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刺绣文化解读
    •   ( 242 条评论 )
    • 李宏复 著 /2015-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人类发明了“针”,“针”赋予了人类广阔的物质文化空间。古人用骨针、兽筋实现“而衣皮苇”,无意识地产生了线的纫迹——刺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这种无意识的纫迹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所需的刺绣纹样。从无意识的使用到有意识的制作,再到基本功能的扩大,刺绣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产生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实用性外,人们的心理感受、审美情趣和礼制观念等,也都通过刺绣这一载体有所表现。刺绣兼容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重属性,可称之为刺绣文化。中国的刺绣文化历史,是人类创造独特精致物质生活的历史,也是人类积淀深厚人文意蕴和艺术精神的历史。

    • ¥57.6 ¥80 折扣:7.2折
    • 故宫生活志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周乾 /2025-06-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揭秘明清宫廷生活,披露珍贵文献图档;展开故宫恢弘画卷,深入还原历史真相。庄严宏伟的故宫,明清帝王执政、生活之所在。红墙之后,帝王家的衣食住行,既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精致奢华,又有与普通百姓相似的一面。本书以故宫为叙述主体,采用史料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起居、饮食、行乐、节俗为线,结合300余幅故宫实地建筑摄影和珍贵文物、历史档案图片,解读明清宫廷生活的种种细节,描绘恢弘神秘的紫禁城画卷,全方位还原真实的明清宫廷生活。

    • ¥78 ¥112 折扣:7折
    • 手艺之城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朱雅婷,詹忆梦 /2020-10-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对中国几大手艺产业带实地采访、调查的资料为基础,主要针对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揭阳(翡翠)、福建(茶叶)等,以手艺城市为线索,以手艺产业带为篇章,以区别于一般的匠人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个产业带中最有代表性的手艺人的深度故事,同时对各个城市中呈现的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以旁观的视角更鲜活地展现了出来,以此传播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同时每个故事中还附有该手工业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该手工业城市的概况,内容丰富,也可作为手工艺城市旅游的指南。

    • ¥69.3 ¥98 折扣:7.1折
    • 国之族 民族文物与工艺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编 /2021-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是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文化特质风格迥异、丰富多样。饱含民族智慧的工艺制品,来源于少数民族能工巧匠们世代积累的高超技艺,以及他们对所处环境的高度适应和他们掌握的丰富知识。他们利用各种材质和技术,创造了一件件艺术精品,表现出人类文明伟大的创造力与文化本身的复杂多样性。这些种类繁多、色彩绚丽、技巧纷呈、生活气息浓郁的卓越创造,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广袤、奇异、美妙、动人的图画。本书为上海博物馆“花满申城——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新陈列”特展的教育读物,主要邀请来自国内很好民族学研究高校与机构的学者来具体阐释中国的民族与民族工艺,包含民族学基础概念、我国的民族国情、各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现象与工艺制品等。

    • ¥75.7 ¥108 折扣:7折
    • 手艺之城 朱雅婷,詹忆梦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朱雅婷,詹忆梦 /2020-10-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对中国几大手艺产业带实地采访、调查的资料为基础,主要针对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揭阳(翡翠)、福建(茶叶)等,以手艺城市为线索,以手艺产业带为篇章,以区别于一般的匠人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个产业带中最有代表性的手艺人的深度故事,同时对各个城市中呈现的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以旁观的视角更鲜活地展现了出来,以此传播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同时每个故事中还附有该手工业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该手工业城市的概况,内容丰富,也可作为手工艺城市旅游的指南。

    • ¥69.3 ¥98 折扣:7.1折
    •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
    •   ( 0 条评论 )
    • 张雷 /2021-10-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荆楚地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部专著。作为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研究领域的一部著作,本书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门蓝印花布进行了全面整理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围绕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问题,从概述、技术工艺、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创新应用与传承复兴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古代蓝染植物考证、蓝印花布发展脉络、型版印花起源、花版制作“断刀”技术、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现代数字化保护技术、现代服饰创新等进行创新研究,以更加客观、真实的视角反映荆楚地区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印染技艺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本书选题植根于民间,内容丰富,视角新颖,有利于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者

    • ¥70.3 ¥88 折扣:8折
    • 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消费路径研究 陈忆澄 文化 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   ( 0 条评论 )
    • 陈忆澄 /2025-06-30/ 中国文联
    • 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消费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后工业文明等社会思潮对传承的影响。人们通过消费活动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当代的生活场景连接起来,使传承得以落地。艺术传承的人才体系、技艺系统、风格特征、作品谱系都在消费活动的引导和塑造中形成新的时代风貌。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消费路径,既是消费社会语境下传统艺术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文化问题,也是传统艺术在当代传承进程中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问题、产业问题,还关涉了艺术的创作、审美、接受等艺术理论问题。

    • ¥61.6 ¥88 折扣:7折
    • 江南民间发绣 天津古籍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23-05-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发绣,又称“生命符号的艺术”,是以发代线,用绸或绢作载体而绣制的绣品。本书从艺术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民俗学等角度切入,通过查阅史料和实地采访、田野调查等研究手段,分成发绣艺术的起源与就演变、发绣的工具材料与制作流程、发绣的工艺特征、发绣的艺术特征与表现题材、发绣与书画艺术的渊源、传承创新与发展之路等几个章节,系统全面展现了江南民间发绣这一非遗的魅力。其中,本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江南民间发绣的艺术特征异同、书画艺术对发绣艺术的影响及其传承创新之路径。另外,全书配有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资料,让江南民间发绣艺术尽展眼前。旨在通过对江南民间发绣艺术的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江南民间发绣艺术等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传承。

