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老西宁
    •   ( 253 条评论 )
    • 靳育德 著 /2012-07-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老西宁》再现那渐渐淡忘的街巷村落、乡风遗俗,重温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品味西陲古城的沧桑变迁。

    • ¥12.6 ¥28 折扣:4.5折
    • 老西宁2
    •   ( 80 条评论 )
    • 靳育德 /2014-11-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乡村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是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留下来的*遗产。西宁周边经过2100多年的开发,这些散落在湟水两岸的古村落是我们的先民披荆斩棘留下来的历史符号,也是他们茹苦含辛留下来值得纪念的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大批古村落正在急速消亡。现在追述这些村落的历史,就是希望凭借这点即将湮灭的残片,来怀念河湟文化独特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让人们通过这一扇窗口,窥探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页。

    • ¥14.4 ¥32 折扣:4.5折
    • 多元一体的客家文化(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第二辑)
    •   ( 133 条评论 )
    • 吴永章 著 /2012-04-01/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客家先民是中原移民,客家文化保留着厚重的中原文化特征。其因有三:一是由客家移民社会所决定的。客家人南来后,出于对外对内的需要,把中原文化作为联结族群凝聚力的纽带。二是新的定居地僻处山区,远离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因此得以保留相对完整的中原文化“活化石”。三是闽粤赣聚居区连成一片,利于保留同根、同源、同质的祖居地文化,而不致被周边族群同化而丧失固有的文化。 客家文化的中原渊源与情结,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生活方面,保留了许多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形制与古汉语称谓。在劳动组合中,保留着守望相助的古朴民风。 服饰是区分族群的重要外在标志。体衣则是服饰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的衣服为上衫下裤,统称为衫裤。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裤裆。从衣服名称至形制,均源于古代。

    • ¥14 ¥28 折扣:5折
    • 藏书坊:西藏艺术
    •   ( 451 条评论 )
    • 刘志群 著,刘晓霜 译 /2017-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西藏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西藏艺术》一书全面介绍西藏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歌舞艺术、书法艺术以及民间工艺等,展现了西藏艺术齐全的门类、独特的地方和民族风情,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贵价值。

    • ¥29.6 ¥52 折扣:5.7折
    • 西藏之西 阿里阿里 西藏人文游记
    •   ( 2866 条评论 )
    • 李初初 /2016-0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西藏之西,阿里阿里》是一部全面生动的,关于西藏阿里地区史地人文、世系源流与历史演变的精彩读本。作为行政区域上的 阿里 ,指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地区,共辖有七县一镇。地域广阔,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被称为 世界屋脊的屋脊 ,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之一。作为特定称谓的 阿里 ,出现于公元9世纪中叶,则意为 属地、领地、领土 等,其隐形的含义为,吐蕃政权灭亡后,赞普的后裔来到了藏西那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统治区域,享有了其实际管辖权。9世纪末至10世纪, 阿里 一词才屡见于各种藏文文献。作为特定称谓的阿里,又分为上部阿里与下部阿里。作者用百折不挠、探索不止的脚步,对西藏历史上、下部阿里重要的几大王国:象雄、古格、步让、贡塘的重要历史遗迹、属地,进行了深入实地的探寻和

    • ¥26.9 ¥39 折扣:6.9折
    • 白族本主文化(09版)
    •   ( 1 条评论 )
    • 杨政业 /2010-07-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主——白族独特的宗教信仰。 本主文化的核心是对村社保护神“本主”的全民性崇拜,它从宗教的角度折射出白族的家庭、社会、阶级、国家以及生产方式、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的风貌,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本书以新颖的学术视角首次将本主崇拜的农耕性、村社性以及本主文化的缘起、神格谱系、祭祀典仪、神话传说、寺庙建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描述。

    • ¥20.5 ¥26 折扣:7.9折
    • 藏书坊:西藏宗教
    •   ( 636 条评论 )
    • 尕藏加 著,朱建廷李莉王丽 译 /2017-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宣传介绍西藏,绕不开西藏宗教。《西藏宗教》一书从整体上对西藏宗教状况进行梳理,从苯教开始,以藏传佛教为重点,并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进行介绍,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和 、 合 的统一性。本书对西藏宗教概况的阐述深入浅出,在宏观视野下对藏传佛教各宗派介绍的基础上,特别对相关寺院具体情况的介绍是本书一个特色,非常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了解西藏宗教。

    • ¥27.3 ¥48 折扣:5.7折
    •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
    •   ( 44 条评论 )
    • 谢桃坊 著 /2004-08-01/ 巴蜀书社
    • 成都通行的语言是标准的西南官话,其他川东、川北和川南的语言也基本上与成都话大同小异,都属北方话系统。然而在成都的居民中有的从他们的祖母、外祖母、姨妈、舅父、表叔或其他乡下的亲戚那里,知道存在一种声调、发音和词汇都很奇特的方言,也许曾在市区偶然听到过进城的乡民互相说着这种无法听懂的土话。说这种奇特方言的人自称“广东人”,成都人则叫他们为“土广东”,以区别于操粤语的广东人。这些“土广东”本是汉族的一支民系,保存了汉族的古老语言和文化,在清代初年移民风潮中从粤东北山区经长途跋涉而入蜀的客家人。 本书全面介绍了成都东山的客家人。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宏扬巴蜀

    • ¥8.4 ¥10 折扣:8.4折
    • 西南文化创世纪
    •   ( 31 条评论 )
    • 饶宗颐 著 /2010-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此书论述大蜀国的辖区可包括川康滇高原,以雅磐江、若水为中心,北抵汶川、武都,东至犍为,南极昆明。今知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若以戈、铀等武器为言,自三星堆至陕南汉中、关中西端的宝鷄茹家庄、竹园沟和陇东的灵台一带所出,正表现出文化上的密切关系。这种青铜武器形态上的共同性,无疑能暗示出这几个地点的青铜文化至少曾经具有一体性。

    • ¥28.4 ¥36 折扣:7.9折
    • 扎毛村调查[藏族]
    •   ( 23 条评论 )
    • 杨思远 主编 /2012-07-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村庄,是农民的聚居地,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村庄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国为典型和普遍,迄今依然是中国基本的社会单位。所有中国人,或是生于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立脚点和必须改变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认知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杨思远主编的《扎毛村调查(藏族)》便是对藏族其中一个村的调查和研究。

    • ¥23 ¥46 折扣:5折
    •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
    •   ( 9 条评论 )
    • 贡保草 著 /2009-06-01/ 民族出版社
    • 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丰富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藏族人口现有约541.60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区。 藏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宗教理论、天文历算、绘画建筑、文学艺术、医药病理等。藏族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丰富并得以传承下来的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藏族人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各种文化的总和。藏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融

    • ¥15 ¥2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