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审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北京的27处地标性景点予以解读。这27处地标性景点分别是紫禁城、长城、中轴线、天坛、钟鼓楼、圆明园、胡同和四合院、天桥、积水潭、旧城墙和门楼、燕京八景、国子监、贤良寺、颐和园、砖塔胡同、什刹海、琉璃厂、红楼、湖广会馆、菜市口、法源寺、燕园、清华园、南锣鼓巷、陶然亭、铁狮子胡同、前门八大胡同,与走马观花式旅游不同,作者边行边思,带您走进北京的心魂深处。诚如作者所言, 掩卷之余,在幽静的灯火阑珊处,文化北京变为我们心里*温情的底色,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沧桑的历史感,如同一副尽收人间繁花似锦、悲欢离合的煌煌长卷,穿越世事和历史的风雨,缓缓展现于每一个关注北京的读者面前。 本书是人文北京、古都深度游的***书籍。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 梁陈方案 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 大屋顶 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 批判复古主义 、 大跃进 、 整风鸣放 、 文化大革命 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老北京民居宅院》精选了100幅描绘老北京民居宅院的画作,每幅均有简要的中英文字记录、说明。画作中的院落有59座已被拆毁,剩下的也多残缺不全。画作留意院落、建筑的类型和细部做法,恢复了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有风貌,表现了北京历史风貌之美。徐苹芳特为本书作序。作者原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名工艺美术师,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从2001年开始,他走遍北京大街小巷,通过实地调查,辅以历史照片、图像,绘制了百余院落,既有两进、三进占地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大型院落,或占地两三条胡同的王府,也有两合、一合不成局的小院子。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在延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地域文化中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文化需要的建设和发展。本书以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区域性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主题性文化为基本结构,分五个历史阶段,从北京城市的文化定位、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保护、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科学研究、教育事业、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事业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对外文化交流等九个基本文化层面,立体多维地展示、概括、阐述北京文化6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摄影师沈继光从1983年至今,用胶片和数码相机拍摄了几千幅关于北京的照片,包含了北京这座古城的具有文化、历史韵味的各个角落,有宫阙、庙宇、城墙、公园、学校、胡同,等等。本书选取了200幅左右的作品,基本都是首次发表,呈现出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韵味,作者称之为 北京的神情 。基于 形式即内容 的艺术追求,沈继光的摄影作品追求形式之美,精心把握拍摄角度和画面细节,从而让每一幅图片都具有审美韵味。
《格致之路--古都北京的科技文化》为北京文化史科技卷,作为专门史,特别是科技史,本书打破按编年写史的常规写法,而强调真实体现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把北京及其前身的数千年历史大体划分为几个大的时期,每个时期内则按学科领域写。作为地方史,特别是北京这样一个文明古城的地方史,本书注意突出地方特色,着力反映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把北京作为国都之前和作为国都之后作为两个大的阶段,对前一阶段更突出其自然条件对科技的影响,后一阶段则更突出其人文条件对科技的影响。
本书是 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 中的一本。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北京民间曲艺进行介绍讲解,深入浅出,旨在引领读者感受京腔京韵的文化魅力。
《京华事略 北京纪闻》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之“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集成”系列中的一册,本书由《京华事略》《北京纪闻》合集而成一本。《京华事略》为日本北京话教材,作者为晚清旗人金醒吾。该书之原本系竖排繁体,无句读,无注音。《北京纪闻》由岡本正文编译摘录了足以窥见北京风俗习惯、官衙商贾状态的报道,经金卓安校订审阅。校注者对其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这项工作不仅将为今后的早期北京话研究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而且将极大地推进汉语研究,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出版意义。
今天的北京是由历史的北京走过来的。当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北京欢欣不已的时候,往往又会回首低徊,幽幽地怀恋北京的往日…… 是的,北京的昨天,老北京,是我们不该忘怀的。那里有我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无尽的情思。当此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正展开胸怀拥抱全世界的时候,历史上的北京,更是我们中国人和国际友人众所瞩目。 《“北京通”丛书》由《老舍讲北京》、《金受申讲北京》、《张中行讲北京》、《候仁之讲北京》、《朱家溍讲北京》、《刘叶秋讲北京》、《邓云乡讲北京》、《赵洛讲北京》、《叶祖孚讲北京》九本组成,九位作者,由老舍到叶祖孚,都是研究北京的大家,卓有成效的文史通才。他们作为“过来人”,叙说北京的史地,描述北京的风情,记录北京的民俗……自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妙峰山庙会作为民间约定俗成的文化空间,在传统的循复再生中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其“香火亟盛无间断,昼夜不停庙不关”的历史盛况,正得益于文会的周到服务和武会的献艺表演。这部文集以香会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活动为基点,探讨了都市化背景下地缘性香会组织的基本形态和生存处境,对于研究乡土社会组织,探寻民间文化延续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本书分为五部分: 一、吃了么您呐? 二、咂摸滋味 三、闲趣儿 四、把玩 五、旧时光 分别将现今北京街头巷尾散落的正宗老北京的吃喝玩乐、风土人情与旧京的文化和读者慢慢道来,既是为读者亲自体验老北京风情指引方向,也是将自己心中的老北京情愫与大家分享。