    • ¥62 ¥88 折扣:7折
    • 陕西民间美术精品·陕北剪纸
    •   ( 113 条评论 )
    • 陈山桥 编著 /2012-01-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陕西民间剪纸拥有非常成熟的艺术程式。通常每一个地区的民间剪纸都有自己的艺术程式,其成熟与否是检视当地民间剪纸艺术水准的一种标志。这些程式是千百年来在民间剪纸发展的自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集体创造的结晶,是某一地域的剪纸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始终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的基本谱系与规范,也是每一个普通农村女性缘此学习并掌握剪纸艺术的传统语言规范,继而超越规范,施展她天才的个性创造才能的文化平台。广大民间剪纸艺人通过对程式的掌握而使当地民间剪纸得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

    • ¥57.4 ¥68 折扣:8.4折
    • 韩国风俗画 商务印书馆
    •   ( 0 条评论 )
    • (韩)郑炳模 著;金青龙,赵亮 译 /2015-06-01/ 商务印书馆
    • 风俗画是以一定地区、民族或一定社会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面貌、民俗风情等为题材的绘画,是表现现实生活的重要画科。其历史悠久,表现手法多样。 本书为郑炳模教授的博士论文,加以增补扩充的美术专业书籍,是一本韩国风俗画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把具体表现百姓意识和生活场景的一系列韩国风俗画按宗教、政治、世俗及生活题材进行划分,以一贯清晰客观的文采,详述了韩国风俗画的历史变迁过程,代表各个时代文人画家,画员等的绘画风格,以及画风的转变,更进一步阐明绘画中所呈现的或隐藏的时代意义。该书论述的出发点起于以朝鲜后期风俗画的“世俗性”,因此对该时期的研究占据了较大篇幅。 全书共分作五大部分,分别是:“什么是风俗画”、“信仰与风俗画”、“政治与风俗画”、“通俗与风俗画”、以及“生活与风俗画”。作为一

    • ¥57.2 ¥78 折扣:7.3折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 元代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茅惠伟 /2021-06-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丝绸纹样历史悠久、绚丽多彩,表号、谐音、象征等方式的运用使纹样富有深沉的文化与寓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等,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资料。本著作包含国内外研究中国元代时期的丝绸图案,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中国的生丝与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时至元代中期后,丝绸产区格局有较大变化,北方地区的丝绸生产衰落,江南地区变得更为重要。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元代》图版以文物原图为主、素材图为辅,共约100幅。文字叙述浅显通俗,充满艺术性。

    • ¥61.6 ¥88 折扣:7折
    • 中国手工纸的传统技艺
    •   ( 177 条评论 )
    • 刘仁庆 /2019-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约30万字12章,就中国手工纸的传统技艺,按其生产过程进行了详尽地记录与描绘,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手工纸的定义、生产、原料、纸药、制法和手抄加工,以及一整套生产工序(包括浸泡、灰腌、蒸煮、洗涤、漂白、打浆、抄纸、压榨、干燥、整纸)等,还附有插图166幅,参考书目72部以及综合索引301条。本书可供宣传文教、文旅考古、造纸印刷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广大社会读者参考学习。

    • ¥71.3 ¥99 折扣:7.2折
    • 编织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金晖 编著 /2025-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应用艺术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民族学、生态美学等理论,集中选取土家族地区二十一位民间木工技艺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由采访人与民间艺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本书围绕武陵山片区的民间编织技艺。民间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技艺,尽管传承谱系关系简单,但也还有编织技艺发展的历史渊源可溯。从编织技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编织出现,其历史悠久。在武陵山地区,编织艺术创作非常兴盛,其原因除开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之外,应该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丰富的自然资源养育出一批编织艺人。此外,编织技艺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有关,是为生活的实用艺术。总之,编织不仅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同时还为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

    • ¥99.2 ¥138 折扣:7.2折
    • 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马晓乐 主编 /2017-03-01/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囍”“春”“福”等祥瑞图符以及脸谱、灯笼等传统民俗手工共12个类别,分为12课,每课包括所学剪纸的背景内容简介、制作步骤和图示、相关短文阅读及配套练习、知识技能拓展、生活应用、欣赏生活中的关于本课剪纸的图片等几大板块,并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

    • ¥61.6 ¥88 折扣:7折
    •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   ( 307 条评论 )
    • 林素清 著;何寄澎 编 /2017-08-01/ 中信出版社
    •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欣赏篆刻的书。作者将有关篆刻的知识按主题分解,包括篆刻的起源、分类、形状、材料、类别,以及构成印文的内容、字体、图像和边款等,每个主题分专章介绍,同时提供大量精美图片,使读者获得直观感受。*后对历代著名的篆刻家与篆刻作品进行了具体的风格分析,使读者对篆刻作品能有整体的把握。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 国学 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 传统文化 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 国学 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 传统 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

    • ¥51 ¥6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