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鸣雷创办的汉学丛书,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于1892年到1938年陆续推出,共计66号,这些著作深获汉学界的认可,讨论的主题也全部关于中国:大到中国帝王的陵墓,小到中国渔民用的渔具。它是一套很有分量的丛书,其中的五本还曾经获得过法国汉学的奖项儒莲汉学奖,包括晁德莅的《中国文学课程》、董师中的《中国官话指南》等;夏之时的《法文中国坤舆详略志》、蔡尚质的《长江上游地图》等则获得了巴黎地理学奖和科学学术奖。还有禄是遒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等著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依然是海内外汉学界的经典作品。
为进一步发掘黄骅郛堤城瓮棺葬群在古代东亚瓮棺葬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对其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并搭建新的关于古代东亚文化交流的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局、问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黄骅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瓮棺葬与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2~15日在闸北省黄骅市举行。本书收录与会学者、相关专家论文24篇以及相关讲话结集出版,内容包括东亚各地瓮棺葬的发现及认识、黄尊华郭堤城瓮棺葬的发现及意义、黄骅郛堤城的年代和性质、东亚瓮棺葬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瓮棺葬葬具及出土器物、瓮棺葬与城址的位置关系,以及中、日、韩瓮棺葬的文化联系和瓮棺葬所反映的古代东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夏鸣雷创办的汉学丛书,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于1892年到1938年陆续推出,共计66号,这些著作深获汉学界的认可,讨论的主题也全部关于中国:大到中国帝王的陵墓,小到中国渔民用的渔具。它是一套很有分量的丛书,其中的五本还曾经获得过法国汉学的奖项儒莲汉学奖,包括晁德莅的《中国文学课程》、董师中的《中国官话指南》等;夏之时的《法文中国坤舆详略志》、蔡尚质的《长江上游地图》等则获得了巴黎地理学奖和科学学术奖。还有禄是遒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等著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依然是海内外汉学界的经典作品。
夏鸣雷创办的汉学丛书,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于1892年到1938年陆续推出,共计66号,这些著作深获汉学界的认可,讨论的主题也全部关于中国:大到中国帝王的陵墓,小到中国渔民用的渔具。它是一套很有分量的丛书,其中的五本还曾经获得过法国汉学的奖项儒莲汉学奖,包括晁德莅的《中国文学课程》、董师中的《中国官话指南》等;夏之时的《法文中国坤舆详略志》、蔡尚质的《长江上游地图》等则获得了巴黎地理学奖和科学学术奖。还有禄是遒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等著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依然是海内外汉学界的经典作品。
本著揭示的泛北部湾地区秦汉时代的古族社会文明,是包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古代文明,是面向海洋和西方世界的文明。当时东西方文化在此频繁交汇并向周边传播,对东西方世界的文明进步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意味本著的完成,对于今后重建中国的古代区域文明史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著作为一部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它不仅可为中国南疆与东南亚民族的社会文明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而且也有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基础建设,有助于本区域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还可为今后的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学术理论基础。
本书包含两部分内容。部分介绍歌川国芳鬼怪精灵主题的画作,汇集了歌川国芳鬼怪题的浮世绘画作中的60幅精品。这些鬼怪形形色色,一点也不可怕,相反还很可爱,有些则不是精怪,而是戏法。本部分正面画作,背面则是画作元素的黑白水印效果。这样不会影响内页作为单独作品的装裱,而且背面的黑白图可用于涂色。第二部分介绍这些画作的编号、名称、尺寸、出版商、制作时期和收藏地等信息,以及对画作意境和背景的介绍,还包括日语中常见的语音梗。全书以画作为主,主题诱人,阅读轻松,充满趣味性。
《古代希腊:人与神》是有史以来,我国举办的*规模的古希腊文物展。此次展出的120件套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时间跨度长达7000多年。对于古希腊尚知之甚浅的广大市民该如何欣赏这个展览?古希腊文物与同时期的中国文物相比有哪些特色?策划此次展览的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煜先生介绍,希腊文明被称为是当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希腊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主要是雕塑和戏剧。从此次展览上不难发现,古希腊雕塑艺术十分发达,尤其是石雕。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虽然中华文明不以雕塑而著称,但我们的古代雕塑艺术依然高超,同时期的艺术品与希腊相比,各有千秋。 此次展览会集了来自希腊37家博物馆的120件展品,包括古希腊自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陶像、青铜制品、大理石雕、金属浮雕、陶器绘画等不同种类的
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埃及无疑曾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本书精选并绘制的1500幅照片及插图,从图坦卡门面具到帝王谷和大金字塔,从墓室的象形文字到饰以T形十字章和圣甲虫的黄金宝藏、堪称是再现古埃及辉煌文明的一场盛典。 本书不仅探究了古埃及历史、宗教、文学和艺术,还描绘了金字塔建造者和手工艺人等寻常百姓日常起居场景,并以大量的细节惟妙惟肖刻画了法老王的世界,为读者了解古埃及神祕和桔彩纷呈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古文明书系》研究“ ”沿线且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伦与亚述、印度、波斯、中国、希腊、罗马等文明,以中西比较、中西交流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从当下观察古代文明的整体性变迁,以宏大的视角展示古文明的兴衰;又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并反映学术研究的 动态,用中国人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世界,架构认识世界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中心论”。 易宁、祝宏俊、王大庆等著的《古代希腊文明(精)/ 古文明书系》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引发着人们无尽的想象,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赞叹胡夫大金字塔的雄伟壮观。 埃及学家皮埃尔 塔莱特原本是在埃及沙漠里寻找带有象形文字的岩刻铭文,却意外发现了纸草,这是近年埃及学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这份纸草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写文本,大约书写于4600年前,因在红海沿岸被发现而得名《红海古卷》。纸草文献通过 历史中的个体 埃及工队的工作日记,讲述了历史上修建胡夫大金字塔的人们的活动,从而揭示了胡夫大金字塔是如何修建的,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需的铜矿、石材、木材是如何从埃及各地和周边地区获取的。本书正是对这部《红海古卷》的详细探究。 书中也揭示了金字塔修建背后的早期国家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更加微观地审视古埃及早期国家的问题。这段历史不仅是古埃及与
“ ”古文明书系研究“ ”沿线且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伦与亚述、印度、波斯、中国、希腊、罗马等文明,以中西比较、中西交流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从当下观察古代文明的整体性变迁,以宏大的视角展示古文明的兴衰;又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并反映学术研究的 动态,用中国人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世界,架构认识世界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中心论”。 于殿利著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精)/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力图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文献,援用社会科学理论,揭示出与传统 不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图景。城市文明、商业文明、法律文明、公民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本主义思想等构成人类现代文明基石的诸多元素,不仅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都能找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