本。天宝十三载(754),唐玄宗要了解古代 政理之要 ,可是 史籍广博,卒难寻究 ,就询问李泌该读什么书。李泌即推荐《群书治要》 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的魏徵,领衔编撰《群书治要》,其取舍之意,是后世诸儒难以企及的。而阮元所肯定的作手萧德言,史称他 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 。贞观中任著作

    • ¥40.5 ¥48 折扣:8.4折
    • 陈寅恪集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 6296 条评论 )
    • 陈寅恪 著 /2015-07-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这本书以陈寅恪执教期间备课讲义及其它零散史学原稿结集出版,为海内首次付印。遵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异体字。 这本书中纠正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 ¥54.6 ¥78 折扣:7折
    • 中国古代思想家赞述
    •   ( 87 条评论 )
    • 郑福田 著 /2016-05-01/ 中华书局
    • 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用于赞颂人物等,多为韵语。是赞起于孔丘,讫于戴震,凡五十三家。郑先生是诗词歌赋圣手,赞文典雅鲜活,气象清新。且每篇赞文之后,附有白话解说,疏通文字,陈说义理,旁证博引,令人心折。当下,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鉴于作者的特殊身份(民主党派领导、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我们推出此书,有可能成为广为流传,发挥价值的普及读物。

    • ¥36.3 ¥46 折扣:7.9折
    • 见识城邦·中信国学大典 盐铁论
    •   ( 526 条评论 )
    • 导读 赵善轩 译注 赵善轩 耿佳佳 /2014-09-15/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

    • ¥39.5 ¥50 折扣:7.9折
    • 左史比事注译{全二册}
    •   ( 2 条评论 )
    • (清)高建章高麟超 撰,高涵 注译 /2009-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左史比事》是一部晚清知识分子所撰读史杂记,作者集中运用比较史论的方法,对产生自先秦至明末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参照《左传》所载人物和事实,作了总结性的评论和分析,其中不乏作者的真知灼见。由于作者身处列强入侵的清末,加之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作者以史为鉴、资政济世的用心亦十分显明。今人正宜视其为晚清一般知识分子的忧思录,来加以关注和研读。鉴于该书原刻仅存孤本,晚清以来的目录学家和藏书家均未寓目和著录,今将其点校并注释出版。

    • ¥53.2 ¥65 折扣:8.2折
    • 皇宋十朝纲要校正(全二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225 条评论 )
    • 燕永成 校正 /2013-06-01/ 中华书局
    •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皇宋十朝纲要校正(套装上下册)》是记载北宋九朝及南宋高宗朝的编年体史书。每帝首卷列举年号及宰相、参政、枢密使副、使相、三司使、御史中丞等姓名。载科举之年取士数与州府废置。然后按年代顺序记朝廷大事。《四库全书》虽未予著录,但其中间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未载之史料,是宋史研究的基本书之一。《校正》为本书的首次整理,足资研究者阅读利用。

    • ¥64.2 ¥76 折扣:8.4折
    • 不下带编·巾箱说(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繁体竖排)
    •   ( 141 条评论 )
    • 金埴 撰 /1982-09-01/ 中华书局
    • 金埴撰写,王湜华点校的《不下带编巾箱说(清代史料笔记)/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共收录清人金埴(1663-1740)所撰笔记二种,《不下带编》七卷,《巾箱说》一卷,记载了作者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遗闻佚事、社会习俗、科举考试等,反映出当时社会某些侧面,及作者对某些人和事的看法。《不下带编》,还有不少篇幅属于诗话性质,评论艺术上的得失,勾稽诗人的立身行世,交待诗的本事等等,对研究清代文学有参考价值。

    • ¥17.3 ¥23 折扣:7.5折
    • 贞观政要(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1796 条评论 )
    • 骈宇骞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经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这就是《贞观政要》的写作初衷。全书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也

    • ¥18.7 ¥25 折扣:7.5折
    • 宋论(精装,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旧版
    •   ( 2218 条评论 )
    • 刘韶军译注 /2013-04-01/ 中华书局
    • 《宋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代表作。通过对宋代历史整个过程及诸多细节的历史考察,探讨宋王朝怎样由盛而衰而灭亡。作者将整个整个王朝的帝王将相都放到这个问题下面进行审视评鉴,对宋代不少人物的所作所为和历史影响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次约请专家对《宋论》全文进行仔细校勘、详细注释、畅达翻译,以便现代读者了解其深刻思想。

