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北京中轴线(一城聚一线,一线统一城!一本书读懂“北京中轴线”)
    •   ( 1651 条评论 )
    • 李建平 /2024-03-31/ 华文出版社
    • 北京中轴线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历史发展,是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北京中轴线》作者李建平先生长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 北京中轴线 。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轴线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对称文化、神秘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

    • ¥39.5 ¥79 折扣:5折
    •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   ( 91 条评论 )
    • 单霁翔 /2025-03-06/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自13世纪始建,16世纪形成,经不断发展,成为全长7.8千米的世界最长城市轴线。它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世界城市历史特有类型,承载北京千年历史文脉与文化传统,也是东亚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中轴线建筑群。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翔实的史料,全方位展现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不仅介绍中轴线概貌及15处遗产,还深入挖掘其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与建筑工艺,同时讲述申遗背后的故事,展望未来发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清晰了解中轴线全貌,深入理解其文化价值,增强走进和保护中轴线的意识,提升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北京中轴线的不朽魅力。

    • ¥46.8 ¥78 折扣:6折
    • 行走北京中轴线
    •   ( 134 条评论 )
    • /2025-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解锁北京的一种新玩法,行走中轴线。从城南的永定门出发,走过天坛和先农坛间的御道,先在天桥大街追思 酒旗戏鼓天桥市 的盛景,再到正阳门下品尝卤煮、炒肝等老北京美味,打探过胡同里的陈年往事后,再去饱览天安门广场的恢弘与庄丽。之后便来到了中轴线的核心 神秘的紫禁城,不知那红墙金瓦的深宫中埋藏着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 中轴线的范畴岂止于四九城。向北,我们能走访中轴线北延长线无数奥运健儿挥洒汗水的鸟巢和水立方,甚至还可以驾车远行一路向北,探索数百公里外、中轴线直指的那座草原荒城元上都。向南,我们去逛逛能俯瞰CBD和南中轴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再去大兴国际机场打个卡。 本书突破了申报世界遗产的 7.8公里、15处遗产点 限制,展示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现状,并扩充到南北延长线 从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建筑、人和事、风景

    • ¥34 ¥68 折扣:5折
    • 城记:20世纪北京的古城改造
    •   ( 1361 条评论 )
    • 王军 /2021-05-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 梁陈方案 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 大屋顶 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 批判复古主义 、 大跃进 、 整风鸣放 、 文化大革命 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人文标识系列:胡同,皇城根儿下的老北京
    •   ( 36 条评论 )
    • 达雅 /2025-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人文标识:从工艺器物到饮食起居 从风俗到礼仪 从人物到景观 用一个个精选出来的文化标识 梳理中华五千年积累的文脉和精神内核 提炼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串联起中华民族的文脉 全方位呈现处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所沉淀的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胡同是北京城的 血脉 ,这里既是明清两朝皇亲国戚、重臣富甲、文人名士的府邸宅院,也是集市买卖、酒楼食肆、勾栏曲院的诞生地。漫步胡同中,憨态可掬的门墩、精巧的砖雕、破落的影壁、垂花的二道门,甚至胡同的名字和序号,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探寻建筑遗存里的光阴故事,在市井烟火里感受地道的京腔京韵,体验古老城市肌理中的新锐设计,才真正读懂了北京胡同。

    • ¥34 ¥68 折扣:5折
    • 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刘勇等
    •   ( 52 条评论 )
    • 刘勇 等 著 /2008-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北京的文化灿烂丰厚。《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从建筑、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介绍了古都北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流传,并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把握城与人的关系及其特质,配以精美图片,全面展现了北京的非凡魅力。从梳理人类发祥地到天下帝王都的发展历史,再到勾勒现今北京城与人的存在方式,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宏阔与宽厚、包容与亲切 寻觅北京的历史是一次快乐的精神遨游,会让人陶醉其中;品味北京的文化是一种丰富的情绪体验,会让人回味无穷。

    • ¥49 ¥89 折扣:5.5折
    • 北京:当历史成为地理
    •   ( 1334 条评论 )
    • 刘东黎 /2021-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从审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北京的27处地标性景点予以解读。这27处地标性景点分别是紫禁城、长城、中轴线、天坛、钟鼓楼、圆明园、胡同和四合院、天桥、积水潭、旧城墙和门楼、燕京八景、国子监、贤良寺、颐和园、砖塔胡同、什刹海、琉璃厂、红楼、湖广会馆、菜市口、法源寺、燕园、清华园、南锣鼓巷、陶然亭、铁狮子胡同、前门八大胡同,与走马观花式旅游不同,作者边行边思,带您走进北京的心魂深处。诚如作者所言, 掩卷之余,在幽静的灯火阑珊处,文化北京变为我们心里*温情的底色,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沧桑的历史感,如同一副尽收人间繁花似锦、悲欢离合的煌煌长卷,穿越世事和历史的风雨,缓缓展现于每一个关注北京的读者面前。 本书是人文北京、古都深度游的***书籍。

