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地狱大解脱
    •   ( 30 条评论 )
    • 羊毛措 译 /2019-03-01/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 格萨尔率领众多勇士一生南征北战,降妖除魔,降服了十八大宗等以四大魔王为主的大大小小的妖魔。格萨尔之母果萨拉姆王妃得了重病,经多方医治和经忏都难以被挽救而命终。因果萨拉姆是金刚亥母的化身而无需超度,她自身前往地狱,看到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了六道众生来到地狱;北方魔王鲁赞和霍尔白帐王、姜国的萨当王、门国的辛赤王等在地狱忍受着严寒、酷热的痛苦。于是她向十方佛祷祝,莲花生大师也来到地狱把无数有情众生引入善道。除了格萨尔,无人能把以四大魔王为主的罪人们、遗落在黑绳地狱的有情众生从因果报应的痛苦中解脱。若他们不能获得解脱,格萨尔王的世间使命便不能功德圆满,因此需要雄狮王格萨尔亲自到地狱一趟才能让其他众生获得解脱,于是果萨拉姆还魂充当阴阳使者去了东方花岭。 雄狮格萨尔王按照母亲和姑母

    • ¥36 ¥48 折扣:7.5折
    • 天上阿里
    •   ( 211 条评论 )
    • 崔忆宁心 /1970-01-01/ 中华书局
    • 阿里,夹在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腹地横亘着冈底斯山脉;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接壤,与新疆、日喀则、那曲相邻。 神山圣湖及四条大河标的了阿里的神圣:冈仁波齐,玛旁雍措,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秃鹫、斑头雁、棕头鸥、*……它们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古老的文明从这里发源。千年的壁画,描摹着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愿景。 早在吐蕃王朝于藏南谷地发祥之前,藏西北就已经有了一个光耀的王国,名象雄。它远在一隅却显赫一时,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谜团。 存在了700多年的古格王国,留下了托林寺,东嘎、皮央石窟的精湛壁画,留下了古格王宫与佛寺交融的艺术,以及香孜、玛囊、卡尔普、多香、达巴等未被开放的遗迹…… 镜头中的“阿里”只是时光

    • ¥63.5 ¥88 折扣:7.2折
    • 《南太斯王牛宗(上)》
    •   ( 12 条评论 )
    • 平措 译 /2019-03-01/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 格萨尔王七十岁时,闻知一个名叫扎西朗杰的王治理着不丹国,此时的不丹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不幸的是,王妃罗布桑姆辞世。正当南太斯王为去世的王妃举行上供下施、祈福还愿等荐亡法事之时,其治下的密宗法洲庙宇之庙主桑杰益西与吉祥法洲庵之庵主希热衮炯二人却因前世宿业,彼此两情相悦,不顾教法沉浸于鱼水之欢中。不久,庵主有孕在身,臣民皆知胎儿之生身父亲为桑杰益西,因而满城谣言,议论纷纷。 见此情况,扎西朗杰王治下之上师、达官贵人责令庙主和庵主从此不得踏入圣法净地半步。未料,生性嗜好杀戮之密宗法洲庙宇掌堂师蛇头却对上师、达官贵人对那二人做出的惩戒甚是不满,一再扬言若不诛杀破戒的庙主和庵主便是助纣为虐。*终在扎西朗杰王亲自劝说之下,掌堂师才勉强答应将二人流放至卫藏地区。 遭流放的二人

    • ¥36 ¥48 折扣:7.5折
    • 南太斯王牛宗(下)
    •   ( 7 条评论 )
    • 平措 译 /2019-03-01/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 格萨尔王七十岁时,闻知一个名叫扎西朗杰的王治理着不丹国,此时的不丹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不幸的是,王妃罗布桑姆辞世。正当不丹国王给去世的王妃举行上供下施、祈福还愿等荐亡法事之时,其治下的密宗法洲庙宇之庙主桑杰益西与吉祥法洲庵之庵主希热衮炯二人却因前世宿业,彼此两情相悦而不顾教法沉浸于鱼水之欢中。不久,庵主有孕在身,臣民皆知胎儿之生身父亲为密宗法洲庙宇之庙主桑杰益西,因而满城谣言,议论纷纷。见此情况,扎西朗杰王治下之上师、达官贵人责令庙主和庵主从此不得踏入圣法净地半步。未料,生性嗜好杀戮之密宗法洲庙宇的蛇头掌堂师却对上师、达官贵人对那二人做出的惩戒甚是不满,一再扬言若不诛杀破戒的庙主和庵主便是助纣为虐。*终在扎西朗杰王亲自劝说之下,掌堂师才勉强答应将二人流放至卫藏地区。

