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汉)
    •   ( 2874 条评论 )
    • 降边嘉措吴伟 著 /2006-06-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 与世界上其它一些著名的英雄史诗相比,降边嘉措编著的《格萨尔王全传(上下)》有两个显著特点:,它世代相传。至今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是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一部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它是世界上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就篇幅来讲。堪称世界史诗之。 在《格萨尔》的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直接的创造者、忠诚的继承者和热情的传播者。 “《格萨尔》诞生千周年活动”作为2002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项目,充分说明《格萨尔

    • ¥84 ¥168 折扣:5折
    • 老西宁
    •   ( 253 条评论 )
    • 靳育德 著 /2012-07-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老西宁》再现那渐渐淡忘的街巷村落、乡风遗俗,重温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品味西陲古城的沧桑变迁。

    • ¥12.6 ¥28 折扣:4.5折
    • 老西宁2
    •   ( 80 条评论 )
    • 靳育德 /2014-11-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乡村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是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留下来的*遗产。西宁周边经过2100多年的开发,这些散落在湟水两岸的古村落是我们的先民披荆斩棘留下来的历史符号,也是他们茹苦含辛留下来值得纪念的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大批古村落正在急速消亡。现在追述这些村落的历史,就是希望凭借这点即将湮灭的残片,来怀念河湟文化独特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让人们通过这一扇窗口,窥探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页。

    • ¥14.4 ¥32 折扣:4.5折
    • 多元一体的客家文化(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第二辑)
    •   ( 133 条评论 )
    • 吴永章 著 /2012-04-01/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客家先民是中原移民,客家文化保留着厚重的中原文化特征。其因有三:一是由客家移民社会所决定的。客家人南来后,出于对外对内的需要,把中原文化作为联结族群凝聚力的纽带。二是新的定居地僻处山区,远离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因此得以保留相对完整的中原文化“活化石”。三是闽粤赣聚居区连成一片,利于保留同根、同源、同质的祖居地文化,而不致被周边族群同化而丧失固有的文化。 客家文化的中原渊源与情结,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生活方面,保留了许多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形制与古汉语称谓。在劳动组合中,保留着守望相助的古朴民风。 服饰是区分族群的重要外在标志。体衣则是服饰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的衣服为上衫下裤,统称为衫裤。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裤裆。从衣服名称至形制,均源于古代。

    • ¥14 ¥28 折扣:5折
    • 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 [法]石泰安 著,耿昇 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法]石泰安 著,耿昇 译 /2005-01-01/ 中国藏学出版社
    • 《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堪称一部巨著,作者通过对西藏长篇史诗的深入研究,充分探讨和详尽阐释了流传西藏的这一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文学文本和说唱艺术的神奇现象,作者以其辽阔的视野,雄心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关于藏族神奇长篇史诗本身和与之相关的一切内容。 本书的部分是设想为了将非内行的读者领入这一问题的迷宫(章)、向未来的研究者指出我多年来积累的资料(第二章)、将研究者的注意力首次转向他将会正确评伦其价值与相互关系的各类文献之中(第三章)。 第二部分也非常简单,也不会提出问题。这些故事所处的地理范围(第四章)出自格萨尔史诗本身并由一些互相独立的史料相佐证。此后的一章论述了该英雄人物(史诗中的主角人物)所属地区的历史,该地区的头人或首领仍在仰仗的名望。惟有与史诗独立无关的藏文和汉文历史文

    • ¥102 ¥265 折扣:3.8折
    • 苍茫西藏
    •   ( 311 条评论 )
    • 子文 著 /2009-03-01/ 工人出版社
    • 在西藏,每当我乘车经过一个山口,汽车顺盘山公路而下,放眼望去,远处褐色的大地扑拥而来。此时,我飘然若仙,似乎与茫茫的高原融为一体,瘦弱的身躯变得强壮如山,我短暂的生命亦在此时和雪山一样获得永生。 在西藏,魅力的蓝天白云让人如痴如醉,湖水清澈,近似透明。在日出日落之间,招摇的五色经幡引导我向前。 在西藏,涉足湍急的河流,便从现在回到悠久的年代。走在桃花盛开的山谷,看羊群踩着尘烟翻过山脊,我和苍茫大地一起吟唱悠扬的古歌。 在西藏,辉煌的太阳无时无处不在,每时每刻,既是现在,也是过去,我在窗前明媚的阳光中,抚摸十分清晰的未来。

