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名为《郭嵩焘研究著作述要》,就是要将郭嵩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个总体的回顾和概述。 全书共分八章。章为郭嵩焘生平简介,分四个阶段介绍了郭氏的生平事迹,同时介绍了郭氏的著作情况;第二章郭嵩焘研究情况概述,对这种研究进行了分期;第三章至第五章为郭嵩焘研究专著述要,既介绍了10种通史著作中有关郭氏研究的专门章节,更着重介绍了7种专门或主要研究郭嵩焘的专著。第六章至第八章为郭嵩焘研究论文述要,分为总论等九个部分,对110多篇重要论文的观点分别进行了介绍。
沅江自古为贯通大西南的“黄金水道”,流经沅陵的河段又叫辰河,是沅陵人民的母亲河,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和传奇。本书集中展示了辰河的地理水系和两岸文明在大湘西地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奔流的沅水到五溪湖的演变过程。
湖湘学也称湖南学,是南宋时期朱熹提出的对这一时期以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为代表、讲学于湖南的理学学派学说的特称。在历史上这一派又有着“湖南一派”、“湖湘学派”等说法不同、指向一致的称呼。 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七个板块:部分,节选自辛亥革命前后,近现代风云人物诸如黄兴、蔡锷、蔡元培、杨毓麟、杨度、陈独秀以及钱基博、李肖聃、谭其骧等对湖南及湖南人的评价文章。第二部分,收录近30年来研究湖湘文化的源流、发展、价值和意义的代表性文章。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湘学”作为主体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第四部分,是有关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人物与湖湘文化的个体研究。第五部分,是有关海外人士研究湖湘文化以及国内学者研究湖湘文化在海外的文字。第六部分,是谈如何批判性地继承和创新湖湘文化的文字。第七部分,是有关湖
本书全方位展现了江南名城无锡的历史、文化、民俗,图文并茂,全书洋溢着强烈的艺术感和怀旧气息。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 《花自在》围绕无锡籍著名艺术家丁雄泉展开,收录四篇采访、两篇艺术家*文章、艺术家本人年表以及画作。 《追忆》由荣获太湖文学奖的苏迅执笔,从一本名为《玉纪》的古籍中,挖掘出一名爱玉如命的落魄文人赏玩玉器、著书立说的往事。 《时光的歌声》收录了对无锡诗坛两代人的采访,包括八九十年代的“男朋友诗社”社员和目前活跃的“三月三诗会”的创始人庞培、新生代诗人城西。 《城记》收录了吴炯追忆无锡历史的文章和摄影师唐浩武记录老厂房的摄影作品。 《江南印象》摄影师孙郡将时尚身影流连于旧时江南风雅生活的空间,抒发其缠绵的江南情结。《八庙盛会甲江南》的作者华玉麟先生年逾
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风光旖旎、充满魅力的华中旅游名城,是一座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为全面解读襄阳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风土人情与当代市情,让海内外读者认知襄阳,本书以 襄阳印象 为题,以缤纷地图、浩瀚时空、璀璨文化、魅力都市、旖旎风光、菁华物典、美味乐园、浓郁风情、脉动天地、荣耀名片为篇章,运用全景式视野和生动性语言,讲述了襄阳的印记与景象、故事与传奇、特色与魅力,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旅游读物、通俗易懂的科普著作和雅俗共赏的美文佳作。
《徽州五千村》系列丛书,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其范围包括黄山市的屯溪区、微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以及原属古徽州的绩溪县和婺源县,还有受徽州文化影响很大的旌德县。 《徽州五千村》的编纂是一项大型文化抢救工程,其涉及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学科之博,为徽州有史以来规模之。 《徽州五千村》精选了徽州数千村落中极具代表性的550多个村落,抓住其辉煌的历史瞬间,自唐宋到明清,或记人,或叙事,或反映建筑特色,或记录民俗风情,以村落文化的个性魅力展示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 全书200余万字,1800余张照片,共12册。
本书由朱金坤担任总主编进行编写,共六册。其中,《南湖史话》以叙述史事的漫笔形式,对南湖古往今来的历史进程作了明白晓畅的阐述与介绍。《南湖胜迹》以文字配以图片,对南湖周边的风景、遗址、古迹等作了一个全面展示;对少数不复存在的古迹,也依据资料尽可能地作一个介绍。《南湖风情》则是从非物质层面,对南湖周边地区的风情、风物,民间关于人物、地名、物产等的传说,作了生动传神、饶有情趣的展示。《南湖文物》精心选择了南湖及周边地区出土或存世的200件文物,通过图片给人以清晰具象的印象,并配以文字说明。历代在余杭为官者,都把治水作为要务,也由此留下了大量的文牍史料,《南湖牍文》对此作了搜集整理,并翻译成白话文。《南湖撷影》则以作者几十年来辛勤积累的史料照片,以读图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秀丽、沧桑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特别是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韬武略,叱咤风云,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为绚丽多彩,影响深远。为弘扬湖湘文化、砥砺湖湘后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湖湘文库》大型丛书。 《湖湘文库》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分甲、乙两编,其内容涵盖古今,编纂工作繁难复杂,兹将有关事宜略述如次: 一、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主要为湘籍人士著作和湖南地区的出土文献,同时酌收历代寓湘人物在湘作品,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部分报刊。 二、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撰编。包括研究、介绍湖湘人物、历史、风物的学术著作和资料汇编等。 三、乙编中的通史、专题史,下限断至1999年。
湘学概念的范围,其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其下限则可确定在清末民初之际。其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湘学精神的现代转换与改造已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而不属于传统湘学的范围。*曾受到湘学学统的深刻影响,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传统湘学却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归属于湘学的范畴。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周敦颐之前的湘楚文化和那个时期流寓湖南地区学者的思想,是湘学的地域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朱子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湖湘学(朱熹早年的老师胡宪是胡安国的侄子兼弟子,因此可以说朱熹是胡安国的再传弟子;而从学术观点来看,朱熹对于胡宏之学的某些观点也做了批判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产生过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自然
这部专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湖湘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作了新的阐释与评价。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轴线,贯穿了优秀的湖湘人士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为国家名族的进步所作的思想探索和艰难奋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