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 元白诗 中篇幅*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 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 元白诗 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 元白诗 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笺证,借助唐诗考证唐史,旁及唐代制度、器物、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考证精密详实,征引繁复,如对 七月七日长生殿 中 长生殿 进行史实考证,对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 青衫 作唐代官阶考证,演绎绵密,提出创见。堪称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
本书是作者陈寅恪先生 以诗证史 的代表作,内容主要就是借助唐诗来考证唐史。文间旁征博引,融合文学,历史,地理,人事。可谓以一人之命运管窥乃至考据断代之典章,制度,器物,风俗,以市井所喜谈论流传之名妓,艳诗,传奇主角入手,丝丝入扣,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学术名著。
本书收录宋朝诗人陈与义的现存作品,包括:古今体诗六百二十六首;词十八首;赋三篇;杂文四篇。本书1982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原为铅排本,此次重排,进行了许多修订,内容更为完善。 本书为2007年9月第2次印刷。分为上下两册,竖版繁体版。
孟郊( 751-814 )现存诗歌 500 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代表作有《游子吟》。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孟郊写景咏物,兴寄象外,妙语如珠,穷入冥搜,戞戞独造。既有浓墨重彩,又有淡远絶尘;既有硬语盘空,又有敷柔纡余。其炼意之深,炼字之精,一时独步。 与贾岛并称 “ 郊寒岛瘦 ” 。 本书以陶湘影印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为底本,参校宋蜀刻残本、宋书棚本、清沈岩校宋本、明初抄本、明弘治杨一清刊本、明嘉靖秦禾刊本,旁及《乐府诗集》、《文苑英华》、《唐文粹》、《全唐诗》等,校勘细致,注释力求详明确当,还对一些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适当的比较分析。附录《孟郊年谱》、《孟郊遗事》、《历代孟郊诗评》、《孟郊诗集刊刻序跋》等资料。 本次重印在 1995 年初版基础上做了修订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上下)》,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既全面精善,又便于阅读的《玉台新咏》版本。
鲍照是六朝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其诗寓意幽深,遣词用字专走偏锋,不避危仄,自清以降,不解、误解之处俯拾皆是。历代选本收录鲍诗,以赏析、评论为主,鲜有词句义疏可采。清末钱振伦始全面注解鲍诗,民国黄节《鲍参军诗注》据之补注,当代有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丁福林等《鲍照集校注》,亦未臻完善。本书取黄氏之书为据,补阙正讹,辨明是非,着意于词句微旨之剔抉,并附专篇论文以为参考,著者之学识、学养自不待言,俱在其中。
这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与《中国古代文学史》配套使用的教材。 本书收录范围,起自先秦,止于晚清。为了教学需要,于古代作品之外,酌选了少量近代品。全书按时代顺序,分为四册。(一)先秦秦汉,(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三)宋辽金元,(四)明清。作家的编排,以时代先后为序;作品则先诗文,后小说戏曲。所选作家作品,参酌了历来选本的优良传统,为了与文学史教学相适应,侧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时代特征。所选作品分量,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力求少而精要。有些通俗的长篇,限于篇幅,没有入选。选文一般依据通行版本,遇有文字异同,择善而从。注释则力求简明。在编选注释过程中,参考了诸家同类的教材和选本,获益实深。 本书由郭预衡主编。第二册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和隋唐五代文学两部分。前者由熊
陈才智编*的《韩偓诗全集》校勘即以康熙扬州 诗局刻本《全唐诗 韩偓集》为底本。参考《全唐诗 稿本 韩僵集》,王全(王仲闻、傅璇琮)校点本《 全唐诗》,陈尚君等辑校《全唐诗补编》,程光金、 彭崇伟注释《增订注释全唐诗 韩偓集》。
中国古代诗歌,是民族的瑰宝,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有各自的风格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即是从历代诗歌中选出部分精品,加以注释,推介给读者。 丛书按时代顺序分为先秦两汉诗卷、魏晋南北朝诗卷、唐诗卷、唐宋词卷、宋诗卷、元明清诗卷、元明清词卷、元明清散曲卷共计八卷。从选目来看,所选均为情感真挚感人,富于艺术特色,可读性强的作品,适当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和不同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每个作家还撰有小传,简要介绍作家生平行事、诗歌成就特色及作品和版本存世情况。作品的注释,以语词注释为主,适当阐发诗意,必要时引述古人评语,总之以引导读者领略诗意诗境为要。 这套诗歌选集,由傅璇琮先生生前一力倡导并担任顾问,知名学者卢盛江、卢燕新担任主编,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
《唐诗三百首详注·英译·浅析(普及读本)》每首诗有诗人简介、诗作详析、诗句浅释,既通俗地注释诗的词句,又深层次解读作品的内涵真义,还有唐诗的现代研究成果和近体格律诗的写作常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与时俱进;既古典又新颖。