北京是闻名中外的文化古都,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北京是中国历代建筑遗存多、质量好及历史延绵不断的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艺术典范性遗产。本书主要介绍北京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内容包括北京历史、战国至元的历代北京城市布局及其演变、特色和遗址、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及其艺术特色,以及分项详介遗存至今的如紫禁城、坛庙、皇家陵墓、佛寺道观清真寺和教堂、佛塔、会馆、园林、王府与民居、长城等。全书以历史先后为序,从宏观史学和比较研究角度,把建筑现象与社会历史进程结合起来,贯穿完整的学术脉络,除展示各代尤其是明清以来北京优秀传统建筑外,并将适当结合理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文风流畅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同时配有丰富的插图,是一部赏心悦目的优秀读物。
这是根据一个老北京人的口述,整理和编写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经过民国时期、日伪时期、内战时期的北京人。一句话,就是在旧社会生活过的北京人。 故事里有对北京人风俗和习惯的讲述,也许能让年轻人知道什么是老北京人,老北京人又是如何生活的;了解到那时北京城的历史与文化。 故事里的老北京人,是指九十多年前的北京人。那时北京人还分城里人和乡下人,城里人是生活在四九城内,也就是今天二环路内的人。乡下人是指城墙外务农的劳动人。而今天的北京由二环路扩充到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城市居民也不再局限于本市*。 故事里的老北京人,不包括解放后进城的、1958年为新中国建设进城的、改革开放后走进北京的有知识和技能的为北京做出贡献的新北京人,只因为他们没有老北京人在旧社会的那段经历。 故事描述了
在北京地区,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万年前,而北京先民的文明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可以用黄帝传说时代的古文献记载和当代考古发掘工作的成果作印证。从燕国分封,辽代建陪都,金代建首都,到元代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地域文化的发展,就像长江、黄河,越流越宽阔,越流越澎湃。在元、明、清三代形成的京师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颇具典型性的地域文化,其影响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北京的地域范围。它在北京产生和发展,然后向全国乃至国外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北京地域文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所能够与之相比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北京卷)》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可供学者参考,也可供干部培训及广大读者研习之用。尤其希望本书
本书里作家用通俗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向人们讲述了北京的城垣街巷、亭塔湖桥、商贾饮食,以及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阅读本书可以使人们了解北京的历史风貌,风俗民情。 人们在怀旧时,往往带有一些遗憾和伤感的色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这本书里,有思念、有追忆,虽有感慨,但是并不伤感,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书中不仅讲述了旧事物的消失,更描绘了新事物的诞生。作家的笔触一直是轻松的,仿佛一股清流从山间潺潺流出,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乃至自豪。且“与时俱进”的标准来衡量,是完全吻合的。也许是受作家对北京真挚情感的影响。阅读本书时始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新切感,使得我们也加强了对北京的了解和热爱,其魅力可想而知。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老北京天桥的文化生态,作者对这一“杂吧地”独特的民俗与文化进行了十多年的走访调查,积累了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前人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作者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曾亲身在天桥撂摊卖艺的老人,还包括当年的观众、老天桥艺人的后人或传人,以及一些有心的资料收集者和研究者。这些资料经过作者整理,不仅有研究价值,而且通俗易读,活现其时的“杂吧地”风貌。在开篇的“绪论”中,作者简单回顾了“北京”和“天桥”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天桥的阐释及其理念与方法,然后提出了自己研究天桥的独特思路——“眼睛向上看”、“平视”。“上编养穷人:口述的天桥”是十四个人的口述内容, “下编杂吧地:学术写作中的天桥”是本书的核心,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其访谈调查的心
回溯北京城百年风雨变迁追索城与人气脉精神关联。北京城就像蛋壳,是一个精致、优雅而易碎的存在,离开了这个壳,生存于其中的人将无所依附,有的人可以轻易地击碎它,有的人则把它看得高于生命。因此,王春元说:没有一个人伟大得过一座城。本书通过样式雷、朱启钤、单士元、刘敦桢、梁思成、林徽因、罗哲文、王世襄等人,追寻历史的现场和细节,触摸北京城的内在的精神气质,试图重构城与人的精神气脉关联。作为一个作家,王春元把这次写作称作一次 拧巴 的写作。本书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是众多读者深入了解北京城历史、文化、气脉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