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自从1985年建立历史专业以来,就没有一套适合教学需要的西藏历史教材。1999年随着西藏大学少数民族史硕士授予点建立以后,编一本高质量的适合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需要的教材,也就迫在眉睫。同时,2000年西藏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一一中国藏学研究所,已获批准,这就为撰写一套适合学生的《西藏地方通史》教材创造了必要条件。自1999年政史系确立编写任务以后,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做编写工作的准备。到2000年《西藏地方近代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传统文化史》的子课题已被批准立项,在国家*的资助下,经全体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这本《西藏地方近代史》的初审稿编写工作。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理论
本书辑录了“*之旅”项目从发端到实现的一个个难忘瞬间,用大量文字、图片、原始策划资料,生动描绘了上海广播电视工作者挑战极限、勇攀*的豪迈气概,反映了“*之旅”前后方工作队伍配合默契、团结融洽的团队精神,记述了当时参与节目报道的科学家、艺术家、艺人丰富多彩的高原感怀,展示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精诚合作、共享多赢的骄人成绩,再现了报道团创下的“首次现场直播*迁徒”、“首次高原全天候多点卫星连线”等一系列极限纪录。 阅读本书,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回顾“*之旅”活动的全过程,还能从中了解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组织的运作内幕,对一些有意奔赴高原、探秘青藏的旅游者和背包客而言,更是掌握*旅行资讯的宝典。
寻找锅庄舞这样一种传统藏民族文化样式在现代社会空间的着陆点,无疑需要研究者具备一种跨界的眼光和深情的执著,八年的时光,《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作者在藏民族的文化沃土里找寻养料,希图使其浸润于更广阔的民族文化田野。而今,锅庄舞从西部出发,渐渐进入到中东部地区的广场文化中,其中有民间传播者的功劳。然而这一文化样式的原有味道是否可以得到传袭、长久留存和发扬,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深层次的寻觅,成为研究者应有的担当。 人们很想知道锅庄舞是如何形成、保持和延续的,或者更确切地说,锅庄舞的形成、保持和变迁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过程。要研究它的社会形成问题,必须考察锅庄舞的历史成因。《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是从体育文化研究者的角度来考察发掘藏
《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由次旦扎西、杨永红编著,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的内容,散见于藏汉古史籍,史料浩如烟海,对于广大研究者搜寻、查找,实为不易。有鉴于此,我们将在编写《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编排成《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以飨读者。
《岭国形成史》讲述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穆布董氏族曲潘那布、米钦杰蔚伦珠以及总管王戎擦查根等岭国祖辈们生活的时期。在玛域上中下的生活栖息地上,正如七佛和莲花生大师等所预言,许多天子英雄陆续诞生于此。随着岭军实力与日俱增,其疆域不断拓宽。在与汉地、拉达克、泥婆罗等周边区域交往过程中,岭以武力获取了各地富商的大量财物,并建造起长形茶城、拉城等岭宫殿。宫殿建造竣工之际,汉岭议和之事提上日程,米钦杰蔚伦珠和达潘等奔赴汉地,通过多方努力*终搭建起汉岭交好的友谊之桥。汉王将三位公主姐妹中小的一位,即后来成为嘉擦生母的拉嘎卓玛公主,许配给岭僧伦嘎玛益西。 岭之政教事业在连续不断的诸神预言中逐渐蓬勃发展,为取得进一步发展,岭从萨霍尔请来丹玛强查使之成为岭栋梁之臣,并把诸多粮种谷物引入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