自宋代以还,杜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杜诗学逐渐成为一门颇受关注的学问。和学界学杜、研杜之风息息相关,古代徽州地区的文人学者们,也对杜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杜渐成风尚,并写出了众多的杜诗学著作,对杜诗学的繁荣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诸多徽人治杜著述流传至今的目前仅有黄生的《杜诗说》已被整理出版,并在杜诗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余几种尚无整理本面世。本次即将与黄生《杜诗说》关系密切却因版本稀少学界难睹其面貌之二种予以整理汇编,以期为徽学研究和杜诗学研究提供精良可靠的基本文献。此二种为:《杜诗提要》(十四卷),清初学者吴瞻泰撰(1657 1735,字东岩,安徽歙县人);《苦竹轩杜诗评律》(六卷),清洪仲撰。洪仲,又名洪舫,字方舟,号邗上羁人,室名苦竹轩,安徽歙县人。生活于清顺康年间,生卒年不详。
《元曲三百首》 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 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本书精选元曲三百首,每篇由三部分组成:题解、曲作和注释。题解介绍作家生平事迹,多附古人评论,阐明其创作风格。在选篇上,尽可能地体现元曲题材风格丰富的特点和元曲创作的实际情况,使作家、曲作的入选更加合理。 《宋词三百首》 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
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是考释唐宋金元明之际诗词曲特殊词汇的一部专著。它不仅是阅读这些古典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而且对汉语史词汇、语法的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尤其在研究对象方面,它突破丁传统 小学 局限于先秦两汉 雅诂旧义 的狭隘圈子,而注意到唐以后保存口语资料较多的诗词剧曲,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十八家诗钞(上下)(精)》是清代曾国藩纂的古代诗歌选集,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本作品收录胡汉民的《不匮室诗集》和陈融的《黄梅花屋诗》。胡汉民的诗作内容有旅途纪事、吟咏山水,如《游西湖》《游明陵》等,也有感时伤逝、怀古伤今,如《读文道希遗诗有感》等。陈融的诗作,题材较广,或纪念友人,如《赠纪彭兄》,或怀眷亲情,如《哭展堂妹婿》,或针砭时弊,如《丁卯冬夜感赋》,或赞咏美景,如《明孝陵樱花》,皆有感而发,意蕴深远。两位作者均为民国政要,识见高远,其诗作内容反映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及当时民主人士的思想。
《醉经楼集》为明末唐伯元的文集。唐伯元(1541-1598)是晚明政学两界的知名人物,为官,能干而有惠政;为学,崇礼重行,力反阳明心学。《醉经楼集》中的《宫人疏》、《请告疏》、《再请告疏》等所反映的万历宫中和朝廷政治,《从祀疏》、《石经疏》等所反映的晚明反王学潮流,乃至数十篇书信所反映的高层政治、学术思想情形,为研究晚明政治、学术及思想文化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由香港理工大学朱鸿林教授点校整理,书末附录了《醉经楼集》集外文,唐伯元传记补遗、著作目录及交游文字。点校本2010年曾由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刊行,但流布很少。此次中华书局增订本,校订漏误,更增补遗文,计《醉经楼集》集外文补入诗四题十五首,文五篇;唐伯元著作目录附佚文考补入佚文两题;唐伯元传记补遗补入相关文字两篇。中华本是目前
《容斋随笔》共五集七十四卷,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公认为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作者洪迈一生涉猎书籍很多,凡有所得,便随笔记下。其书写作"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李瀚序)。此书内容繁富,撰述自由,议论精当,所考所记多能放映作者之学术所长,精诣独到之处皆自出心得。对于读者了解和研究我国历史、文学、艺术等,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四部丛刊》的《续编》本为底本,校以清同治洪氏刊本。
本册包括《诗经学纂要》《诗言志辨》两册。《诗经学纂要》全书为二十二部分,考其大端,正名、原始、采删三科,论现存诗经之成书诸问题;诗序、六义、四始、正变、诗谱、诗乐、诗教七科则谈论和诗经文本及流传及相关之专题,也是传统诗学所一再谈论的主题;征引、三家、毛郑三科论汉以前学者及郑玄等对诗经之运用与研究,此开后世诗学之先,可谓诗经学之源头;训诂、声韵、词章、史地、博物、制作六科,论述诗经内容之研究,可谓诗经学之运用;汉学、宋学、清学三科讨论三代学者研究诗经之风格,可谓诗经学的流变。《诗言志辨》由序论和四篇讨论诗经文学艺术的论文构成,本书试图从现代观念下的文学批评角度讨论《诗经》,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作品。
《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宋诗卷 套装上下册)》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演进的脉络分为八卷,各卷篇目的设置,则是根据文学史、文体学和诗律学诸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在篇幅上,各卷的选目均在三百篇左右,体例也大致相同,除用来疏通字句、诠解诗义的注释外,编者还为每位入选作者编撰了小传,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概貌。本卷选录了宋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具有议论化、散文化的鲜明特色。宋诗中往往寄寓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相比较唐诗而言更重理性、理趣。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说它特色鲜明,是因为它只选唐人七律,且以中晚唐作品为主;说它影响较大,是它自问世之后,出现了不少注释本、解评本,如元代郝天挺《注唐诗鼓吹》,明代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清代钱朝鼒、王俊臣、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钱谦益、何义门《唐诗鼓吹评注》,朱三锡《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以及民国时期吴汝纶《评点唐诗鼓吹》等,可谓世代绵联不绝。而且,这种按诗体选编诗歌的做法,对后世影响亦大,元代方回选编《瀛奎律髓》,所选者均为唐宋五律、七律,而清代金圣叹选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七言律》,从选诗体式到作者取舍、选篇轻重以及选篇总数,无不显示出参从《唐诗鼓吹》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