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 唐诗的源流 切入,开启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全书由浅入深,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紧接着, 知人论诗,以诗解人 ,解读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0位诗人的代表作品,让中学生对唐代的诗人、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歌风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 诗词之美,美在语言,美在声律,美在意境,美在其背后的动人故事,诗词是我们语言美的精粹。《孩子们喜爱的诗词故事/中华经典精选》精选30个经典诗词故事,搭配童趣的手绘插图,娓娓讲述唐宋诗(词)人的传奇际遇,穿越千年时光,带你走进诗词背后的精彩世界。品读过这些经典诗词背后的故事,再去吟诵这些千古流传的诗篇,你看到的,将不仅是一句句精妙的诗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诗人,他们就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相信小朋友们会因为这些故事,爱上更多的诗词。
本书将近代艺术家诸宗元《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合在一起,定名为《中国书画浅说》。《中国书学浅说》分绪论、书体之分析、笔法之研究、字之结体及运用等几个部分。《中国画学浅说》分画体分别、画法通论、用笔、用墨、设色、学画程序、等几个部分,对中国画学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说,不失为国画初学者入门指导书。
这本《汉字与书法艺术》(作者杨燕君、俞伽)是“中华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册。《汉字与书法艺术》包括了烈火熔铸的文字——金文;首次统一的标准化文字——篆书;刑徒佐隶的变通产物——隶书;实用主义的完美体现——草书;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两极——“二王”的流婉与魏碑的壮美; “二王”遗风等内容。
1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而横亘在东方大地上的黄河与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演奏了中华两河文明的交响曲。本书介绍了长江、黄河流域的风情与文化,展现了一幅川流不息的中国历史长卷。
本书以武乐传统、文化融合、祖先祭祀、农事活动、婚姻家庭、宴饮、战争等为主题,对《诗经》中的代表诗篇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文字深入浅出。通过阅读本书,中学生可以对《诗经》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先秦社会文化生活的整体风貌,感悟《诗经》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中国疆土辽阔,名山众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山岳的悠久传统,名山则承载了更多的传说与故事。古代中国文人们为名山赋诗题词,刻石立碑,赋予了名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佛教、道教也多在名山之中修筑宗教建筑,使名山称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之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中国各地名山的传说故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内容,呈现中国巍峨连绵的山地风貌。
《山水册页》,96cm*68cm,清代方琮绘,共十开。原作纸本,设色,纵32厘米,横45.3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藏。这套册页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夏日,每开画面皆有精到之处,山峦和岩石的勾皴简略,多用侧笔折带皴,加上横笔点苔,树木枝疏叶落,表现出深秋肃杀清旷的意境,笔墨的疏简淡宕深得云林的遗意。此为其中四开。
《九峰珠翠图》,96cm*68cm,元代黄公望绘。原作绢本,墨笔,纵79.6厘米,横58.5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杨维祯寓居之“九峰三泖”(在今之江苏省松江县)的九峰为背景,画中树木造形及山石的皴法,与《富春山居图》皆有很多相似之处。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外的另一巨作。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西藏文化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神秘而圣洁,令无数人心向往之。藏式建筑、造像、雕刻、面具、唐卡、藏戏、民间手工艺、藏饰等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并讲解了西藏的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希望读者通过此书,更多地了解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故乡。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者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书法这一独特艺术的鉴赏、书法这一 综合艺术 对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艺术影响等进行了阐述。特别指出,近年来,欧美人士也逐渐发现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美。他们盛赞中国文字,认为每个字都是一朵美丽的花。
《印象中国》丛书共111册,涵盖了汉字、京剧 、太*、节日、书法等111个文化元素,对中国文化 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和呈现。这些文化元素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富中国特色,表现了特 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文化背后特有的价值观 和审美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谓是中华文明的切片。 阅读本套书,您能系统而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面 貌,真正认识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基因.从而提升文 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树立文化自信,开启智慧人 生。 吕明伟编写的《园林/印象中国历史活化石》是 其中一册。
《花荫双鹤图》,96cm*68cm,清代郎世宁绘。原作绢本,设色,纵170.7厘米,横 93.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花荫双鹤图》是一幅寓意和睦温馨、天长地久的吉祥画作。四只仙鹤象征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图中仙鹤身形修长优美,洁白的羽毛光滑可鉴,月季花娇柔多姿。花树下,一只*似乎在与两只毛茸茸的小鹤对话。画面色彩艳丽,但雅而不俗。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文化厅承办的“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日前在西宁市举办。国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唐卡传承、唐卡艺术与热贡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唐卡艺术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17位国内外专家代表作重点发言,他们就唐卡艺术的本体特征、宗教意义、继承与发展、市场诱惑与守护、人才培养与责任以及传承模式的创新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唐卡艺术如何更好地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得到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即为该论坛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