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祭祀在中国古代是一项常行的礼仪活动。它既是学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实施教化的重要举措。一次完整的祭孔活动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祭祀场地、祭祀时间、享祭者、献祭者、祭祀品物、祭祀乐舞及祭祀仪式等。在两千多年的祭孔历史上,这些要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董喜宁编著的《孔庙祭祀研究》从孔庙、享祭者、献祭者、祭品与祭器、祭祀乐舞、祭祀名类与释奠程序等方面对孔庙祭祀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从礼的角度对祭孔活动这一有机整体进行礼制、礼仪、礼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资料详赡,观点允当、文字流畅典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研究著作,具有规范和改进当代孔庙祭祀仪式的重要参考价值。
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现存文明都严禁?为什么神话在古代广泛流传而在今天却从语言中被过滤?婚姻是历史上曾有过的真实还是神话中的玄想?人类心灵深处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无法抹去的“情结”?……作者坦言:“我写这本书,老实说主要出于对血缘婚姻和禁忌的好奇。”
中国现代学术的总成绩,是清中叶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高峰。中国现代学人的学问结构,在西学的训练方面,无论汉宋儒还是清儒,都不能与之同年而语;而他们的国学根底,又为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既贯通古今又会通中西,是20世纪人文大师的特点。 刘梦溪编著的《现代学人的信仰(精)》以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吴宓、钱锺书、马一浮、章太炎、熊十力、冯友兰、蔡元培、傅斯年等现代学术人物的思想传论为中心,讲述他们的思想和故事、精神与信仰。文字典雅,笔墨含情。一卷在手,可窥得现代学术的无量藏。 中国现代学人的学术与创获、独标与秀出、谈吐与风致、精神与信仰,确有传之后世而不磨的典范意义。
本书2011年6月,由福建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莆田学院等承办的“第三届海峡论坛‘保护世界遗产,弘扬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妈祖故里莆田湄洲岛成功举行。彭文宇主编的这本书乃是本次学术盛会的论文选集。主要内容包括:闽台妈祖信仰与政治认同;广东妈祖信仰及其流变初探;元明时代的天妃画像综考;妈祖文化调适传播刍议等。
《闽台民间信仰源流》为研究闽台民间信仰源流 的专著。首先,把闽台民间信仰的历史放在具体的自 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考察,认为闽台民间信仰的产生 和发展,在深受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的同时,与闽台 地区的自然、社会、历史等密切相关。其次,把十分 复杂的闽台民间诸神归结为自然崇拜、祖先与行业祖 师崇拜、医药神与瘟神崇拜、海神与功臣圣贤崇拜、 道教与佛教俗神崇拜等几个类型,简要介绍了在闽台 民间影响较大的近三十位神灵从人到神的演化过程。 再次,详细介绍了闽台民间信仰的各种活动,分析其 文化内涵,揭示其奥秘。《闽台民间信仰源流》在此 基础上,对闽台民间信仰的特征和社会历史作用提出 了一些理论思考。本书由林国平著。
土族民间信仰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产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灵信仰的综合体,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体系和一定的宗教性。本书在关注土族民间信仰的发生空间,论述土族民间信仰图景基础上,通过对土族民间信仰典型仪式的内容和各种象征的深入分析,探析土族民间信仰背后更为深刻的观念和意识,寻找隐藏在具体表现形式背后的内在逻辑,说明民间信仰在土族社会中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本书以田野调查法为主,通过对特定文化空间的深度潜入,在广泛占有田野资料基础上,适度进行田野追踪,对研究主体给予解析性的观照,记载行将逝去的民俗文化事象,具有保留传统文化、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的意义,更具有为理解现实社会并思考现实生活应该如何发展提供借鉴的意义。
本书是作者积十余年之功,对其家乡莆田孙村所作的研究内容包括通婚圈、俗“例”之变、灵力兴衰“共时态社区”中人鬼神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依托于乡土社会文化网络的“同乡同业”经济等。作者探寻微观历史中的细脉与秘径,从日常生活变迁和延续的角度来考察问题,以小见大,贴地入微。 本书内容生动,并且带有较重要的理论含义,包括对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革命等二元对立框架的反思,以及对“权力的文化网络”、乡村“空心化”等被较普遍使用的概念的重新论证。
本书以中国福文化为基础,通过各个方面来阐释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例如与“福”字相关的来源、含义等,配上实物形式的剪纸、字画、篆刻等图片和照片,在对此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的典故、传说,以及民间的一些词句用法。还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福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使本书更加贴近生活。
这是一本了解中国民间禁忌知识的百科全书。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民间禁忌风俗,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业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万事万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不祥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整观、深入、精细;夹叙夹议,内在逻辑性较强;学术水准有定评,技术质量信得过;内容丰富、文字通俗;赏心悦目、检索方便;能够满足各种需求,值得广大读者惠存;适合城乡书屋、家庭书架珍藏。 一本书在手,民间禁忌知识不求人。
