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世范》是南宋人袁采撰写的一部家规家训性质的著作,反映了宋人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被四库馆臣誉为 《颜氏家训》之亚 。与《颜世家训》浓重的书卷气和学术特色相比,《袁氏世范》更多地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价值观从理想性向现实性转化,从学术上向世俗方面转化,由重理论转为重视经验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指导。《袁氏世范》出版后,便受到时人的推崇,屡屡为人所引用。此后元明清各朝都有刊刻出版,并且影响波及海外。日本德川幕府时期,便出版过《袁氏世范》,此后一再翻刻,并翻译成日语出版。《袁氏世范》一书的价值也得到海外宋元史领域学者的重视,如美国汉学家伊沛霞、墨子刻、包弼德等人都研究过《袁氏世范》,伊沛霞还将《袁氏世范》翻译成英文出版。《袁氏世范校注》以 中华
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一个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本书却告诉读者,李小龙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他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在本书中,李小龙畅谈了他对功夫的独到看法和对人生的精妙洞见。这些鲜活的文字透过时空,将一代功夫之王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再现于读者面前。翻开这本书,聆听李小龙生命的交响曲,揭秘他传奇人生的智慧源泉。
中华传统艺术门类繁多,精彩纷呈。徐樑、孙晋诺、许友超撰写的《缤纷艺术》以趣味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与传统艺术相关的知识、趣闻、故事等,涵盖音乐、舞蹈、戏曲、器物、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门类。在形式上采用一问一答式,提问生动活泼,发读者心中之问,易于激发读者兴趣。例如汉代美女赵飞燕以跳“掌上舞”著称,她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吗?“唐三彩”包含哪三种基本色彩?它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颜筋柳骨”常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那书法中的“筋骨”具体指什么?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传世名作《肚痛帖》真的是在肚子痛时创作的吗?《韩熙载夜宴图》中为什么会出现五个韩熙载?……本书解答问题时不仅介绍了相关的艺术知识,而且穿插了生动的逸闻趣事。每个问题还精心选配了精美图片,图注信息量丰富,活泼有趣,大大提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诵读本(升级版)》是“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之一,流传广泛,大众认可度高,利于诵读。能够满足广大老师及中小学家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需求。《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时期孙武所作,是现存我国历目前的本兵书。《孙膑兵法》相传为战国孙膑所作。现存十六篇。这两部著作在我国军事学说目前久负盛名,影响深远。
生肖故事中藏着多少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中藏着多少中国记忆?中国记忆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1926年,由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的《学生国学丛书》开始陆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套隶属在王云五做总主编的《万有文库》之下,为中学生和社会普及层面阅读古代典籍所做的文言文选本。今天,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社会需要,我们决定对这套丛书进行适应现代的加工编辑,将它介绍给今天的读者。 《学生国学丛书》是一套开放的丛书,我们会根据教学和读者的需要,补充一些当时没有被入选的优秀古代典籍选本,使新编的丛书不断丰富,通过新编激活,更好地发挥它在语文教育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第一辑10种:《书经》《老子》《庄子》《列子》《楚辞》《吕氏春秋》《史记》《世说新语》《苏辛词》《周姜词》。《学生国学丛书新编》第二辑10种:《韩愈文》《柳宗元文》《二晏词》《
任你山珍海味席,难替人间菜根香。一部生命自白的美文集,透过食之味甘、嗅之若兰的寻常百姓家的一珍馐佳肴,看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作家对菜根人生的深情回顾,对生命的真情展望。