    • ¥34 ¥68 折扣:5折
    • 寻访北京的名人故居
    •   ( 210 条评论 )
    • 齐大群 /2020-08-01/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名人故居 是指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本书依据2005年1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工作与利用工作的调查报告中》中的整理名单来确定名人故居。本书作者通过十多年的实地走访、记录,实地拍摄相关建筑图片,共收录了鲁迅、老舍、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荀慧生等100位历史名人的故居资料,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对名人的生平事迹做了回顾和梳理,用客观、概括的语言对所选名人进行了简略的人物评价。

    • ¥42.2 ¥88 折扣:4.8折
    •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央视2018中国好书)
    •   ( 1162 条评论 )
    • 刘凤云江晓成张一弛 /2018-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质实体。北京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历史记忆与现实中不断被唤醒、重构,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京城市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这些情怀和记忆,藉由文字、图画或物质文化的形式,凝结在这座城市之中,为今日北京的城市气象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

    • ¥49.6 ¥72 折扣:6.9折
    • 老北京民居宅院 (故园画忆系列)
    •   ( 308 条评论 )
    • 郑希成 /2016-03-18/ 学苑出版社
    • 《老北京民居宅院》精选了100幅描绘老北京民居宅院的画作,每幅均有简要的中英文字记录、说明。画作中的院落有59座已被拆毁,剩下的也多残缺不全。画作留意院落、建筑的类型和细部做法,恢复了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有风貌,表现了北京历史风貌之美。徐苹芳特为本书作序。作者原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名工艺美术师,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从2001年开始,他走遍北京大街小巷,通过实地调查,辅以历史照片、图像,绘制了百余院落,既有两进、三进占地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大型院落,或占地两三条胡同的王府,也有两合、一合不成局的小院子。

    • ¥37.4 ¥68 折扣:5.5折
    • 四合院里的北京
    •   ( 271 条评论 )
    • 高巍 /2019-11-10/ 工人出版社
    • 本书分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四合院的构成、四合院的美、四合院里的生活。四合院并不仅仅是一种砖瓦建成的、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它经过了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陶冶,形成了一种奇异而微妙的文化存在,显露出古城悠远凝重的沧桑之感。

    • ¥41.5 ¥68 折扣:6.1折
    • 北京口述历史 变迁中的北京“勤行”——陈连生口述
    •   ( 282 条评论 )
    • 杨原 /2020-08-01/ 北京出版社
    • 在老北京话中, 勤行 专指饮食行业。本书口述人陈连生先生是北京餐饮业的老前辈,在 勤行 里摸爬滚打60余年,其个人经历本身就是餐饮行业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部口述综合了陈连生一生餐饮的经历与经验,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他在 勤行 的生涯、 勤行 的传统、 勤行 的变化三大部分,其中涉及北京小吃的历史、品种、制作方法和标准规程以及厨艺传承和经营之道,既是一种北京饮食文化风貌的珍贵记录,也可管窥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亦有助于读者较为清晰地看到他作为一个北京人、一个餐饮人的历史坐标和行业贡献。

    • ¥49 ¥98 折扣:5折
    • 【荣获2018中国好书】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 刘凤云,江晓成,张一驰 著
    •   ( 48 条评论 )
    • 刘凤云,江晓成,张一驰 著 /2018-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质实体。北京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历史记忆与现实中不断被唤醒、重构,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京城市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这些情怀和记忆,借由刘凤云、江晓成、张一驰著的《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中的文字、图画或物质文化的形式,凝结在这座城市之中,为今日北京的城市气象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

    • ¥43.3 ¥72 折扣:6折
    • 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
    •   ( 32 条评论 )
    • 衣彩天 等 /2021-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是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开设的《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该课2008年曾在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排名,2150人争选)的选课优秀生为作者,以及多年来学生采集到的信息资料为蓝本,是一部关于青少年传承北京历史文化的中型基本读物。北京有太厚太重的历史积淀,有四平八稳的建筑格局,有温和敦厚的人情风貌,有内涵丰厚的人文底蕴,有吸纳八方的气度胸怀;这既是北京又是中国,这城的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精神。遗憾的是广大青少年包括大中学生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北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以北京历史文化为题,开展深入研究,编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对于那些对北京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也能够得到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精神的熏陶。 简要目录: 一、京城记忆:那些事儿 二、皇家气派:帝都范儿