    • ¥16.2 ¥36 折扣:4.5折
    •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
    •   ( 921 条评论 )
    • 紫图杨典 著 /2006-12-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彩色珍藏本。人死后会到哪里去?投胎做人还是升天成佛?260幅唐卡详细分解图,揭示神秘诱惑的生死轮回之说。 本书从通俗的角度,系统介绍了西藏佛教密宗中关于生死的理论。人从何而来,死后又将见到怎样一个世界?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本书借助唐卡艺术的神奇魅力,直观清晰地展示出西藏佛教密宗的独特观点——人死后进入中阴状态,并再次投入六道轮回永不停息的运转过程,同时更以详实深刻的笔触,揭示地狱具象及它对世俗众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书中选用100余幅绘制精美、殊为珍贵的唐卡、西藏寺院著名壁画以及其他宗教艺术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简洁精当的解说文字,揭示西藏佛教中*神秘诱惑的轮回与生死之说。

    • ¥13 ¥26 折扣:5折
    • 走向高原
    •   ( 25 条评论 )
    • 卢一萍 /2018-06-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青年作家卢一萍曾在帕米尔高原生活过三年,自上世纪末到2007年间,他以喀什噶尔为出发地,先后多次翻越喀喇昆仑山脉,深入西藏阿里旅行和采访,对高原的山川地貌、人文风俗做了细致独到的探索、观察和思考。这部作品是作者以其独行荒原的传奇经历、经过多年沉淀后写成的一部有关那片崇高地域的大散文作品。

    • ¥21.6 ¥48 折扣:4.5折
    • 神秘藏北科考纪实
    •   ( 29 条评论 )
    • 张知非 /2012-05-01/ 地震出版社
    • 藏北高原自然环境*严酷,工作、生活条件极差,当时车辆、装备又十分简陋,但藏北队员凭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探索青藏高原奥秘的执着,经历了108个日日夜夜的团结奋斗,终于克服了风雪骤变、饥寒交迫、缺氧疲劳、道路泥泞、陷车不断等无数艰难和险阻,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在夏季(雨季)深入到羌塘高原中北部,从黑河阿里公路向北穿越无人区,直抵中昆仑山喀拉米兰山口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 ¥17.5 ¥35 折扣:5折
    • 花儿之乡.大通
    •   ( 21 条评论 )
    • 冶生福 /2016-07-3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此书作者从风景、民俗、历史、文化、宗教方面讲述大通。因生于斯长于斯,抒写极富真情实感,又不失客观公正。文字洒脱,言简意赅。所配图片也极富收藏价值。是了解青海大通的手、较全面的读本。

    • ¥13.5 ¥30 折扣:4.5折
    • 不远的远方:西藏
    •   ( 42 条评论 )
    • 索朗仁称 /2019-09-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藏地的神秘是缘于地域的。无论是西藏还是川.甘.青一带的藏民族聚居地,都在高海拔的雪山草地间。因地域而生并承传至今的民情风俗,信仰和独特的文化纽带,严酷的自然环境,铸就了非常的人文历史。 写这本书里的故事时,民间的传说,小时候从奶奶嘴里听来的故事,翻阅史料时偶然获得的精彩都排着队走进书本。不求今生,但求来世的无尽期待,命运捎来的无奈,情爱的泣血,追梦的艰辛,商海的挣扎,为报恩而数十年的苦苦等待都在属于他们的章节中得到展示。 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去阅读逝岁中深潜的历史,会对人性的演绎诠释出蓝天白云的感受。

    • ¥24 ¥48 折扣:5折
    • 西藏的雕塑
    •   ( 3 条评论 )
    • 杨辉麟 编著 /2008-02-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西藏雕塑是西藏艺术的集中体现。本书力求以通俗、简练的文字,对西藏佛教雕塑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塑、佛塔雕塑等进行较全面的叙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木雕、石雕、金属雕)、刻(木刻、石刻、印刻)、塑(泥塑、擦擦、酥油花)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是读者了解西藏雕塑的工具书,又能使读者获得西藏艺术方面的启迪,颇具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 ¥78 ¥234 折扣:3.3折
    • 扎毛村调查[藏族]
    •   ( 23 条评论 )
    • 杨思远 主编 /2012-07-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村庄,是农民的聚居地,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村庄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国为典型和普遍,迄今依然是中国基本的社会单位。所有中国人,或是生于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立脚点和必须改变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认知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杨思远主编的《扎毛村调查(藏族)》便是对藏族其中一个村的调查和研究。