《中国文化新视域》共分八篇: 起源篇探讨了宋儒与基督教的宇甫论,发现中国的宁宙论比西方二元沦科学观更契合基督教的观点。 工作篇就儒家与基督教有关工作的道德承担,探讨了儒家上作的道德使命及基督教的工作观、工作意义、道德责任等。 政治篇比较了孔子与路德的秩序观,发觉两者竟有十分相似之处。 伦理篇比较了伊壁鸠鲁、康德和祁克果的伦理观,并以孟子作回应,认为他的良知贯穿了中国两千年的伦瑚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救赎篇主要比较儒家与道教的救赎观,有趣的是基督教的创造,救赎与道教的“肉身成道”有互相呼应的地方。 操练篇透视了王阳明与路德的属灵/成圣的精神。在今日物化的社会,人们无不为口奔波,本篇的探讨,则着眼干心灵的释放。 灵魂篇一致肯定了无论是儒家或基督教早期的教父,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些古老的家训,是祖辈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是一份约定,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本家训小品中,就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大致分为四个章节。其一是志存高远,着重谈教育孩子有志向有才能,这事关一个人的未来人生格局,古今成大事者常常是有大格局大境界。其二是德善传家。德善是做人的根本。做事首先存良善之心,一旦突破了德善的底线,就有可能使人生走向反面。其三是大家风范。范是通常所说的“范儿”,风范也即风骨,人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其做事有风范,坚持正确的道路和理念。其四是学海无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
《北平的味儿》记述了梁启超、胡适、纪果庵、周作人、废名等2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对北平的印象和感受。纪果庵说:“若想以一个单词形容北平的话,那只有’味儿’一词。”周作人说:“北平实在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好处。我们可以说的,可以说是气候好吧。”郑振铎说:“‘九渊之下,更有九渊’,北平的表面虽是冷落破败下去,尚未减都市之繁华。而其里面却想不到是那样的破烂与痛苦与黑暗。”还有《帝王遗物》、《卢沟晓月》、《北平旧书肆》、《北平的洋车夫》等等,如歌如泣如诉,原汁原味展现了过去的北平、如今的北京的帝都风味和本土特色,让人心生“别爱”。
大自然日月流转,春秋交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在时空上需要有所依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要向时空中寻求寄托。节日便如同一个个竹节,它象征着时空段落之间有意味的交接点,自然也成了生活中的亮点和高潮部分。 节日是不可缺少的,世界上凡有人群居主的地方就有节日。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和愿望。一个个传统的节日实际上是民族的一个个精神图腾。
《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简介《中华文明史话》丛书是一套文化普及类阅读丛书,主题丰富,内容涵盖面广,从各个主题的历史源流到目前概况,脉络清晰。丛书并不深入探究各主题下的细枝末节,阅读丛书,能对各主题有一个概况性了解。丛书在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力求以生动、规范的文字来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图文结合使阅读更轻松,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内容,真切地贴近历史。《文房四宝史话》简介《文房四宝史话》根据已有资料及考古发现探究文房四宝的起源,并简述了其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图书对笔墨纸砚的整体概貌作了描述,对其种类和名品作了介绍,对一些技艺和制作步骤也进行了解析,还讲了一些与之相关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桥明月夜——桥与人;风去桥亭古——桥的传说故事;人在苍龙背上行——桥与战争;桥形遥分七星势——桥的技术;流文荡画桥——园林的桥等。
潘俊杰*的《秦汉学术转型与中国佛道教的兴起 (兼论对当代文化建构的价值)》讲述了秦汉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交互的动态过程构建出秦汉丰富闳放的文化土壤,两汉文化与社会潜在的危机为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儒、佛、道早期错综复杂的关系演变重构了中国文化*初完整的形态。佛、道教兴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之下文化的建构与复兴,具有积*的意义和价值。
311的日本震灾和核灾,震惊全球,也让长治久安的日本陷入空前危机。震灾期间,日本国民沉着有序、互助坚强的表现,赢得世人赞赏;反观政府和核电经营者的失策慌乱,则成为重要的反面借鉴。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性格、生活意识和文化底蕴,塑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日本过敏?在重建的漫漫长路上,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又将面对哪些早已存在、或即将发生的困难与考验?作者旅居东京,与日本全国共同度过了灾后的每一个瞬间,她同时以观察者的理性思考和历经辐射威胁、计划停电的居民体验,描绘出日本的现在进行式,并进一步发掘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面向,呈现其互相牵动、影响的趋势演变,带读者了解全方位的现代日本。 本书还讨论了日本现代流行文化,如面对不结婚、超长寿时代,如何避免成为孤立的“无缘族”,一个人好好活下去
本书作者明恩溥, 为美国来华传教士, 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 熟悉中国的国情, 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 因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 生动地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