    • ¥39.9 ¥58 折扣:6.9折
    • 伊苏普喻言-今古奇观·搜奇新编 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
    •   ( 60 条评论 )
    • 中田敬義 等 /2018-06-2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故事中学习汉语,是日本汉语官话课本的一大特色,包括从西方故事改编而来的《伊苏普喻言》(1879)、燕山管窥居士编纂各种市井传奇、因果报应的故事《搜奇新编》(1916)、金国璞编译的侠客故事《北京官话今古奇观》(1904)。本卷拟对以上原书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伊苏普寓言·今古奇观·搜奇新编》作为“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丛书中的日文卷其中一本,对早期北京话语言研究、民俗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汉语教学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49.6 ¥72 折扣:6.9折
    • 老北京的传说
    •   ( 3 条评论 )
    • 刘秋霖 编著 /2006-06-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本书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关于北京城的老字号,能保留至今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他们通过自身的奋斗,严格的质量要求,承诺如金的诚信,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迁,奇迹般地能在现今的社会中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说,每一家老字号的家史、企业史都是一本书,一个传奇。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介绍每一家字号,只能有选择地择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介绍给读者,这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理解物。 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33 ¥45 折扣:7.3折
    • 2009-2010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
    •   ( 6 条评论 )
    • 刘川生史秋秋朱贵伦 主编 /2010-12-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是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研究基地推出的第六本大型年度报告。《2009-2010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合作完成,主要包括《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与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建设对北京文化生态发展的新要求》、《北京高房价压力下的民众文化心理分析》、《北京城区关于老年人设施分布的特点及实践意义》、《石景山低碳城区建设的规划思路》等30多个子课题及相关数据。报告对2009—2010年北京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切实深入的调研,系统展示了北京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力图为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 ¥40 ¥80 折扣:5折
    • 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
    •   ( 11 条评论 )
    • 李建盛陈华马春玲 主编 /2012-05-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简介: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管理同等重要,网络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创新同等重要,网络文化传播与网络文化引导同等重要,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繁荣发展首都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重要和实践重要性和迫切性。利用首都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优势,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推进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和今后首都文化建设管理中的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2011年,是国家文化发展和首都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年,也是首都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特殊意义的一年。进一步加强首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和管理,是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部分“总论”,论述加强首都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发挥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战略意义;概述2011年北京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动态和主

    • ¥41.2 ¥52 折扣:7.9折
    •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
    •   ( 13 条评论 )
    • 李健盛 主编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后一年和规划“十二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李建盛主编的《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以2010年度北京文化发展和建设、管理为基本内容;适当回顾“十一五”时期的北京文化规划与发展;《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从文化战略与文化政策、文化经济与创意产业、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与文化保护、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等方面,总结首都文化的现状和趋势,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部分“总论”,简要回顾“十一五”时期北京的文化建设,概述2010年北京文化的新发展,在立体多维和国际化的文化视野中探讨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问题。 第二部分“文化发展战略与首都文化建设”,以北京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体制、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为基本内容,以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建设为基本背景,阐述

    • ¥44.2 ¥59 折扣:7.5折
    • 老北京那些坊间趣闻
    •   ( 101 条评论 )
    • 梓奕荣轩 编著 /2015-05-01/ 中国铁道出版社
    • 本书收录老北京城流传下来的历史悠久而又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茶余饭后的休闲故事。如北京为什么叫做“八臂哪吒城”;万寿山脚下是否真的埋有神秘宝藏;赛金花在中国近代史流传着怎样的青楼传奇;八宝山里到底有哪八件“宝贝”;北京城的“龙穴”在哪里等?这些老北京的坊间趣闻,既有历史的真实之处,同样也有老百姓虚构想象的内容,充满着千百年来百姓的智慧,也反映了民间真切的生活习俗,以及种离奇怪诞的传闻。

    • ¥33.8 ¥49 折扣:6.9折
    • 老北京的门墩
    •   ( 174 条评论 )
    • 侯洁刘阳 著 /2015-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门墩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受到墓葬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思想、宫廷建筑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包含多元素、多种文化构成的建筑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门墩除了具有建筑功能、装饰作用、等级象征,还因雕刻图案精美、内涵丰富,而逐渐成为一种精美的民间雕刻艺术品。北京门墩大多数在 “ 文革 ” 时被拆除、破坏或下落不明, 65% 的门墩已经消失,史料难以搜集,此书正是作者跟时间赛跑,拍摄、研究北京门墩十年后的作品。

    • ¥33.7 ¥45 折扣:7.5折
    • 北京街巷名称史话(修订本)
    •   ( 154 条评论 )
    • 张清常 著 /2004-01-01/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晚年作者的兴趣又转向社会语言学的探索,把北京街巷胡同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并结集成《胡同及其它——社会语言学的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首先,他论证“胡同”是蒙语借词,原义为“水井”,否定了“胡同”是汉语固有词的说法。这一观点已为语言学界接受。此书荣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1997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他的专著《北京街巷名称史话——社会语言学的再探索》,该书特别注意以北京街巷名称为资料,探索汉语本身的问题,研究语言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推动社会语言学的深入研究。

    • ¥34.4 ¥42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