    • ¥23 ¥46 折扣:5折
    • 我的雪域原味生活(《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的心灵故乡“宗萨寺”,首度原味呈现。旅行、礼佛都不能错过的心灵良药。藏传佛
    •   ( 872 条评论 )
    • 原人 /2013-12-01/ 甘肃民族出版社
    • 这本书讲的是《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的心灵故乡宗萨寺的故事。作者原人以四川甘孜德格县宗萨寺这个天远地遥的偏远藏地的人、事、物为背景,深入当地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学业功课,描画出宗萨学院里喇嘛的生活轨迹,以视角展现出藏地生活真实、纯粹的一面。 宗萨仁波切在本书的推荐序中说“像宗萨寺这样一个非凡的地方,也需要某种引介。这就是为什么原人写下这本书,我相当高兴的原因。我相信,它将会为所有阅读此书的人开启了解之门,而对此卓越之地及其文化与人的认识,将有利于现代世界中求知欲日增、生活节奏加快的人,特别是在中国”。 宗萨佛学院院长彭措朗加也为本书作序推荐,他说:原人在他的书中,通过描述堪布才旦的喇嘛生活、宗萨佛学院学生的僧侣 生活、周围普通群众的农民生活,活生生地将当地人民的日常

    • ¥29 ¥58 折扣:5折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   ( 13 条评论 )
    • 白九江 著 /2007-04-01/ 重庆出版社
    • 巴蜀文化——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 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 随着三峡考古的开展,长江三峡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三峡不但以它的雄奇壮美,成为长江的标志性河段,更以它古老文明绵绵不尽的人文情怀,成为长江文明华彩的乐章,成为世界上富人文渊薮的大峡谷。 “巴蜀文化”是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经常使用的专有名词,它是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本书生动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三峡人文的博大与富饶,神奇与情趣,悠远和年轻。具体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巴人之源、图腾故事、巫风烈

    • ¥9.9 ¥19.8 折扣:5折
    • 西藏文学
    •   ( 1 条评论 )
    • 吴伟耿予方 著 /2002-09-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原,有着大自然赋予她的奇特的地貌和壮丽的风光,是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西藏历史悠久,千万年来,繁衍生息在西藏的各个民族、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与中原地区有密切联系又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西藏文化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西藏文学,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长,而且丰富多彩。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学珍品,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作家文学,其问世之早,数量之多,蔚为大观。 西藏文学是西藏文化,历史的折射,不仅反映西藏各个历史阶段,各个不同地区、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集团的生活、思想和审美观点,同时也是研究西藏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品貌、精神世界和风土人情的参考资料。

    • ¥12.6 ¥28 折扣:4.5折
    • 叫我怎能不歌唱——60位翻身农奴的讲述
    •   ( 16 条评论 )
    • 中国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西藏日报社 编 /2019-12-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叫我怎能不歌唱》一书是一部歌颂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弘扬正能量的书稿。该书通过60位亲历者忆苦难、话幸福、讲巨变,以他们的现身说法,全面再现了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成就、新变化、新形象,反映了西藏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改变,抒发了广大西藏人民发自内心的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全书是由《西藏日报》上刊载的60篇新闻稿加工汇编而成,并配有亲历者的生活照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43 ¥86 折扣:5折
    • 澳门海洋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   ( 58 条评论 )
    • 黄鸿钊 著 /2010-1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海洋是澳门文化的摇篮。海洋文化的发展,使澳门完成了从普通贸易泊口到国际贸易港的演变。几百年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澳门的多元文化社会。良好的国际条件,使澳门成为未来葡语国家和拉丁文化地区国际交往的平台。本书从海洋文化的角度探讨澳门港口发展,填补了澳门史研究的空白。

    • ¥14 ¥2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