    • ¥52.9 ¥67 折扣:7.9折
    • 春渚纪闻(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617 条评论 )
    • (宋)何薳张明华 /2016-11-01/ 中华书局
    • 何薳撰,张明华点校的《春渚纪闻(唐宋史料笔记)》共10卷,前5卷题为《杂记》。记述仙道异事、民间奇闻,宣扬人生寿夭、官位爵禄乃前知前定:谶语、经文、梦境、道术的灵验神效,多属荒诞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了解宋时士大夫的迷信观念及民间习俗。其中也偶有可资参考的史料,如卷四 宗威愍政事 条所记靖康之变后开封物价涨跌情况等。卷六为《东坡事实》,所引诗、文,往往是苏轼诗文集中所没有的,多为辑佚者所取。卷七为《诗词事略》或杂记唐人及本朝人诗词轶事,以本朝为详;或订正前人诗句中错误。卷八、卷九为《杂书琴事》(《墨说》附)、《记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卷十为《记丹药》,则颇有不经之语。此书*初刊入《宝颜堂秘笈》,仅5卷;后毛晋得全本,复收入《津逮秘书》中。但《津逮秘书》本于第9卷仍缺一页,故以后

    • ¥21.9 ¥26 折扣:8.4折
    • 后山谈丛 萍洲可谈(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277 条评论 )
    • (宋)陈师道 撰,李伟国 点校 /2016-09-01/ 中华书局
    • 陈师道撰的《后山谈丛萍洲可谈》介绍:《后山谈丛》和《萍洲可谈》是宋代两部重要的史料笔记。前者对北宋重要史实人物关注尤多,间或涉及书法绘画、农事水利、佛徒道流以及奇闻异物等;后者为作者朱彧随父游宦所至见闻的记录,尤其在广州的见闻*为可贵,另外亦涉及宋代朝章国故、士人风气等。两书史料价值甚大,有裨益于宋史研究。两书皆由李伟国先生整理,校点精严。

    • ¥27 ¥32 折扣:8.4折
    •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 杨伯峻 编著
    •   ( 332 条评论 )
    • 杨伯峻 编著 /2016-11-01/ 中华书局
    • 《春秋左传注》包括《春秋左传注(一)》《春秋左传注(二)》《春秋左传注(三)》《春秋左传注(四)》《春秋左传注(五)》《春秋左传注(六)》共6册。《春秋左传注》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典籍。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对初版本作了全面细微的校订、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 ¥144.5 ¥198 折扣:7.3折
    • 群书治要(全本)
    •   ( 17639 条评论 )
    • (唐)魏征,等 /2013-01-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贞观初年著名谏官魏征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从先前历代帝王治国资政的史料中撷取有关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精要而成的一部匡政巨著。该书上起五帝,下迄晋代,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撷取汇编而成,全书总计五十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套按照经、史、子分类的类书,可以说是唐朝的 四库全书 。 该书曾随唐朝的灭亡而一度在中国失传达千年之久。所幸的是该书被日本的遣唐使带回国后被日本历代天皇及大臣奉为宝典,从而得以保存下来。20世纪90年代该书被重新引入国内得以整理出版。净空法师也撰文倾力推荐该书。这是一部当今国人了解国学的入门书,学人的案头书。

    • ¥41.3 ¥48 折扣:8.6折
    •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等校点
    •   ( 133 条评论 )
    • (清)王鸣盛 /2008-01-01/ 凤凰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干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伟大,流弊也积重难返。干嘉时期的史家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意识,对中国古代史籍做了一次全面清理。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之一周者。予为改

    • ¥43.4 ¥55 折扣:7.9折
    • 国学治要(全本3册,精装典藏版)
    •   ( 2699 条评论 )
    • 张文治 著 /2014-06-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国学治要》和《群书治要》并列为国学入门*经典读本,被净空法师称之为:这两本书可以复兴中华。 《国学治要》是民国年间张文治等人,穷十年之力,编撰而成的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丛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经线,厘定成《经传治要》、《史书治要》、《诸子治要》、《理学治要》、《古文治要》、《诗词治要》、《书目治要》七辑,从《四库全书》中精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汇集而成,共二百余万字,故被人们称为 小四库全书 ,是一把熟读中国古典文学、窥探传统文化精华的钥匙。该套书在民国期间流传广泛,被列为民国大中院校学生的国学入门书,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群体中热销至今。

    • ¥144.5 ¥168 折扣:8.6折
    •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518 条评论 )
    • (唐)封演 撰,赵贞信 校注 /2016-09-01/ 中华书局
    •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宋史料笔记)》是唐人封演 编撰的一部笔记,今本十卷。前六卷记述掌故、考证 名物;七八两卷多记古迹,附以杂论;后两卷则专述 唐代士大夫的遗事轶闻。在流传至今的唐人笔记中, 《封氏闻见记》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称其 语必征实 源委详明 ,赵贞信先生广 稽众本,吸收前人校勘成果,撰成《封氏闻见记校注 (唐宋史料笔记)》一书。

    • ¥16.5 ¥22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