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 斯道雷所著之经典著作,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综述性著作之一。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世界影史经典名片精读 第2辑》收录了电影《非常公寓》《海上花》的精读文章,由作者葛颖、陈黛曦逐个镜头反复观摩之后精心打磨而成,是经典的拉片教案。所谓拉片,就是精细地研读一部影片,逐个镜头分析画面及视听语言背后暗含的线索。本书配有大量精美的电影插图,带领读者穿越银幕内外,探寻电影奥秘,体验视听盛宴。此外,通过作者葛颖、陈黛曦对《非常公寓》《海上花》的解读,读者得以窥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样本,看清社会结构、人性欲望,更准确、更专业地理解影片。
本书收录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德学院(Reinwardt Academy)过去10年出版的高水平论文。它们是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就当今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的讨论和思考,反映了在全球化、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社群参与等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策展人、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专家应对的新思路、新策略。
《中国祠堂通论》在广泛收集、系统整理中国祠堂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五千年来祠堂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中国祠堂通论》分经编和纬编两部分:经编从纵的方面论述了祠堂起源、周代诞生、汉代墓祠、唐代家庙、宋代家祠、明清祠堂以及当代祠堂等七个章节,介绍中国祠堂的发展线索;纬编从横的方面论述了祠堂种类、祠堂建筑、祠堂祭祀礼仪、祠堂祭田、祠堂管理、祠堂文化以及祠堂功能等七个专题。《中国祠堂通论》的问世,对于进一步开发中国祠堂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化史》一书叙述了自上古至近世民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全书共三编。编为上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为中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为近世文化史,主要叙述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什么是东方文明?东方文明的极致代表是什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如何交流如何互动互鉴?本书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宏阔的视野,以充满智慧、激发思考或颇富争议的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本书分七编, 中国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三个节点与历史启示 西方对东方文明的解除了解及其历史观 欧洲启蒙思想的中国进入和中国他者的意义 文明的礼物礼仪与世界历史的思辨 明清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定性与定位 何为东方或何为西方 ,较为全面系统爬梳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本书对西方近年来对于中国崛起的过度夸大和紧张进行溯源;从文明交流的角度,为理解中国的崛起提供一个崭新视角;在中华文明远播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的大范围开展,我们日渐清晰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 一带一路 沿线本书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 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主编。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卷汇集了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伊朗等十四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关于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以理论探索、社区的主体性、遗产旅游的乡村影响、非遗名录与列入规则、乡村民间工艺、遗产化反思、口头传统的资源转化的实践与经验等9个专题,系统呈现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的经验、举措与学术成果。由多国民俗学家及文化学者共同完成。
本书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诗学进行的一番审视与解读。从特定范畴与命题切入,通过追源溯流式的考察,弄清其本来涵义及演化脉络,再逐步提升到古今会通的理论观照点上来。这些专题虽远不足以包罗中国诗学的全部精粹,但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将方方面面的问题带动起来,且互相关联。编排上,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情志 、 境象 、 言辞体式 三个层面,大体与中国诗歌艺术的 意 象 言 系统相应。各个专题之上有一篇总论性的导言,对中国诗学的精神特质作一鸟瞰式提挈,结语部分侧重在诗学传统推陈出新的估量,也是就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一点分疏。 全稿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立论新颖,论证有力,是一部高质量的诗学理论著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特定空间、群体传承的知识、信仰、情感、艺术、技术及其外部表现形式。 本书包含节日习俗、民间信仰、集会仪典和社会实践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高水平论文。此类非遗项目在我国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和丰富的表达形态。中国民间信仰是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近年来备受海外汉学关注。全面梳理20年来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成果,经筛选、整理后结集成书。
