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是深为世人喜爱的一种小说体,它始自唐代裴鉶所撰短篇小说集《传奇》,多以神怪、剑侠、爱情为题材,是宋以后历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主要样式,常为后世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和具体地介绍了唐人传奇由兴起直至衰落的演变过程,进而归纳出它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探讨了唐人传奇的基本性质及兴盛和衰落的原因,对于传奇的思想性、艺术性亦多有阐发。书后附《今存主要作品创作年代简表》及《明清丛书所收传奇集作品简表》等资料。全文内容深入浅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普及读物。
你喜欢读书吗?能从书里得到智慧和快乐吗? 由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书中记载的许多生动真实、充满哲理的故事,展示出中国历史的丰富多彩和层出不穷的聪慧人物。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充满了智慧和快乐,不过你得用心去读,仔细去想,才能从中获得这些珍宝。 读完后说一说,你从书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中国历史小丛书》最初是由历史学家吴晗同志创议、主编的我国套大型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自一九五八年至今,四十寒暑,经过几代文史研究专家的不懈努力,累计出版近三百种,印数逾千万册,劳绩斐然可观。它以灵活多样的体载,包罗宏富的内容,短小精致的篇什,通俗洗练的文字,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陶冶审美情趣都是很有益处的,因而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 这套集知识性、性、趣味性、大众性于一体的小丛书,既有传播中华历史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功用,又不失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推而广之,它必将化作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一座桥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奉献一份力量。
唐代刘知几所撰《史通》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共二十卷,包括内篇十卷三十九篇,外篇十卷十三篇,内篇中后来佚失了三篇,现在看到的共有四十九篇。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讲正史的体裁,《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等讲正史的内容,《论赞》《序例》《题目》、《断限》等则从各个方面讨论如何写好史书,外篇的《史官建置》讲史官的设置沿革,等等。
本书是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纪传体书籍,是由左兵明所著,该书译文,它和注释相辅相成,读者在阅读注文以外再参考译文,对理解原文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和原文对应,对于了解古代文学,提高对古言文的鉴赏能力,都大有裨益。
这里校点整理的《史略》六卷,作者高似孙是这么安排编写的:卷一讲《史记》;卷二讲《史记》以后从《汉书》起到宋人撰修的《唐书》、《五代史》等所谓纪传体正史,其中《汉书》占了大部分篇幅——这是因为《史记》、《汉书》在我国史书中向来是声誉的两部,给他们作注解作评论的最多;卷三除开头讲《东观汉记》外,主要讲历代春秋、历代纪、实录、起居注、时政记等编年史,还附带了会要和玉牒;卷四讲史典、史表、史略、史钞等门类,最后讲通史并 着重讲了《资治通鉴》;卷五讲霸史、杂史、《七略》中的古史以及历代藏书情况和史官姓名,殿之以刘勰《文心雕龙》里的《只传》篇;郑六讲了《山海经》、《世本》等古籍。写法是既开列书目和作者,又或多少地介绍内容并作评论。全书总共引用了四十四部古籍,介绍了六百多种史学著作。大家知
本书中原文据中华书局校点本摘选,《孝武本纪》等四篇舍而不取。原文释义,参考多家注解酌定。 根据“妙语选”这种方形式的要求,应当摘取近于警句格言的精萃语句。但具体到《史记》一书,由有与诸子言论 同的特殊情况,即作者的精萃思想主要是借助典型故事与人物活动来表述的,与情节游离的妙语相对缺乏。然而不少精彩的故事片断却含有相当于“妙语”的整体寓意,有的则为至今流传的成语出处,如“网开三面”、“指鹿为马”等,令人不忍舍弃。鉴于这种情况,本书摘引原文不免稍长,并带有情节叙述。为使用文尽量精萃,有时用删节号省去不必要的语句。 每节原文之后,除大致的白话释义外,并附有背景交待、事件阐释及简单的评析。
本书篇幅较短,但内容丰富,文学流畅。作者翰林出身,曾任京官十余年,并数出学差,晚年累任封疆,故于政坛掌故、科举考试、官吏执掌等颇为熟悉,书中所述尤为详尽,其他如民政、财政、文人轶事、地方民俗、山川河流、地理沿革等亦多有涉及,因而对研究清代中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该书流传不广。据点校者所见,仅浙江官纸总局民国排印本一种,今即据此点校。全书共一册,分上下两卷,半页十二行,行三十二字,无序跋题记。后附《武陵赵文恪公事略》一文,今一并收录、点校。
本书是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纪传体书籍,是由左兵明所著,该书译文,它和注释相辅相成,读者在阅读注文以外再参考译文,对理解原文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和原文对应,对于了解古代文学,提高对古言文的鉴赏能力,都大有裨益。
陆萼庭著的《钟馗考》为作者的遗稿,旨在探讨钟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艺术表现,涉及历史、民俗、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等多个范畴。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辨与精到的美学分析,饶有趣味地呈现了钟馗在民俗及不同文艺门类中的形象演变史。 书稿内容言简意赅,言必有据,征引近百种原始文献,视野开阔,文笔精准幽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和艺术鉴赏力。本书亦插配多幅历代名家的钟馗画、钟馗戏曲剧照、演出节目单,以及钟馗相关剧本的书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