在《民国杭州研究丛书》推进的过程中,杭州文史研究会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的宗旨,从具体每一邵书的研究思路到写作提纲再到成稿,都组织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严格评审,各位作者根据评审意见数易其稿,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为了力求达到一个总的目标;要使这套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专著在学术上能够经得起检验,在一定时期内体现民国杭州研究的水平。至于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有待于各界人士的评论指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套民国杭州研究丛书的推出,必将对以后的民国杭州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今日杭州是历史杭州的传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是距离现在近的一个历史阶段,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纵深研究,不但大大丰富了杭州的历史文化,而且其所揭示的历史轨迹能够为当前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
《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当代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内在机制;当代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研究等。
民间信仰习俗是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定分支延续至今的产物,是我们研究各民族历史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加强对民间信仰习俗的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本书是作者对新时期中国民间信仰习俗的性质、特征、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成果。本书以上海、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南、辽宁、山东、陕西、甘肃、云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台湾等地的民间信仰的历史和现状为线索,阐述了其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作用和发展前景。作者从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出发,倡导正确看待并全面认识民间信仰习俗,认为应该在把握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弄清哪些是需要我们保护的,哪些是应该摈弃的,进而发挥民间信仰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本了解中国民间禁忌知识的百科全书。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民间禁忌风俗,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业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万事万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不祥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整观、深入、精细;夹叙夹议,内在逻辑性较强;学术水准有定评,技术质量信得过;内容丰富、文字通俗;赏心悦目、检索方便;能够满足各种需求,值得广大读者惠存;适合城乡书屋、家庭书架珍藏。 一本书在手,民间禁忌知识不求人。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分为取名理论、取名技法以及取名文化三大版块,全面展示了中国人取名的学问,并尝试构建“中华取名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系统研究阐述了中国人取名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取名习俗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将其上升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有一定的开创性。 取名理论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姓名类型、特征、名字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以及取名的建制等基本概念。同时详细阐述了中国取名的演变历史,首次揭秘我国取名现状的面面观。取名技法部分,次提出中国民间和专业两大类取名技法概念,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古今各类的取名方法,填补了目前我国尚无取名完整分类方法的空白。特别是将民间法分为十类一百种,详细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8种专业取名法。同时归纳了取名或改名时必须注意的六大方面的忌讳
庙会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一定时间和领域,以一定仪式纪念某种神祇的聚会。它起源于远古,包含着原始信仰崇拜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宗教文化渗透于民间庙会,表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重要的是,庙会因时举行,是农耕文明的晴雨表,是一定地域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间艺术的集散地,狂欢节,不同人群在此获得不同的需要。今天,时代发生了重要变化,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共处民间庙会,人们依然对它充满浓郁的情感。民间庙会作为文化遗产,被赋予新的内容,形成文化产业开发的有利平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如司马迁所说, 昔三代之居皆在洛河之间 ,这里的庙会具有更为独特的内容和价值。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问祖,庙会形成一道格外亮丽的文化风景。
如何构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而其基石就是绵延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所融合的民俗。本书记叙了华夏五千年的禁忌,让你更好的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文学典籍的定向解读》在对六个 概念(精英思维,民间信仰、民俗信仰[俗信]、信仰民俗、价值认知、认知 价值)进行理论形态论说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仙人闲人与贤人忙人、玉女西 极东旒游、民俗信仰与文学表述来讨论民俗信仰的双向解读;用政治经验 的文化传承、传统风习与文化认同、原初文化的传承心理来解析文化传承 的双重制约;用民俗内蕴的渗透、社会气象的渗透、人物品格的渗透来讨 论精神内蕴的互相渗透;用原朴美学的泛化、上古民歌的雅化、精英哲学 的俗化来描述审美价值的交互推进;用文化层次的对应展演、文本层次的 对应解读、观念层次的对应演绎来展示观照层次的对应;用原初文化观念 的互动、原初宗族观念的互动、原初信仰观念的互动展演原初观念的互动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