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历史学著作,它是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西方文明的根源和发展趋势所做的全景式梳理和诊断。汤因比对“希腊精神”的描述无疑带有某种斯宾格勒式的“文化形态论”,但他的历史叙述渗透着强烈的个人问题关切甚至“文明忧虑”。汤因比不仅以希腊文明观察者的身份描述了它从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7世纪的曲折历程,还以旅行家的身份对历史事件与自己的亲身游历见闻进行了生动的穿插记述。他将“希腊精神”视为一种融合了多个地理区域、文化要素、种族特性和宗教精神的文明综合体,并从地理风貌、工商业、科技、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战争、殖民、人性等角度,以其精深的历史洞察力和汪洋恣肆的笔法,为每一位有心于希腊文明及其现代形态变迁的人提供了*的指南。
古代印度奥义书的哲学与希腊罗马哲学是否有相通之处?印度寓言与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阿拉伯故事有何联系?印度古典梵文戏剧诗歌与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何关联?印度文化是如何传入东南亚,又沿太平洋岛屿向东,直至影响了古代美洲? D.P.辛加尔编著的《印度与世界文明(下卷)》综合了近代以来西方和东方学者在印度文化与东亚文化、东南亚文化、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世纪与近代欧洲文化等主要文化中心相互交往和影响方面的主要学术成果,系统、全面阐述印度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内容广博。 时空跨度极大。
深藏在中国横断山脉万水千山怀抱中的纳西族堪称一个古文明的大族:古老神秘的东巴教、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的多元文明、荣膺[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丽江古城、融纳西人古典音乐和[元人遗音]以及道教洞经音乐等于一体的纳西古乐、高原母湖——沪沽湖畔的[女儿国]的母系制和走婚、凄美哀绝的[世界殉情之都]等等,吸引和震撼着许多世人的目光和心灵,而其中明亮的光芒,那是凝聚着纳西人千年智慧和无数奇谜的原始宗教——东巴教,它是举世瞩目的纳西古文明的皇乐章。在茫茫世间,东巴教与纳西人风雨相伴,成为他们生命中重要的灵性力量,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与东巴教息息相关,他们人生的每一个足印都在东巴教的祭坛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东巴教熔帮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灵。
《印度与世界文明(下卷)》介绍了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数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十分深刻影响,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文明既曾繁荣昌盛,也尝衰微低迷,但它却历经劫难,踣而复起,四千余年,绵延不绝,并在20世纪中叶再获新生。
当我们思考欧洲的起源时,为何要将古希腊视为其现代文明的基础?古希腊人是怎样的一群人?是什么经历或挑战使他们如此特殊?还有重要的,这种自由的文化为何孕育在古希腊,而不是其他地方? 本书中,当代欧洲涉足古典世界卓越的权威之一,克里斯蒂安·迈耶通过对古希腊文明及其对手的广泛考量,由艺术到哲学,由政治到战争,展开了一次追寻答案的迷人之旅。而这本精心构思的杰作,正是他对古希腊文化终身研究的顶点。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笔者谨向国内学者献上这本《拜占庭文明》,希望它能有助于我国学者更好地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各文明区域的文明(包括华夏文明)在西方世界当代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而充分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和各不同文明区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明发展的互动性,从而更主动地认识今日的世界、更自信地走向世界的未来。
繁荣的古罗马有着数不尽的魅力,无论是建筑艺术、工程技术,还是商业和娱乐文化。世界知名插画大师斯蒂芬?比斯蒂用壮美的剖面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切,令人恍若走在罗马城欣欣向荣的街道。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 透视 :优美的罗马古典建筑,探索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建造奥秘 体验 :热闹非凡的节日庆典,感受斗兽表演和战车比赛的欢腾与残酷 发现 :画卷中隐藏的丰富细节和有趣的人物故事 认识 :古罗马人的生活百态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运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