    • ¥40.5 ¥48 折扣:8.4折
    • 中国新疆的建筑遗址
    •   ( 1 条评论 )
    • (俄罗斯)杜丁 著,何文津方久忠 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 编 /2006-08-01/ 中华书局
    • 1914年5月,以奥登堡院士为首的俄国考察队沿中国新疆塔城、奇台、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到甘肃敦煌千佛洞,详细研究了洞窟壁画与彩塑,认真进行了摄影、临摹、绘画、测绘、考古发掘和记录工作。本书作者画家兼摄影师杜丁作为考察队的重要成员,主要负责实地考察时的摄影与绘图工作。 本书内容从1916年2月开始在俄国《建筑艺术刊》连载,后又汇印成少量单行本。书中叙述中国新疆焉耆、吐鲁番地区的古代建筑遗址情况,分为七格星、吐鲁番州两部分,是研究西域文化遗存的手资料。其中当时所拍摄的照片及测绘图,包括绘制的洞窟平面图,剖面图,佛寺平面图等,都是极具价值的珍贵资料。本书为九十年来个中文译本。

    • ¥18.7 ¥22 折扣:8.5折
    • 白族本主文化(09版)
    •   ( 1 条评论 )
    • 杨政业 /2010-07-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主——白族独特的宗教信仰。 本主文化的核心是对村社保护神“本主”的全民性崇拜,它从宗教的角度折射出白族的家庭、社会、阶级、国家以及生产方式、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的风貌,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本书以新颖的学术视角首次将本主崇拜的农耕性、村社性以及本主文化的缘起、神格谱系、祭祀典仪、神话传说、寺庙建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描述。

    • ¥20.5 ¥26 折扣:7.9折
    •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
    •   ( 44 条评论 )
    • 谢桃坊 著 /2004-08-01/ 巴蜀书社
    • 成都通行的语言是标准的西南官话,其他川东、川北和川南的语言也基本上与成都话大同小异,都属北方话系统。然而在成都的居民中有的从他们的祖母、外祖母、姨妈、舅父、表叔或其他乡下的亲戚那里,知道存在一种声调、发音和词汇都很奇特的方言,也许曾在市区偶然听到过进城的乡民互相说着这种无法听懂的土话。说这种奇特方言的人自称“广东人”,成都人则叫他们为“土广东”,以区别于操粤语的广东人。这些“土广东”本是汉族的一支民系,保存了汉族的古老语言和文化,在清代初年移民风潮中从粤东北山区经长途跋涉而入蜀的客家人。 本书全面介绍了成都东山的客家人。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宏扬巴蜀

    • ¥8.4 ¥10 折扣:8.4折
    • 艽野尘梦(百年前藏地密码的今注善本,还原民国"湘西王"私家笔记的真实原貌)
    •   ( 1031 条评论 )
    • 陈渠珍 /2013-10-01/ 新星出版社
    • 《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书中所描述的藏区险峻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复杂险恶的官场环境,身陷绝境的人性异化,绝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汉人民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堪称奇绝。陈渠珍谱写的,不仅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人传奇,更是一曲反映历史更迭的时代交响。为便于当下读者阅读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遵循传统校勘学工作规范进行校释,重新对原著做了标点断句,对其他版本的脱、讹、衍、错作了校正,并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校注本。

    • ¥24 ¥32 折扣:7.5折
    • 西南文化创世纪
    •   ( 31 条评论 )
    • 饶宗颐 著 /2010-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此书论述大蜀国的辖区可包括川康滇高原,以雅磐江、若水为中心,北抵汶川、武都,东至犍为,南极昆明。今知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若以戈、铀等武器为言,自三星堆至陕南汉中、关中西端的宝鷄茹家庄、竹园沟和陇东的灵台一带所出,正表现出文化上的密切关系。这种青铜武器形态上的共同性,无疑能暗示出这几个地点的青铜文化至少曾经具有一体性。

    • ¥28.4 ¥36 折扣:7.9折
    • 世界第一大峡谷人文风情解读(全三册): 峡谷风云+深峡淘金+莲花圣地
    •   ( 24 条评论 )
    • 罗洪忠 著 /2012-05-01/
    • 讲述了墨脱完整地保留了刀耕火种、狩猎生活、生殖器崇拜、人造石锅、以物易物、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等人类童年时代的诸多习俗,由清溪、急流、瀑布、跌水以及古朴的寺庙,组成了一幅险、奇、幽、秀、野于一体的人文画卷。 将上百年来关于珞渝被英国殖民者偷窥、染指,到印度独立后侵占中国珞渝领土,制造大片“争议地区”的历史娓娓道来。 介绍了英国的威尔科克斯、达尔顿、敦巴尔,法国的噶拉克,英籍奥地利人海门道夫,印度的罗伊等专家学者探究珞渝文化的一些活动,也介绍了我国研究珞渝文化的专家学者所作出的贡献,有些方面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 ¥90.7 ¥126 折扣:7.2折
    •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
    •   ( 9 条评论 )
    • 贡保草 著 /2009-06-01/ 民族出版社
    • 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丰富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藏族人口现有约541.60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区。 藏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宗教理论、天文历算、绘画建筑、文学艺术、医药病理等。藏族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丰富并得以传承下来的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藏族人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各种文化的总和。藏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融

    • ¥15 ¥2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