本书力求探索以 非传统思维 非 主流途径 非常规方式 将宽广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分层次、按对象、有目标地传播到海外的有效方法。 本书发现,国家形象仍然是中国对外传播有效性的软肋,中国自身定位的和平形象与海外对中国普遍认知的 威胁 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华文化全球推广的激进手段、自称 厉害 的话语方式,国内外舆论存在深刻的分歧和明显的争议。在国际交往中,民间力量大有可为,公众外交潜力深厚。文化传播要因势利导, 借船 借机 将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传扬出去。
《郭论》 拾遗明清历史、解读市井文化、大话经典名著 郭德纲以更独特的视角、更有温度的故事,解读中国人骨子里的 忠 与 义 。 洞察人生,烛映世变,史学、文学、哲学一次到位。慢火烹茶,进退有度,体会中国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热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论》,带你领略更大的江湖。 《捡史》 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郭德纲 说起来谁都不信,我其实是一个好静不好动的人。 郭德纲在 郭论 系列的《捡史》中说, *近下雨,我每天在家里坐着,读读书,看看戏,就觉得很快乐。 他喜欢读史,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古人说 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就是这个意思。 《捡史》是百万畅销经典 郭论 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处。
蜀学发展源远流长,费誉颇多。作为根植于巴蜀大地,不断与中原文化互动的学术,蜀学有着丰富的学术成就。本书精选了二十余篇名家论蜀学的文章,界定了蜀学的定义、时空范围、内涵与外延,并阐明了蜀学的发展分期,凸显了重要的蜀学人物,肯定了蜀学的重要贡献与价值。这些论文为现今蜀学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第-部分总论,是蜀学的定义和思想体系的展现;第二部分分论,是蜀学各时期发展状况的表现;第三部分专论,是蜀学各领域成就影响的研究总结。此次整理出版将二十余篇论文划分为上述三个版块,有利于读者从多维度了解蜀学的面貌,厘清蜀学研究的现状。
本书有助于深化唐代宗教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唐代三教论衡受佛教本土化的发展趋势、政权的三教融合政策、诸种诞节表演伎艺和魏晋清谈的影响,逐步远离政教冲突和教理辩论,融入宫廷游艺活动,终演化为唐以后国家节日之政治活动中宗教界身份展示的表演伎艺。此演化对唐代士人的三教融合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本书有助于拓展三教论衡的研究路径。学术界常从中印文化交流、儒释道三教教义融合两种渠道来考察,轻视了仪式性、程式化、娱乐性等特征,本项目成果可以弥补这种缺憾。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唐代历史、文学、宗教、民俗等学科的研究,为此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思考路径,为相关学科的教材编订、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出土文献研究》创办于1985年,为国内最早的以出土文献为研究对象的专业辑刊。本辑共收录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甲骨、青铜器、简帛、墓志、吐鲁番文书、敦煌文献等多种出土资料,包括新近刊布的湖北荆州枣林铺造纸厂46号战国楚墓出土竹简等,研究既有文字学上的探讨,又有文献学、史学等方面的考察,由此可以一见出土文献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冲突问题放到一个世界的架构里去思考,将视野扩及到全世界。书中所展露的锐见与洞识力是作者的学力与艰苦的思考的结晶,是一个专业的思想者,以他相当深厚的知识训练为基底,而完成的一项具有独立的创建性价值的著作。它的确说出了些什么,也解答了些什么。全书见解精辟,分析,行文雄辩。书后刊载许倬云、金耀基的长评,以及殷海光答许倬云的文章。另附英汉对照表,记录书中所涉人名、学术名词,颇便阅读。
本书为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与研究书系 的导论部分。它从 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基本轨迹和方式 这个层面着手,将重点放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翻译研究上。循着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基本轨迹和方式,结合对象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容纳、排斥和变异的状态,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放在社会与思想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纠正了那种单一套用后现代理论解释西方汉学的知识特征和思想文化特征的混乱倾向。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境界:中西传播思想的分野与对话》一方面借鉴西方传播学成熟的学科分类,即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等核心框架,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思想、个案或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则立足中外传播学新的一些研究领域,着重从舆论传播、说服传播、家庭传播、身体传播、公共传播、修辞传播等观照中国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沟通智慧与丰富实践,从而总体上能够建构起中西传播学的对话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