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过精心研读支撑这种文明的经典著作来完成。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尤其需要后世学人潜心向学,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一个大总结时期,清代学者重视文字考据,遵沿“由小学人经学,由经学人史学”的治学路径,使传统经典中的诸多难题都“涣然冰释”。在这一大背景下,清代至民国初,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初步读物,前接汉学的主张固然使得学风师古,但毕竟年代已久,如何在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领新生学子入门,成为新的时代需求。
Array
郑廷玉高度重视艺术形象的塑造,着力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在他的笔下,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富于立体感。赵鹗是一位寒士,虽然历经坎坷,善良忠厚的本色却始终如一,甚至善良得近乎懦弱,忠厚得有些木讷。考中状元,并未象小人得志那样忘乎所以;失仪落简、削职为民,也没有懊丧到痛不欲生的地步。在他卖诗周桥借以谋生的艰难时刻,却能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对李虎良言相劝,对张天觉解囊相助。区区二百文铜钱,微不足道,可是此时此刻,对缓解矛盾、平息事态,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因被诬丽身陷囹圄,定成死罪,生死攸关之际,他也不曾对别人产生刻骨仇恨,而只是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他总是有心助人,无心利己,循规守分,随遇而安,其美好品德着实令人感佩。
周游编的这本《中国寓言》是 线装中华国粹 系列之一。全书共收寓言故事343个,包括《两小儿辩日》、《庖丁解牛》、《卫人嫁其子》、《齐宣王好射》等。每个故事由原文、注释和译文三部分构成。其原文是文言文。
《西京杂记(外五种)》收录《西京杂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裴子语林》、《殷芸小说》共六种。其中,《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是一部介绍西汉一代帝王后妃、公侯将相、方士文人等的志人小说。《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郭宪撰,王根林校点,以汉武帝求仙和异域贡物为主要内容,涉及西域以及中亚西亚一带国家的传闻,极富想象力,可了解这些地区的民俗与传说。《汉武帝内传》,佚名撰,王根林校点,从汉武帝出生时写起,直到他死后殡葬,详于求仙问道,特别是西王母会武帝之事,情节繁复,极尽铺陈,运用汉赋排偶的手段,文学性很强。《汉武故事》,佚名撰,王根林校点,又名《汉武帝故事》,记载汉武帝从出生到葬于茂陵的传闻轶事,属于汉武帝传说系统中的一部传记小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左拾遗。上疏求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定居洛阳,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讽谕诗,而其闲适抒情之作,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平易通俗,深入浅出,是其诗歌的*特点。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